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China国土概述12345678地貌气候陆地水中国近海土壤地理生物地理环境演变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第七章生物地理一、植物区系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植物区系(flora)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美科学家在南非发现地球陆地上26亿前就存在生命的证据。有证据显示:38亿年前生命在海洋中诞生。热带分布或热带分布为主的科属温带或以温带分布为主的科属中国特有分布泛热带分布我国约372属,有的除见于分布中心外,还分布到亚热带;有些属的少数种类扩展分布到温带地区,绝大部分为草本类型;卫矛属等少数木本植物延伸到北方温带地区,是为热带残遗成分。旧大陆热带分布在我国约有163属,其中限于热带的有血桐属、山姜属等,分布到亚热带的有芭蕉属、合欢属等。只有极少数分布到温带,如楝属等。本类多为古老而保守的成分。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多呈热带亚洲与热带澳大利亚间断分布。我国约有150属;可能起源于古南大陆。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分布在我国有89属,。热带非洲至热带亚洲分布约151属,其中约74属限于热带,这种现象可能由于亚非间直接联系时间较久的缘故。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种类最丰富,共542属(占全国总属数19%)。其中单型属及少型属竟达263属,约占本类成分的一半,表明它具有古老的或原始的性质。北温带分布我国有29科,296属。几乎囊括广布北温带的所有乔木属,这说明北温带植物区系的整体性,也显示中国是保存这一类型最完整的地区。东亚-北美东部分布我国共有117属。东亚分布(喜马拉雅到日本)是我国另一最重要的分布类型。地中海西亚-中亚分布曾占有古地中海大部,因第三纪以来强烈旱化,形成独特的区系。在我国计有166属,本分布类型中很多属的某些种可以见于澳洲、北美、南美、特别是非洲,表现出与这些地区曾有多种联系。旧大陆温带分布在我国有157属,以草本植物为主。温带亚洲分布在我国有63属。中亚分布在我国主要见于西北地区,共112属。我国特有属共计196属,占全国属数的6.6%,隶属74科。其中单型属达142个,仅云南分布50多属,并且将近一半又为该省特有,且集中在滇西北。在四川、贵州各约25—30个特有单种属。特有的少种属共48属,亦大部分(约40多属)产于西南,其他地区很少。从起源上看,我国的特有属中一部分为古老的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后裔或残遗,另一些则为第三纪以后发生的进步类型。这些古老的特有属中包括喜树、串果藤、珙桐、杜仲、青钱柳、青檀、独叶草、文冠果等。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植物种类丰富(27150多种)=0,1,87,367,2872&selected_taxon=2872/db/data_w_sp2cvh/taxa.php?path=0,1,87,367,2872&selected_taxon=2872起源古老(白垩纪以来),具有演化系统中的各种类群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温带、古地中海、中国特有种)各种地理成分联系广泛,分布交错混杂(西南地区最典型),特有植物繁多(190多属)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二、植被分类系统a、《中国植被》(吴征镒,1980)分类系统三级分类单位:植被型(高级)、群系(中级)、群丛(基本单位)植被型组-群系组-群丛组(基本单位之上的辅助单位)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二、植被分类系统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二、植被分类系统b、《中国植被地理》(侯学煜,1988)分类系统二级分类单位:群系纲群系(基本单位)植被型群系组(辅助单位)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中国植被地理分布规律性整体特征•1)高纬度区内和低纬度区内植被带较为单一,具有环大陆分布的形式,明显地表现出纬向地带性的特点。中纬度区的植被带比较复杂,它们在大陆的东西岸之间不相连续,由海岸向大陆干旱中心,在一定热量带的基础上,出现了经向地带性的分布。•2)各大陆沿岸地带和内陆的纬向植被带有很大的差别,同一大陆的东、西两岸也不相同。•3)南、北两半球的植被带不对称,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气候与北半球有较大的差异外,还与两半球的植物区系发展的历史有关。三、中国植被地理分布的规律水平地带分布的规律性地带性植被水平分带主要受大气热量(纬度地带)和水分(距海洋远近)多少的制约;大气热量相当(同一温度带)水分(干湿地区)起主导作用,水分相当(同一干湿地带)温度差异起主要作用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a、干湿地带性从东南到西北:森林、草原、荒漠青藏高原从东向西:阔叶,灌丛和矮林,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荒漠青藏高原隆起没有改变中国植被水平分带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的格局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三、中国植被地理分布的规律三、中国植被地理分布的规律a、干湿地带性以昆仑-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方属温带、暖温带,南方属亚热带、青藏高原区各带存在东西差异、植被类型不同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温带:森林(针阔)、森林草原、荒漠(6带)暖温带:森林(栎),草原、荒漠(4带)亚热带:(常绿阔叶):川滇以东含水青冈、云南高原栎林、横断山高山栎矮林(3带)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高寒蒿草草甸、高寒草原、荒漠化高寒草原、高寒荒漠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b、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东部湿润森林区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植被垂直带性:植被带大致与山坡等高线平行,并且具有一定的垂直厚(宽)度。植被垂直带谱(结构):山地植被垂直带的组合排列和更迭顺序形成一定的体系。局部地形对植被的影响坡度和坡向对植被的分布具有很大的意义。植物地理预测法则:根据南坡或北坡的植被可以预测更南或更北地区平地植物种或平地植物群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影响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因素:山地自身特征(高度、走向、坡度、岩石、土壤等)山地所在水平带的气候特征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分类:湿润型和干旱型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三、中国植被地理分布的规律(二)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a、湿润型以森林为主,山顶为灌丛、草甸自下而上,相当于从南向北水平分带自南向北,同一植被带高程增加“1带”含有水平地带性中特有的植被同一温度带由于干湿条件不同,存在东西差异,坡面差异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三、中国植被地理分布的规律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三、中国植被地理分布的规律(二)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b、干旱型以山地草原、荒漠或高山蒿草草甸为主自下而上为荒漠、草原、荒漠自东向西,同一植被带高程增加带谱简化同一山地植被坡面差异极大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第一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陆栖脊椎动物区系•陆栖脊椎动物种类丰富,并拥有众多的特有类群和固有类群,缺乏广布其他大陆的类群。其动物区系的多样性,特有性和原始性,除了与现代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有关外,更主要的是历史原因。陆栖脊椎动物中,除广泛分布、残留分布和间断分布的种以外,绝大多数的分布区,均与一定的自然地理区域相联系。它们的分布区在一定的领域内,彼此相邻或不同程度地相互重叠,形成分布区相对集中的中心,反映这些分属于各个不同等级分类阶无(纲、目、科)的种,在现阶段对外界环境条件具有共同的适应性,甚至有一些种的分布区的大小与轮廓颇为相似,相互重叠。根据种的分布区相对集中,并与一定的自然区域相联系的实际,世界陆栖脊椎动物常用的分布类型名称有:全热带分布、环极分布、大西洋两岸分布、太平洋两岸分布、两极分布、北极一带高山分布、北方一山地分布。适用于我国陆栖脊椎动物各纲“种”的分布类型,属于北方的有:北方型、东北型、中亚型和高山型;属于南方的有:旧大陆热带一亚热带型、东南亚热带一亚热带型、横断山脉一喜马拉雅山型、南中国型、岛屿型。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动物区系就是指响有关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和现今生态条件下所生存的动物群。根据百余年来对世界陆地动物区系的研究,可将其分为古北界、新北界、埃塞俄比亚界、东洋界、新热带界、澳大利亚界等六个动物地理界。中国疆域广大,地理环境复杂,动物种类繁多,仅陆栖脊椎动物就有2000种以上,约占世界种的10%。根据现代陆栖脊椎动物和昆虫地理分布的研究,把我国大陆的动物区系划为5个区和19个亚区,分属于古北界及东洋界。两者的分界线是:西起横断山脉北端、经过川北岷山与陕西的秦岭,向东达于淮河一线。古北界东洋界季风区、蒙新区、高原区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热带森林-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温带森林-森林草原、农田动物群寒温带针叶林动物群温带草原动物群温带荒漠、半荒漠动物群高地森林草原、草甸动物群农田动物群农田动物群农田、绿洲动物群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古北界•范围:欧洲大陆、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及阿拉伯半岛、喜马拉雅山以北的亚洲。•特有种多:熊猫、金丝猴、獾、骆驼、羚羊等。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鹿亚科的黇鹿Damadama羊亚科的羊Capraibex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鼠兔亚科的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水鼹亚科的西欧水鼹GAlemyspyenaicus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松鼠科的花鼠Eutamiassibiricus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蓑羽鹤Anthropoidesvirgo流苏鹬Philomachuspugnax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棕眉山岩鹨Prunellamontanella戴胜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古北界的爬行动物不丰富,是几个动物区系中最不丰富的。蜥蜴中最有特色的是蜥蜴科,以古北界西南部为分布中心,遍及古北界大部分地区,其中胎生蜥蜴是分布最北的蜥蜴。胎生蜥蜴Lacertavivipara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东方铃蟾Bombinaorientalis古北界的两栖动物包括有尾目和无尾目两个目。有尾目的种类仅次于新北界,居各大区系的第二位,以蝾螈科和小鲵科为为丰富,但是也有部分其它科的成员。无尾目种类不多,蛙科、蟾蜍科和雨蛙科等几个大科有少数代表,另外还有盘舌蟾科和锄足蟾科这两个原始的科。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东洋界东洋界包括喜马拉雅山-秦岭以南的亚洲,和澳洲界同为两个最小的动物地理区之一,但气候温暖湿润,以热带雨林、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要植被,自然条件优越,物种十分丰富。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范围:喜马拉雅山以南,我国南部、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菲律宾群岛、苏门达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等大小岛屿。•特点:具大陆区系特点,气候温暖,植被丰富,动物种类多。•长臂猿科、眼镜猴科、树鼩科等特有科。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东洋界马来貘长臂猿印度象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原始的巩鱼,即著名的金龙、青龙或红龙斗鱼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白头蝰Azemiopsfea金花蛇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橙腹啄花鸟Dicaeumtrigonostigma红嘴相思鸟leiothrixlutea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厚嘴绿鸠Treoncurvirostra金额叶鹎Chloropsisaurifrons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花面狸Pagumalarvata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两色巨松鼠Ratufabicolor鹿豚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黑掌树蛙Rhacophorusnigropalmatus东洋界有很多具滑翔能力的蜥蜴,其中以鬣蜥科的飞蜥最为有名第二节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大鼠猬E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