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荣格与文艺心理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弗洛伊德学说的发展——荣格、阿德勒、拉康与文艺心理学问题:精神分析派的艺术心理学有哪两种发展走向?(1)一是个体创作动力学说。不少学者试图对弗洛伊德的学说有所修正,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但实际上都不放弃弗洛伊德的基本原则;(2)群体创作动力说,试图从人类学和发生学的角度探究创作的原初动力和集体无意识的渊源。其结论更为大胆,也更难以验证。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荣格与弗洛伊德:早期曾和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观点的不同,两人的关系终于破裂。荣格与弗洛伊德:1900年,荣格读完《梦的解释》一书后,对整个精神分析学说产生浓厚兴趣。1907年,在维也纳,荣格与弗洛伊德晤面,神谈13个小时。但荣格曾有志于考古学,使他的眼光投向过去,从一开始他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持有保留态度。1912年,荣格写作《无意识心理学》(后改为《变化的象征》),陷入苦恼,如果公开发表他和弗洛伊德的分歧,可能导致两人关系的破裂。1912年,两人即中断通信。1914年,荣格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协会副主席之职,但荣格内心依然对弗洛伊德怀有关仰慕之意,只是学术观点不同而已。荣格和弗洛伊德观点的分歧有哪些?首先,是对力比多概念伯解释。他认为力比多是一种广泛的生命能量。弗洛伊德关于所艺术以及灵性仅仅是被压抑的性的表达的说法,“将导致对文化判处死刑”。第二个分歧在于,荣格反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格为童年期的影响所决定的看法。荣格认为,人格在后半生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荣格更强调精神的先定倾向,认为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不限于弗洛伊德在人的本性中所发现的那些黑暗势力。荣格著述极丰,全集共19卷。他的理论主要包括集体无意识、原型与心理类型等方面的研究。1集体无意识:指的是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的普遍性而形成的人类悟性的基本模式或原型的贮存。它并不为个体的显意识所掌握,它包含了连远祖在内的过去所有时代积淀的经验及其影响。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的依据有哪些?1)进化论证实了所有不同种族的人脑都具有相似的特征,这就意味着无意识(个体的和集体的)的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2)在某些宗教和信仰中共有一些怪诞的说法和图案,它们出现在意识尚未完全能够把握的阶段;3)通过精神病学的研究发现,在意识隐退或失控的条件下,患者的错觉、幻觉(梦)等与远古的某些神话现象具有相似之处;4)在一些艺术作品中,艺术有时似乎在以一种祖先的方式去感受与思考,等等。总之意识——小岛;无意识——陆地部分集体无意识——广大无比的海床艺术家与集体无意识:每一个艺术家作为探索人类深邃灵魂的人,只有当他成为一个“集体的”人,才能真正窥见人类最深刻的内在律动。在某种意义上说,一切伟大的艺术并不是个人意识的产物,而是集体无意识的造化。并不是歌德创作了《浮士德》,而是德意志民族的浮士德精神造就了歌德一样,与其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等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不朽作品,还不如说是集体无意识成全了他们的艺术悟性,使们们有可能为艺术的历史长廊留下了《最后的晚餐》、《摩西》和《维纳斯的诞生》等。2原型说原型: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它使个体以其原来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原型归属于集体无意识,它能体验为一种印象式意象。每一种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着大量的原型。同一原型可以细部或名称有些变化,但是它的核心意义是基本相同的,符合人类的某种普遍的心理要求。譬如,英雄、大地母亲、智慧老人、魔鬼等原型在艺术作品中屡屡出现,其各个内在意义仍是相对统一的。艺术家与原型:当艺术家体验和表达原型时,他就可能比较深入地面对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譬如,西方艺术中的圣母题材的作品多如恒河沙数,但却没有穷尽的时候,因为它们面临的是深邃无底的集体无意识,呼应着人类对母亲的无尽之情,因而具有不朽的魅力。原型概念与荣格:原型概念并不是荣格是首先想到的,这一名词早在(圣。奥古斯丁)时期就已出现了,甚至和柏位图的“(理念)”不无相通之处。另外,早在18世纪,维柯也阐述过“(想象的类概念)”这一越乎个人的意识现象。但这一概念的影响却是微不足道的。荣格的心理原型理论第一次以资深而有影响的心理学家的身分瞄准了艺术中一个最难以言诠的问题:集体的无意识如何通过原始意象(原型)成为艺术创造的动力以及艺术永恒魅力的组成因子。原型举例:在一切伟大的艺术中都潜隐着具有人类学意义的无意识心理能量,从而能够使艺术本身仿佛诉说古老的心曲,仿佛把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生命神秘统在一起了,也就是说,它们来自无意识,又向无意识诉说。比如,艺术中的母亲原型之所以能独立地形成,同人类寻求保护和得到养育的集体无意识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样,母亲原型就更具有普遍的力量。不过,由于母亲这种预先形成的心像在不同的婴儿和母亲之间的现实关系中存在,就呈现为不同的确定性形象,与此同时也就产生了变体,但是尽管如此,它们还是具有一定的定向。荣格就母亲原型所列举的具体形象败几乎是五花八门的,有人间的母亲、大母神、女神阿佛洛狄忒、赫卡忒、希波吕忒、赫拉直至圣母玛丽亚;有乐园、天堂、圣耶路撒冷;有教堂、城市或乡村、大地、树林和海洋;有象征丰饶的羊角、花园、犁过的田野或者洞穴、泉水、深井、洗衣礼用过的圣水盘、玫瑰和莲花状容器夏至一切子宫状的物器;最后还有奶牛、野兔等温柔的动物,等等。在荣格所列举中也有一些似乎扯得过远,如巫师、情妇等。但是,在多样的变体中,有一种共同指向还是明确的,那就是它们几乎意味或象征着养育、保持、帮助、献身和肥沃、丰饶等,而这些不能不说是人类有关母亲的集体无意识内容。正是这种深层的东西成了母亲原型在艺术中成为永恒的、感人至深的、感人至深的主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理解那些频频出现于视觉艺术中的“古老模式”是怎样成为文化及其象征事物而越代地“遗传”下来的。它是不是首先流淌我们的血液中,在我们的体质上留下特有的印记?这无疑是个非常巨大的难题。至少到目前为止,现代科学也还没有确证。荣格的原型假说太晦涩、太含混了。而且在他那里那种作为一贯古今的艺术审美生命依托的原型,也多多少少是笼统而抽象的。此外,荣格的有关心理类型(内倾和外倾)、个性化思想也给艺术心理学对于艺术家创作的心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实证材料。拓展学习参见荣格原型理论研究论文拓展学习神话——原型批评(见相关文件)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