描写之正侧结合明确概念正侧结合即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指的是对描写对象直接进行描写;侧面描写指的是对描写对象周围的环境及其它事物、人进行描写。侧面描写的目的是使对象更加鲜明突出。正侧结合就是在描写时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陌上桑》,写罗敷的美丽,就是使用了正侧结合的方法。判断正面与侧面描写1、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天姥山)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3、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江南景)4、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音乐声)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音乐声)“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侧面烘托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物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正面:直接写物的形、声、色、气味等。•侧面:写其他物或人、环境等对其的衬托、•烘托及虚写。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分析:这首诗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1)首联与颔联是正面描写。首联正面描写梅花在“众芳摇落”时节“独暄妍”独特的形象和引人入胜的“风情”;颔联进一步从正面具体描写梅花“疏影横斜”的姿态和“暗香浮动”的神韵。(2)颈联与尾联是侧面烘托。颈联从“霜禽”与“粉蝶”受梅花的吸引进一步烘托梅花的美好形象,尾联从诗人抒情的角度,烘托梅花品格:说只有诗人的低吟品赏才可以与梅花的品格相般配,是容不得世俗的“擅板与金樽”(歌舞饮宴)染杂其间的。这样正侧结合的描写,使梅花的美好形象更加丰满,突出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充分地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白牡丹韦庄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昨夜月明浑如水,入门唯觉一庭香。•全诗用虚写的手法描写了白牡丹,请结合诗中描写的景物分析这种表达手法的好处。•诗人用“新妆妇”、“傅粉郎”等词语,比喻白牡丹的洁白,第三句明写明月,暗衬白牡丹,让月光与牡丹的颜色融为一体,难以辨别,所以入院后只闻其香。诗不正面描写白牡丹,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白牡丹的声、色、香,很巧妙的利用了虚写的手法。•(2014天津卷)暮春山间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问:《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答: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②动静结合。•(2013新课标卷)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侧面描写)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写音乐正侧结合•正面描写:可能用比喻等方法正面摹写•音乐的声音、节奏等。•侧面描写:通过写听者感受、比较等方•法突出音乐的效果等。2015浙江卷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答: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2004年全国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听蜀僧浚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场面描写•正面:场面中的人、物、事等。•侧面:场面之外的其他来衬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1.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2.诗人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请简要分析。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这些都写出了山村景物的幽静与和谐优美的特点。(共4分,答到“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意思的得2分,答到“幽静”或“和谐优美”的得2分;不够完整、准确的酌情扣分)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来反映山村的繁忙;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借栀子花的“闲”,衬出家忙的气氛。(共4分,围绕“妇姑相唤浴蚕”和“闲”进行分析的,可各得2分;或者围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的各得2分。其他分析根据要求酌情给分)正侧结合的作用:(1)使描写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2)感情抒发更加充分;(3)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评价术语也可单用于“侧面描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