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一、庄子其人及思想二、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参考书目: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一、庄子其人及思想庄子,战国中期人,与孟子同时,但年少于孟子二十余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南华真经》)。庄子的思想和行为放诞,老子所谓“正言若反”,即正言合于道而反于俗。庄子不同于世俗之人,他的言论有异于流俗之论。从此意义上来说,庄子是一个狂人,他的言论是狂言。庄子生活贫困,曾向人借米度日。他有做官的机会,楚威王曾派人带了重金,请他去做相,但他不愿意。他看破世俗的富贵权势:一是不自由,而任人宰割;二是获取富贵权势,很卑贱屈辱。《庄子·列御寇》: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悦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cuó)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庄子能透视仁义的虚伪性。仁义之道往往为大盗所盗取,成为实现私利的工具(打着仁义的幌子,行其不仁不义之实)。《庄子·胠箧》: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死生亦大矣”,在俗人眼中,生和死是人生中最大的变化,他们悦生恶死,有一系列的礼仪迎接生命的到来、送别生命的结束。可庄子不同,他勘破生死,对于这些礼仪相当蔑视。《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鼓盆(瓦缶,古时乐器)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齐生死,纵浪于大化之中,安于变化,任于变化,不喜亦不惧,所谓“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二、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人的存在受到各种限制,人是有限的存在者。与天地万物等存在者不同的是,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且自觉地追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人是一特殊的存在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谓之“此在”。本性是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其存在的限制,万物的本性各不相同,所谓性分。《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嘘以湿(以湿气相吹),相濡以沫(以沫相润湿),不如相忘于江湖。鱼在江湖中彼此相忘。江湖是鱼的自得之场,自得即本性得以实现。在江湖中,鱼任性适情,自由逍遥。因为舒适,所以彼此相忘(不需要相互救助)。现在,泉水干涸,自得之场破坏,鱼陷入生存的困境中,彼此不能相忘,迫切需要仁义来相互救助(互相吐水沫润湿以延续生命)。《庄子·达生》: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忘是非,心之适也。舒适才能忘,忘是对舒适自由的描述。《大宗师》: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在一个大道流行的理想状态中,人人自由舒适,因而彼此相忘。在理想状态崩坏而大道废弃时,人陷入生存的困境中,才不能相忘,彼此迫切需要仁义来救助。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即表明仁义是衰世的产物。台湾著名学者牟宗三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没有道术的时代,所以大家都不能相忘,都找麻烦,我给你麻烦,你给我麻烦。笔者的父母弟妹皆生活在穷困的乡村。平时,如果没有什么紧要的事情,我们各自忙各自的,没有往来,彼此相忘而不施行孝悌慈爱。一旦父母弟妹在农村陷入困境,我们就不能相忘了,电话不断,来往频繁,迫切需要孝悌慈爱来救助和爱护。因为舒适,所以能彼此相忘;只有彼此相忘,才能舒适自由。莫计平生伤往事,江湖烟雾好相忘。(徐复观诗)《逍遥游》中,大鹏与蜩、学鸠,虽有大小不同的形体差异,但只要安于本性、顺于本性,即能获得自由,而无小无大。晋人郭象说:夫大小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庄子注》)《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夫以形相对,则大山大于秋毫也;若各据其性分,物冥其极,则形大未为有余,形小不为不足。足于其性,则秋毫不独小其小,而大山不独大其大矣。若以性足为大,则天下之足未有过于秋毫也。其性足者为小,则虽大山亦可称小矣。故曰: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大山为小,则天下无大矣;秋毫为大,则天下无小也。无小无大,无寿无夭,是以蟪蛄不羡大椿,而欣然自得;斥鷃(yàn)不贵天池,而荣愿以足。苟足于天然,而安其性命,故虽天地未足为寿,而与我并生;万物未足为异,而与我同得。则天地之生,又何不并万物之得,又何不一哉?不幸的是,小的不安本分,羡慕大的;大的看不起小的,又羡慕更大的,要突破自己的性分。《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墟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井中之蛙应安于所限,只要知道井中之事即可。如果它羡慕大海而想突破限制,则将深深感到自己的痛苦挣扎和不自由。北海若如果自夸其大而嘲笑井蛙的眼界之小或者羡慕天地之大,则不能安于所性而获得自由。自夸其大,岂不知天外有天;嘲笑小者,岂不知小者亦逍遥自乐。在自得之场中,人和万物安于本性,顺于本性,自由逍遥。异化之场中,人是否能、如何能达到自由逍遥的境界?异化之场给人的适性设置了很多限制,人如何能突破其对本性的限制而进入任性逍遥的境界呢?其一,离开异化之场,进入适性合道的自得之场。现实世界中,城市、名利场的异化程度最深,而山林田园更多地保持着真实、质朴、虚静的本来面目。陶渊明最终离开官场,归向质朴自然的田园。《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城市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农村田园更多地保存了自然的状态,真实、质朴、宁静、自由,与官场的伪诈、矫饰、扰攘、拘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有文化的人相比,农村的人更为质朴、真纯、宁静、率性、任真。其二,暂时忘却异化之场的种种束缚,进入悬想的观念世界。观念的世界中,你是真人、神人,自由逍遥;但一落实到现实世界,你又是一个可怜的人,现实世界的种种纷争又占据了你的生活世界。杜甫诗曰: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其三,进入审美境界,自我消融于或迷失于美的对象中,即忘记自我。忘记自己是谁,忘记自己所处的语境。审美境界的存在是暂时的。我们可以在人生中多次而短暂地达到审美境界,但很难长久甚至一生进入此境界而成就艺术的人生。这是依靠自我暂时的忘却,而与异化之场相合,从而摆脱其限制。朱自清《荷塘月色》: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其四,此在是特殊的存在者,置于异化之场而能超越。此在自觉反省内在真性,通过体道的工夫而达到道的人生境界。超越的此在,表面上看,其行为与俗人似没有不同,所谓“和光同尘”,而与异化之场相融;但其言行背后所含藏的所以然是合道而反俗的。没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无心无意,自由逍遥。像镜子一样,物来则照,物去不留,不将不迎。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禅的境界,内心有如一江澄澈的寒水,而外物就像掠过长空的秋雁,雁影沉于水中,而水丝毫没有扰动;世间万事万物变化无穷,都一一留照心中,但心灵依然平静如水,不起波澜。体道,是达到道的精神境界。这需要通过养性、修身、践行等功夫,成就道的人格境界。庄子的逍遥游是指精神境界,而不是观念的悬想。精神境界的自由,必然与具体的生命发生血肉相连的关系,必然展现于现实的人生之中,从而表现为现实的自由。由生理而来的对欲望的追求,构成了人之存在的最大限制。人以欲望为根据而追求富贵。由知识而来的对事物本质之穷心尽虑的探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是非好恶的判断,既使人心力交瘁,又使人喜怒哀乐无常。更何况生于尘世之中,外在之无缘无故、无所不在的突然打击,无不摧毁人之自由的梦想。(一)消解由生理而来的欲望。欲望阻碍本性和大道的实现。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欲望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他最喜欢引的两句诗是:“人所犯最大的罪,就是他出生在世。”老子也说: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在性分之内的欲望,可以加以承认。要消解的是,性分之外的贪欲。没有过分的欲望,即没有向外的贪求,也就没有因贪求而受到的外在限制,也就没有因外在限制而追求不得所产生的悲愤。(二)消解分析性、评价性的知识活动。分析性的知识活动,是对事物本质的追寻和探究。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然遭受各种限制。《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随着知识的丰富,人的欲望往往是更多更大,且在知识的驱使下,为实现欲望更是巧妙万端。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认识和价值判断。至人无己。《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是一个把自我的观念强加于他者的典型例子,故事是虚构的,但道理深刻:任何意义下,“自我”的看法都是狭隘的一偏之见。对事物之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评价,都是从自我的立场出发,都是不确定的、暂时的、有条件的。面向事物本身。消解自我,合于他者。人所以不能顺万物之性,主要是来自物我之对立。在物我对立中,人情总是以自己作为衡量万物的标准,因而发生是非好恶之情,给万物以有形无形的干扰,自己也会同时感到处处受到外物的牵累。有自我的封界,才会形成我与物的对立;自我的封界取消了,则我与物冥合,自然取消了以我为主的衡量标准,而觉得我以外之物的活动,都是顺其性之自然,而无用我有是非好恶于其间了。(三)人处于自然、人事及其自身的不断流转变化中,应如何作为呢?首先,对于天地万物的变化,要采取观化的态度。所谓观化,即以虚静广阔之心容纳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的生成变化,承认它们各自的本性以及存在的价值,承认并顺应它们的变化,且不以万物的变化或悲或喜,“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其次,对自己的变化采取物化的态度。所谓物化,即是自己化成了什么,便安于什么,而不要固执某一生活环境或者某一目的,乃至现有的生命。《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宇宙在变化,社会也在变化,人生也在变化;自己遇着变化而抗拒这些变化,是不可能的;要在变化之流中,而执着于某一点不动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人应任其变化,坦然面对变化,“随遇而安”。人生之变莫大于生死的变化。世俗的人想抗拒生死的变化,悦生恶死,这如何可能呢?不但不可能还反而枉费心机、徒然增加悲伤和痛苦。《庄子·大宗师》: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佝偻其背,颐隐于脐,肩高于顶。”子祀曰:“汝恶之乎!”曰:“亡,予何恶!造物者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化予之尸以为轮马,予因以乘之而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悬解也。”穷达的人生变化很难使人释怀。从穷至达,使人大喜过望,乐极生悲。例如范进中举而狂喜成疯。从达至穷,更使人生不如死。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公卿的愿望一旦成空,悲苦涕泣,不幸早夭。(四)在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