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一、经济理论的地位(为什么要学习?)1、经济理论一、经济理论的地位(为什么要学习?)•1、经济理论。研究各种资源优化配置,满足人类不断增长需求的社会科学1)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2)自然资源是稀缺的•2、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及其实现形式。是经济增长与发展。是对外开放•3、经济理论的地位。经济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性和科学性。前瞻性和预见性–能科学的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更理性地支配自已的工作生活。能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不同的学术观点•4、如何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讲授与??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二、市场经济的含义•1、市场:商品交换的场所,商品交换的关系的总?2、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供求关系变化及市场主体间的竞争,调节供需?生产要素的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机系统。3、市场调节。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4、市场经济。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形式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资源配置市场化2、经济主体自主化3、市场体系完善化4、收入差距扩大化•5、保障制度社会化6、宏观调控间接化7、经济生活国际化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1、实现的目标不同2、所有制基础不同3、分配方式不同4、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同五、市场的功能•1、信息传递的功能2、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功能3、推动创新、提高效率的功能4、影响收入分配的功能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3、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闵正良)第一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一种探索精神目录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法的来历二、有待探讨的其他提法(问题)三、换个角度看自己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法的来历1、为什么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传统社会主义的问题(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否认的。(2)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如官僚主义、拍脑袋计划等。这些问题越到后期越显得严重!*最大的问题是动力机制问题过去的工作动力靠觉悟。邓小平:“办事靠觉悟,短期可以,长期不行;对少数人可以,对多数人不行”那么,请问诸位:长期、持续的动力究竟来自于什么?动力是什么?——爱——自利——被他人所迫对比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优势劣势资本主义:富有效率贫富分化、不公平社会主义:公平缺乏效率愿望:A.对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市场调节、动力)与B.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计划性、避免盲目、公平)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种提法:板块式结合融合式结合、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马克思的逻辑:所有制经济运行分配方式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按资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评价:(1)动机高尚而善良(2)逻辑上自洽。3、矛盾按照马克思的逻辑:本应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按资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现在要变为:公有制+私有制+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按劳分配+其他分配方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评价:(1)出发点是好的(2)和马克思所分析的不一致,逻辑上不自洽(3)担心:是否可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否相容?市场经济的要求:利益导向、利益至上、所有制要求自己做主私有制;2公有制能否与市场经济相容?即使可以,那么,具有私有企业的优势吗?如果公有企业和私有企业一样,则又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现实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问题:——股权分置之初衷及其改革,说明了什么?4、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争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孰优熟劣?介绍历史上那个的争论:A.世界范围内的大论战:——兰格与哈耶克大论战B.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争论兰格论战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和哈耶克(1899-1992年)为代表的一批奥地利经济学家,他们拥护“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哈耶克的观点:市场社会主义”者企图通过建立完全受政府计划控制的国有企业,来减少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的努力,注定是要归于失败的。理由:(1)哈耶克等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根本不相信政府能够掌握有效配置资源所必需的信息。政府怎么可能确切地知道所有消费者准确的需求和生产者精确的生产能力呢?种类、数量、时间!认为“价格的确定和形成是如此复杂,以至于只有上帝才知道”。政府根本不可能找到任何一种足以使市场需求恰好等于供给的产品“出清”价格,更不要说是为整个社会生产创造出一个不是由市场决定的“理想价格体系”了。(2)没有“经济概念”的政府计划,取代了“市场激励”对于资源的调配作用。当一种产品的价格主要是通过政府意志的决定,而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时候,这些产品的供应者为什么要去考虑消费者的情绪和嗜好呢?效率、动力?!(3)“预算软约束”导致低效率当生产厂家不能从优质的生产中获得必要的利润,当经理们不必为企业亏损或者产品的销路操心的时候,在国家和厂家的双重“预算软约束”下,曾经在市场经济激励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竞争”也不复存在了。(4)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政府不可能对经济的“垄断”比市场的“试错”具有更少的盲目性,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社会的公正和福利的最大化。兰格则坚持认为:(1)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外部性的普遍存在,市场激励的核心部分——竞争和价格体系既不完整也不普遍。而且市场本身也具有极大的不平等性。由于市场本身的失灵,扭曲的市场经济原则根本不可能像古典主义经济学者们所说的那样引导资源实现自发的有效配置。因为竞争是不完全的,因此形成的经济激励和配置资源的价格信号本身也是不真实的。这就使得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无药可救地深陷周期性的“癫痫”——经济危机,无法逃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经济周期轮回。因此,得找一只“看得见的手”去从根本上解决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不治之症。办法是:让这只“看得见得手”装成“看不见的手”——计划经济模拟市场。也就是所谓的“市场社会主义”。相信将来借助于“更好的计算机”,政府中的计划者是可以同时确定现代工业化社会中数百万种产品的需求状况和生产制造能力的。这种计划经济模拟市场据说要比哈耶克的自由资本主义优越而有效得多。精确计算出来的价格具有更大的合理性,更能“客观”地反映出供求双方的愿望和力量对比。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与该死的“经济周期”说再见呢?政府——被市场社会主义者认为是“理性的化身。完全意义上的自由竞争还必须满足一系列的严格前提:首先,所有的商品都能够自由流动——既不存在“国家保护主义”,也不存在“地区保护主义”;而且流动的成本都为“零”。其次,所有的生产者生产的同种商品之间没有任何区别——大小、颜色、功能、寿命、质量、品牌、包装、销售条件、……都完全一致。也就是说,不存在任何除了价格之外,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选择的因素,否则就必然会导致某种意义上的“垄断”的产生。第三,所有交易活动的交易成本,包括因为交易发生所需要支付的路费、精力、体力、时间的机会成本等等,要么全都为零,要么全都相等。例如:一个讲斯瓦希利语的土人从赤日严严的赤道非洲出发,在进行了周游世界考察之后,决定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吃一顿热气腾腾的“涮羊肉”所花的全部成本和时间与在自家楼下的连锁店里品尝同样的美味没有任何区别。根据古典经济学的看法,以上这些条件,只要有一条不能被满足,竞争就是不完全的,交易和生产就会存在盲目性,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就是不确定的。市场社会主义者进一步推论,在市场中,由于存在各种形式的垄断、过度竞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没有被价格反映出来的外部性等等因素,因此,价格规律和市场都会严重失灵。而失灵的结果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由于资源配置失调和分配不公——周期性的“发酒疯”,以经济危机这样极端的形式来矫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理智”。(2)引入价值判断,可证明在市场经济下,资本主义的效率和社会平等是对立的,而且甚至不可能在牺牲社会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效率,其结果必然就是自由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价格信号的形成上是虚假的;在资源配置上是无效的;在社会道德上是丑恶的。而兰格等人的计划经济模拟市场则是“理性的、理想的”——既讲究效率,又能够确保公平的合理选择。尽管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拥护者声称;“市场经济办不到的事情,兰格所构思出的计划经济模拟市场同样办不到,而且还会办得更糟”;但是,面对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前苏联式计划经济所取得的成功,信奉古典市场经济原则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在席卷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中所表现出来的束手无措,实在是太明显了。已经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了几个世纪、对市场的缺陷和金钱的“丑恶本性”有着充分认识的西方知识界,在当时公认兰格取得了论战的胜利。哈耶克们的失败:大学课堂上的尴尬。3被兰格和大萧条搞得丧失了一流经济学家地位的哈耶克于1931年移居英国。由于自觉在经济学界已经无法容身,这位学者转向了政治哲学、法律理论和思想史,成为了一个著名的“自由意志论者”。而随着哈耶克的主要敌人——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划时代的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1936的问世,主张政府必须通过需求管理,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凯恩斯主义正式取代了崇尚市场经济的古典经济学,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成为了西方经济学的正统主流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1974年,已经加入了英国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因为他“在货币和经济波动理论中的先驱工作以及对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相互依赖关系的深刻分析”而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位在40多年前愤然脱离了“正统经济学”的老人,一下子被授予了“在经济学界自亚当•斯密以来最受人尊重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那样至高无上的地位”。在颁奖典礼上,这位75岁高龄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大师”,发表了一篇题为《知识的傲慢与偏见》的著名演说。在他多少有点儿令同行和主人尴尬的演说中,哈耶克不客气的宣称:“经济学家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把事情搞糟了”。哈耶克相信,“使经济学家认识到他的知识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确实应该教育研究社会的人谦逊一点,这可以使他不去参加人们控制社会的不幸努力”。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八十年代的西方国家私有化运动起因影响结果*哈耶克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见——鉴定后者进行私有化的决心中国的争论(1)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改造?其时机是否成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成就巨大,也是必要的,但是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三自一包”与“四大自由”:“三自一包”:自负盈亏、自由市场、自留地和包产到户。“四大自由”:土地租佃和买卖自由,借贷自由,贸易自由。一九五九年四月十八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同意毛泽东不再担任国家主席的提议,选出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兼国防委员会主席,宋庆龄、董必武为副主席、朱德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根据刘少奇的提名,决定周恩来连任国务院总理。从此,刘少奇开始行使于国家而言的最大行政权。而刘少奇一上任就新官上任三把火推出了‘三自一包’——自由市场、自留地、自负盈亏、包产到户和‘四大自由’——雇工、贸易、借贷、租地不加限制。后来被否定了!今天回头看,应如何评价?(3)改革开放后的一次不同结合的提法:板块式、融合式二、有待探讨的其他提法(问题)1、关于所有制的提法2、分配的提法3、现代企业制度4、实现的目标不同1、关于所有制的提法资本主义也有公有(官营)企业如此一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差别究竟是什么?面对面的回答是困难的。与西方国家所有制结构的差异:只是公有企业的多少,而不是有无?!“混合经济”概念上世纪60年代早已在西方提出!林德伯格的观点:“传统的将当今世界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做法是错误的”!2、分配的提法按劳分配与要素分配相结合生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