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现状目前在国外,集中式的学生社团管理系统,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是基于大型计算机开发的,成为了学生社团管理产品的第一代,其缺点是比较庞大;由于桌面化的计算机的推广,在90年代,出现了第二代学生社团管理产品,实现的是桌面计算机对于本网内的管理设备控制,其主要缺点是无法实现联网控制;新世纪,随着网络的普及化,结合了电子化、系统控制化、系统协同化技术,产生了新环境下的第三代学生社团管理系统,能够较好地满足网络化体系。在国外,学生社团管理技术,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技术,大学生社团数据管理应运而生,为解决数据管理问题,影响高校的工作效率,迅速地发展了大学生社团存储型的管理软件。以协同工作、通讯工程、计算机等技术为支撑,该软件借助各种信息通讯技术,是多个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科学,系统工程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有效地保障了高校的学生社团系统维护与安全防范保障。对于大学生社团存储型体系,国内外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主要是有效地处理大学生社团业务工作,美国M.D.Zisman教授认为,把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结合起来,完成大学生社团管理,在大型数据库下,存储与管理大学生社团体系数据,实现了综合技术的研究。其概念,也就是提出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没有准确的定义其范畴。在国外,一些著名学者对于高校的大学生社团系统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2007年Kwonetal.就针对韩国的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提出了“参照设计模型”的理论,该理论采用策略性的方式,对大学生社团信息进行排序管理,并通过有效手段,处理管理系统任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对于应用到实际的大学生社团的管理系统来说,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同时,2009年Chenetal.提出了新的模型方式,以解决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从可靠性的方面去提高系统分析报告的质量,将分析人员与业务人员联合起来,消除两者之间的一些障碍。该模型的本质是以“合作机制”为基础的,针对设计的大学生社团体系分析,能够有效地解决困难存在点,从合作、协同的角度去解决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的分析阶段难题。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是围绕服务展开的,通过优质服务,塑造和强化大学生社团良好的公共形象,创造有利舆论环境,争取有利的高校政策,最终实现大学生社团管理的长期发展。大学生社团管理平台作为数字化高校重要组成,是实现大学生社团的科学管理保障,涉及大学生社团管理各环节、多层次综合运用,以科学管理为核心的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有力地支持数字化高校的执行,提高校园的管理工作效率,成为各高校的大学生社团管理工作不可替代的平台。国内研究现状目前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社团数据管理也进入了信息化潮流。大学生社团管理业务的信息化,是随着信息高速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影响日益扩大,涉及高校的方方面面,促使大学生社团管理方式方法的转变。目前,探寻大学生社团管理危机的发生演变的规律,则很多运用大学生社团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清大学生社团管理、高校组织管理危机以及高校素质教育危机的基本概念,用典型案例剖析高校大学生社团管理的形成过程;针对大学生社团管理,具体分析网络化的高校大学生社团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形成了成套的大学生社团管理体系,从网络上的数据发布、大学生社团资源控制、组织效果管理三方面。目前,郭真在《JSP程序设计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中,对于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的研究中,并通过JSP综合开发实例——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系统地介绍了有关JSP开发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介绍了JSP应用的开发流程和相关技术的综合应用,包括JSP高级程序设计、JSP数据库应用开发、、Servlet技术、JSP实用组件、JavaBean技术、JSP内置对象、JSP概述、JSP语法、JSP开发基础,涉及了各类知识。《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写到人工管理大学生社团管理业务,不能及时准确发现各类大学生社团管理的发展状况,容易造成大学生社团管理的遗漏或者缺失,也不能及时提供大学生社团管理部门的当前数据,无法为大学生社团管理业务的增效工作提供支撑。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了大学生社团管理业务工作的效率,达到了大学生社团管理数据的实时、准确,初步实现了大学生社团管理的信息化。《基于Web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效地降低工作强度,帮助高校与相关部门,多用户管理的功能,利用先进的ASP和数据库平台,采用三层结构模式,给出了基本的模块设计和实现方法,并增加了多角色,开发设计了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社团管理的办事效率和水平,大学生社团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说,降低了服务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耦合性,扩展了新的领域,Web服务于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的开发,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大学生社团管理数据的添加、删除、检索、更新操作,面向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基于XML的Web服务进行开发,提高大学生社团管理的处理效率。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学生社团管理服务模式比较局限,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学生社团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在所难免。学生社团管理系统,通过学生社团统计与管理功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的产物,学生社团管理系统作为数字化高校的重要组成,是实现学生社团科学管理的保障,发挥着重要作用。课题意义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发建立的组织,活跃在校园的科技,体艺,娱乐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社团高举“自我锻炼,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大旗,走近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已经形成了高职院校特有的“校园文化”。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社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过程中,安庆职院需要进行数字化建设,急切化的改革,建设以科学管理为核心的学生社团管理系统,有效整合各项资源,提升安庆职院学生社团管理的效率与水平。研究目标、内容:根据安庆职院学生社团管理的工作实际情况,开发出一个适应学院新形势工作环境、工作模式下的学生社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院社团信息的流通和共享。该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将学生的综合信息反馈给各学生工作单位。本文需要研究的具体工作如下:首先,以安庆职院对学生社团信息管理的要求,分析学院的社团组织结构和社团管理流程,收集与社团管理信息系统有关的第一手资料,确定建设社团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主要功能需求。其次,在确立系统的目标和主要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学生社团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原则,选定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并设计各个功能模块。最后,具体的进行系统开发,使各功能模块完成相应的功能,达到系统的目标和各项功能需求。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将主要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如下:(1)尽可能做到系统数据规范。要开发学生社团管理信息系统,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定义数据结构,规范化的数据对系统的价值非常重要,同样,数据的完整性也是设计学生社团管理信息系统必需考虑的问题。(2)操作的人性化问题。考虑到用户的水平不一,为了能让计算机水平较低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培训,在设计操作界面时,应尽可能使系统具有通用化、规范化的特点。(3)数据库维护功能。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以便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4)模块化程序设计问题。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和维护。研究方法1)文献索引法:在网上以及图书馆查阅与系统相关的资料,对系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设计和实现本系统做好理论准备。2)对比分析法:与不同高校现有的社团管理系统进行对比,对自身系统的进行优化。3)软件工程法: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来执行本系统的开发。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等过程。试验方案在Windows2003操作系统下,使用ASP、IIS和Dreamweaver数据库相结合来开发学生社团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通过对现有的同类系统进行分析,弄清这个系统应该有哪些运用需求,再结合校园学生和社团管理者的需求,更好地设计该系统,画出该系统的E-R图。2)总体设计:确定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软件结构、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模块划分、功能分配,将需求分析得到的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3)系统详细设计:根据关系模式运用Access2007创建数据的数据表,详细理解需求分析,使用Dreamweaver结合Photoshop设计出友好的用户界面。开发的可行性研究经济可行性:开发该系统所需的相关资料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社团管理系统进行调查采集,所需的其他应用软件、硬件系统也易于获得。因此,开发成本较低。而引进使用本系统后,与传统方式相比,具有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特点,可以节省不少人力、物力及财力。技术可行性:本管理系统用的是C++BUILDER6开发语言,调试相对简单,当前的计算机硬件配置也完全能满足开发的需求,因此在技术上是绝对可行的。软件方面:由于目前单机模式相对发展成熟,故软件b.,.发平台成熟可行,它们速度快、容量大、可靠性能高、价格低,完全能满足系统的需求。法律可行性①所有技术资料都为合法。②开发过程中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③未抄袭任何网站,不存在侵犯版权问题。④开发过程中未涉及任何法律责任。课题进程:2014年12月1日至2014年12月7日,考虑设计的大致题目并做深入的了解以及调查,最终确定标题,接受任务书。根据论文题目做进一步的调查,搜集资料,分析安庆职院社团管理情况,确定论文研究框架及系统开发环境。2014年12月8日至2015年1月12日,继续搜集、整理资料,了解学生社团管理系统的全面的情况,确定论文整体的研究方向,进行需求分析,完成开题报告,提交导师审阅。2015年1月14日至2015年1月28日,更深入的了解整体状况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进一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从资料以及工作实际过程中找到大致框架的界面模式,进行系统详细设计。2015年1月29日至2015年3月29日,进行详细的编码,系统实施发现编码错误并改进,再根据具体情况对整个系统进行完善,完成可初步运行的系统原形,并根据系统整体情况以及调查完成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审阅。2015年4月至2015年5月上旬,结合导师意见,根据对学生社团工作情况更为深入的了解与更为完善的需求分析,进一步完善系统,根据完善之后的系统对论文内容进行改进,最终定稿。2015年5月中旬,查看资料,理清整体思路,完成答辩时所需ppt演示文件,对系统和论文做更全面的检查,准备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