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一、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和传导机制1、概念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2、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其顺序是: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首先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融资成本、信用能力和行为,以及金融市场上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状况;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对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二、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概念、特点和作用1、种类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汇率政策2、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指的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目前多数发达国家(更准确的说是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重要和常用的工具。根据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差异,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公开市场。所谓广义公开市场,是指在一些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政府公债和国库券的数量有限,因此,中央银行除了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公债和国库券之外,还买卖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担保的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以达到调节信用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所谓狭义公开市场,是指主要买卖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发行量大,且流通范围广泛,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只需买进或卖出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就可以达到调节信用,控制货币量的目的。3、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等债务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按此准备率上缴存款准备金;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主比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促使信用扩张或收缩,从而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于是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此即使准备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即使存款准备率维持不变,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业银行体系派生存款的能力,即使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犹豫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如提高准备金率,实际上就是冻结一部分超额准备金。4、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动用基础货币向专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以多种方式融通资金的总称。是中央银行资金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藉以控制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手段。中央银行贷款业务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产业务,中央银行贷款是高能货币,是整个社会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扩张的基础,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的资金运用方式,影响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从而调控经济。因此,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为维持金融体系的安全,抑制通货膨胀,执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汇率政策指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货币汇率的升降来控制进出口及资本流动以达到国际收支均衡之目的.汇率政策的国际协调可以辽过国际融资合作、外汇市场的联合于预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进行。汇率政策作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总是具有一定的政策目标的操作规则。从理论上说,一国的汇率政策目标既可以是维持经济增长,也可以是充分就业、或者是维持币值稳定(控制通货膨胀),或者是以上几种目标的组合。在实际操作中,一国的汇率制度目标确定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也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调整,但无论如何,在某一阶段,一国的汇率制度的目标总会相对固定。三、货币政策的目标、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1、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指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反映了社会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客观要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2、中介指标可以作为中介目标的金融指标主要有:长期利率、货币供应量和贷款量。(一)长期利率西方传统的货币政策均以利率为中介目标。利率能够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因为:(1)利率不但能够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态,而且能够表现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变化。利率水平趋高被认为是银根紧缩,利率水平趋低则被认为是银根松弛。(2)利率属于中央银行影响可及的范围,中央银行能够运用政策工具设法提高或降低利率。(3)利率资料易于获得并能够经常汇集。但是,利率作为指标的准确性较低。因为利率经常有显著的变动,影响其变动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对利率的影响可以是同方向的,也可以相互抵销;有政策性因素,也有非政策性因素,这样,当市场利率发生变动时,中央银行对经济状况就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同时,利率作为指标还须考虑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一是利率种类的选择。“利率”在理论上是指所有借款利率的加权平均数,但能获碍的利率数据并不包括所有的利率,除了公开借货市场的利率外,尚有一些无法测知的利率。而即使获得了所有利率的准确数据,也难以从大量利率中得出单一的加权平均数来代表利率这一指标。二是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差别,与借款人的成本预算最为相关的是预期的实际利率,但最易取得的数据却是名义利率。(二)货币供应量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数量论者认为宜以货币供应量或其变动率为主要中介目标。他们的主要理由是:(1)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2)货币供应量及其增减变动能够为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3)与货币政策联系最为直接。货币供应量增加,表示货币政策松弛,反之则表示货币政策紧缩。(4)货币供应量作为指标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因而具有准确性的优点。但以货币供应量为指标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一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基础货币的改变,但还要受其它种种非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如现金漏损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比率、定期存款比率等,非中央银行所能完全控制。二是货币供应量传导的时滞问题。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准备金以期达到一定的货币量变动率,但此间却存在着较长的时滞。三是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的关系。对此有些学者尚持怀疑态度。但从衡量的结果来看,货币供应量仍不失为一个性能较为良好的指标。由于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因此,以货币供应量为指标,还必须涉及确定以哪一层次的货币量为指标的问题,对此,各国做法不一,但从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控制重点从M1转向M2美国以前曾选择M1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指标,进入80年代以后,逐渐转向M2,日本银行在70年代以前观察现金购买主要以M1为依据,至70年代以后,已转变为以(M2+CD)作为研究货币流通和预测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指标。这种变化趋势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1)M2与国民收入联系的密切程度大于M1。各国的实证分析表明,M2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明显大于M1,中央银行必须选择这种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联系最密切的指标作为控制的重点。(2)M2比M1更便于中央银行控制。中央银行很难从短期内控制资金在现金与活期存款之间、以及资金在M1与定期存款之间的移动。但如果采用M2,这种资金移动就变成了同一层次资金内部结构的变动,中央银行通过控制金融体系的信用规模,就能够在短期内控制M2,的总量。3、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为了不同的理论,包括:早期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托宾q理论、早期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信贷传导机制理论、财富传导机制、开放经济调教下的货币传导机制。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1、含义不同;2、采取的方式不同;3、实施者不同;4、政策效果不同;四、金融监管的定义、模式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从词义上讲,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五、我国金融分业监管的监管内容1、银监会对银行业的监管监管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即注册资本、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业务经营范围、审批金融机构的法定程序;业务运营监管,即业务经营的合规性、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能力和内部控制;市场退出监管。2、证监会对证券业的监管监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证券发行监管、上市公司监管、证券经营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的监管、对证券交易的监管和对证券交易所的监管。3、保监会对保险业的监管监管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准入监管、设立保险机构和从事保险业务的条件监管、业务范围监管、业务运营监管和对有问题保险机构的处理。对保险市场营运监管的具体内容在各国之间并不完全相同,但一般都将监督检查的重点放在偿付能力和市场行为两个方面六、金融风险的定义,我国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1、定义金融风险,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2、表现形式及成因市场风险:系统风险又称市场风险,也称不可分散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导致股市上所有股票价格的下跌,从而给股票持有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系统风险的诱因发生在企业外部,上市公司本身无法控制它,其带来的影响面一般都比较大。信用风险:信用风险(CreditRisk)是银行贷款或投资债券中发生的一种风险,也即为借款者违约的风险。在过去的数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CreditDerivatives)发展迅速。适当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信用风险。业内人士估计,信用衍生市场发展不过数年,在95年全球就有了200亿美元的交易量。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因市场成交量不足或缺乏愿意交易的对手,导致未能在理想的时点完成买卖的风险。第一,流动性极度不足。流动性的极度不足会导致银行破产,因此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致命性的风险。但这种极端情况往往是其他风险导致的结果。例如,某大客户的违约给银行造成的重大损失可能会引发流动性问题和人们对该银行前途的疑虑,这足以触发大规模的资金抽离,或导致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为预防该银行可能出现违约而对其信用额度实行封冻。两种情况均可引发银行严重的流动性危机,甚至破产。第二,短期资产价值不足以应付短期负债的支付或未预料到的资金外流。从这个角度看,流动性是在困难条件下帮助争取时间和缓和危机冲击的“安全垫”。第三,筹资困难。从这一角度看,流动性指的是以合理的代价筹集资金的能力。流动性的代价会因市场上短暂的流动性短缺而上升,而市场流动性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资金成本均产生影响。作业风险行业风险法律、法规或政策风险人事风险:人事风险不同于保险学范畴的风险,它是指由于经营管理上的不善和制度上的缺陷而导致员工对企业利益造成损害的可能性。人事风险发生的原因有直接的和间接的,这些原因可能是来自内部的或外部的因素。例如部分员工不认同企业文化或管理风格,而筹组工会,用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