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数学50年的变化教案(1)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册数学50年的变化教案(1)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四章第一节50年的变化教案(1)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知识技能基础:通过前面几册的统计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各种简单统计图的概念,具备了制作各种统计图的基本技能,也能从统计图上获取一定的信息的能力,应该说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三学段有关统计知识的学习,感受到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前几册的相关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独立地经历了统计的各个过程,已经亲身收集过一些数据,掌握了数据表示和数据处理的一些方法,对一些现实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评判,获得了根据统计图分析统计结果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我们应发展学生对数据的、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质疑的能力,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统计决择能力。本节课以我国50年来的各项数据为素材,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我国50年的变化,让学生体会我国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回顾数据表示的手段,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来探索,统计图的选择与优化,主要关注了统计图易于给人造成的一些误导,从而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确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一些人为的数据及其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的一些误导,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应用能力。情感与态度:.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2.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对问题提出质疑。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建立“活动”的平台,导入新课;第二环节: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创设情境;第三环节:合作交流,尝试发现;第四环节:实践应用,自主探究;第五环节:巩固提高,深化所学;第六环节:总结收获,提炼反思;第七环节:布置作业。把全班分成10个小组(每小组6人)进行课堂学习,让学生交流合作,利用多媒体电脑、相关的软件(Excel)制作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合理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环节:(课前准备)建立“活动”的平台,导入新课活动内容:社会调查(提前一周布置)以6人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1)收集生活中出现的统计图(可以从杂志,报刊、网络等收集),说出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尝试分析统计图中信息。(2)调查我校九年级学生的各种情况为题材,并利用Excel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要求学生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教师在学生选择调查对象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使调查顺利进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目的:通过活动(1),让学生能从收集到的统计图中获取一定的的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通过第(2)个活动,学生通过对他们身边的事展开调查,经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让学生回顾前几册所学的统计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精神。这两个活动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活动”平台,既为学生创造复习统计知识的条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效果:学生收集的统计图和数据内容丰富多样,有从网络上收集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条形统计图);从气象部门了解到某天的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学生自己调查统计本班同学年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等,形式多样,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上网收集的,查阅报纸的、有自己班内展开调查的,还有向有关部门了解的,使学生走进生活感受数学,体会数学知识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收集的数据利用多媒体电脑、相关的软件(Excel)对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并得到了相应的统计图,并对统计图做出合理的分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对统计知识进行回顾。展示活动(2)中学生制作的统计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显示的信息后,教师说明相关统计知识,并揭示课题《50年的变化》。第二环节: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活动内容:研究我国50年全国运输线路长度统计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要求:观察统计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统计表进行分析,并能小组合作绘制出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对问题做出合理的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下表反映了我国50年来交通运输线路长度的变化情况。全国运输线路长度统计表年份铁路营业里程公路内河民航9522.292.679.5.319572.6725.464.412.649623.4646.356.193.539653.6451.455.773.949704.163.674.844.069754.678.363.568.429784.8689.023.64.899804.9988.330.859.539855.2194.240.9127.729865.2596.280.9432.439875.2698.220.9838.919885.2899.960.9437.389895.3201.430.947.199905.3402.830.9250.689915.3404.110.9755.919925.3605.670.9783.669935.3808.351.0296.089945.411.780.2704.569955.4615.71.0612.99965.6718.581.0816.659975.7622.640.9842.59985.7627.851.0350.589995.7935.171.6552.22提问:(1)在铁路、公路、内河航运、民用航空这几种交通运输方式中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哪种?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用一个图说明自己的观点吗?(2)哪种运输方式发展最为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你能尝试解释其中的原因吗?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合作,绘制各种统计图,在交流展示中使学生体会有选择地使用统计图,感受各种统计图的优缺点,提高学生对统计图的选择能力实际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电脑、相关的软件(Excel)对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并得到了相应的统计图,并对统计图做出合理的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通过课前的准备学习,学生能够很快的完成统计图的制作并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指名几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到前面展示各自的作品,并说明自己选择的想法及能反映的问题。学生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绘制相应的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分析等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同时对统计知识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为下面的学习提供学习的平台。展示学生制作的统计图如下:第三个环节:合作交流,尝试发现活动内容:分析折线统计图中的误导原因。老师向学生展示:(1)想一想:图中给出了两种品牌的酒近年的价格变化情况,哪一种酒的价格增长较快?这与图象给你的感觉一致吗?为什么图象给人这样的感觉?(2)学生完成后提出问题:为了较为直观地比较某两个统计量的变化速度,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些什么?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两幅折线统计图的观察、思考、分析、判断、互相交流合作,发表自己的观点,知道生活中人为因素对折线统计图是有影响的,并能够分析误导的原因。通过两幅折线统计图的对比和讨论认识到,在比较两个统计量的变化趋势时,应注意这两者的纵横坐标的一致性,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际教学效果:在上面的活动中,学生大都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进一步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适用情况,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可能给人造成的一些误导还不甚了解。因此,通过上面的“想一想”与“议一议”,让学生通过两幅折线统计图的对比和讨论,交流各自的感受,并让学生利用Excel把两品牌酒的折线统计图绘制在同一个统计图上,让学生观察图象的变化情况。让小组代表展示重新绘制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了解如何避免容易造成的误导。使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图象中感悟数学因素,并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要直观的比较某两个统计量的变化速度,两个图象坐标轴上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意义应一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为下面的探索学习作好准备。第四个环节:实践应用,自主探究活动内容:.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误导原因老师展示:1998年、1999年全国图书、杂志和报纸的出版印张数扇形统计图,使学生自主探索这个问题下图中反映了我国1998年和1999年图书、杂志和报纸的出版印张数之间的比例状况。根据该图小明认为,我国1998年的图书出版印张数比1999年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2.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误导原因老师展示:1999年全国图书、杂志和报纸的出版印张数条形统计图后,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直观地看这个条形统计图,1999年哪种出版物总印张数最多?哪种出版物总印张数最少?最多的是最少的几倍?(2)实际上,最多的大约是最少的几倍?图中所表示出来的直观情况与此相符吗?(3)这个图为什么会给人造成这样的感觉?(4)为了更直观、清楚地反映实际情况,上图应怎样的改动?3.通过上面条形统计图的分析结果,你认为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为了使所绘统计图更为直观、清楚,应注意些什么?活动目的:经过前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对统计图可能造成一些误导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可能给人造成一些误导,并进一步理解不同统计图的适用情况,提高学生对统计图的选择能力。实际教学效果:为学生创造一种“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在讨论交流中学有所得。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分组合作交流学习,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敢于对问题提出质疑。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和应用能力都得到提高,并知道要使所绘的条形统计图更为直观、清晰,纵轴上的数值应从0开始。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见解,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个环节:巩固提高,深化所学活动内容:1.小亮根据5名同学的身高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哪个同学最高?哪个同学最矮?他们相差多少?(2)舟舟的身高是小丽的几倍?(3)这个图易使人产生错觉吗?为什么?(4)为了更为直观、清楚地反映这5名同学的身高状况,这个图应做怎样的改动?2.下图反映了某市甲、乙两所中学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小强认为,乙校XX年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比甲校XX年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3.如图,给出了某商场两种品牌的家电近年来销售额的增长变化情况,哪一种家电销售额的增长较快?下面给出的两个折线图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与实际情况一样吗?说说你的看法。4.根据下列饼状图,小卫认为XX年春节A种空调数量比XX年该市A种空调数量多,你能认同小卫的看法吗?谈谈你的想法。活动目的: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求和欲,使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的内容,并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新旧知识将问题解释清楚,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会统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数学的科学价值。实际教学效果:学生基本上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通过解题,把新、旧知识综合应用,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培养学生学会寻找身边的数学,发现身边的数学的良好习惯。第六个环节:总结收获,提炼反思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三种统计图给人造成误导的原因,绘制统计图时,怎样才能做到直观、清晰。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提出学习中碰到的难题,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新知,提炼反思。活动目的:鼓励学生敢干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在交流中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和应用能力。教学实际效果:学生互相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收获,都能说出这三种统计图给人造成误导的原因和改动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第七个环节:布置作业活动内容:1.P158页习题4.1第1、2、3题2.课外思考:小明将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