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1)世界开始了多极化格局的进程。(2)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个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3)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历史贡献在于:(1)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2)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3)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工作方针和政策。之前邓小平在党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报告的题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3.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决议的主要贡献在于:(1)坚决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客观公正地对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正确总结;(“文化大革命”是从1966年到1976年。)(2)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深刻阐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3)充分肯定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而且概括了这条道路的10个主要点。4.我国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开始进入到社会主义。5.邓小平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6.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2(1)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主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及实践所积累起来的新鲜经验。9.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大体上经历了20年时间,三个发展阶段:(1)1978—1982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到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命题从酝酿到提出的阶段;(2)1982—1987年,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3)1987—1997年,从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到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的讲话中首次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归纳为9条,标志了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确立。“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第一次明确使用并被写进党章是在党的十五大。10.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1)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种坚实的哲学思想,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思考,并形成了对其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3)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系列内在联系的重要论断(9个方面,16条),特别是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断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奠定了这个理论体系中的一块基石,是这个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11.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因为:(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深刻地揭示社3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12.党的十六大的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13.邓小平理论对我们的各项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就要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定地把邓小平所开创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邓小平理论为实现我们的事业提供着理论的指南、精神的动力和智慧的启迪,提供着最重要的思想保证。14.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既是继承、坚持的关系,又是发展、创新的关系。主要表现在:(1)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因为,它们都坚持一样的政治立场,一样的基本原则,一样的思想方法,一样的前进方向;(2)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因为,邓小平理论是沿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道路继续延伸着马克思主义的思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5.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16.为什么说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4(1)因为旗帜是方向。党的十六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就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有机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因为旗帜是形象。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就要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保持国内稳定、维护世界和平,树立一种改革、开放、向现代化迈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鲜明形象。(3)邓小平理论既是方向,又是形象。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才能把邓小平所开创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因为邓小平理论为实现我们的事业提供着理论的指南、精神的动力和智慧的启迪,提供着最重要的思想保证。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内容的最初提出阶段2000年2月20日,江泽民出席广东省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在讲解开展“三讲”教育的意义时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最初表述。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完整阐述阶段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理论化和系统化。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阶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高度评价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理论意义,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又呈现出多极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等某些新情况。(2)世界多极化是—种历史潮流,但它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但它是一把双刃剑。5(4)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于我国既是历史性机遇又是严峻挑战。(5)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增强,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党成立8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主要指:第一,党在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所取得的辉煌主要表现在9个方面。第二,党在历史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历史经验。(1)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2)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3)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1)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受了新的考验。(2)党在新的实践中积累了新的经验:(3)实践的不断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与时俱进。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1)近年来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2)新阶段党的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6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10.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前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关键;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核心。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而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主要表现在新的理论概括、新的理论基础、新的理论要求、新的理论视野四个方面。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对于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将产生极重要的作用。因为:(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南;(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13.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导致哪两种发展前途?7一种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促进有效而公正地配置世界资源,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和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从而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造福各国人民。另一种是,任凭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按照不合理的规则运行,进一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