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心理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社会交往心理学-------人际心理与交往技巧主讲教师:徐建军“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交往是人类的必然伴侣.”(马克思)。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面对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寻求友情(爱情)、渴望关爱、呼唤理解和认同的需要与日俱增,可是,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一些同学又深切地感受到了“知音难觅”、“苦于和陌生人打交道”、“不想与不喜欢的人交往但又不得不交往”等问题的困扰。现代社会的竞争激烈、开放融合、信息繁杂,给本已经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又涂上了神秘色彩。如何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教学大纲绪论1.为什么社会交往及其心理被视为需要研究的学问?2.人类社会发展交往史3.社会交往心理学的对象、内容及其相关学科4.研究和学习社会交往心理学的意义第一章社会交往的心理学基础及其交往类型1.心理的实质2.社会交往心理学的基本轮廓3.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4.个性心理与民族性心理5.社会交往的种类划分第二章社会交往中的印象与观察1.总体印象与中心特质2.印象纠偏与观察第三章社会交往中的知己与知彼1.对他人的认知2.对自我的认知3.对人际环境的认知第四章社会交往中的情感与调节1.情感、情感分类与特点2.情感的作用与情感成熟3.社会交往中的情绪困扰与情感调节第五章社会交往与择友1.择友始于交往亲近2.友谊的特点与交往3.中国传统文化与交友第六章社会交往与择偶1.爱情及其特点2.爱情交往与心理障碍3.爱情锻炼与事业第七章社会交往中的行为与互动1.从众与离众2.攻击与援助3.竞争与合作4.影响社会行为的其它因素第八章社会交往中的行为与距离1.社交的空间距离与座位2.人际空间制约因素及受侵后的态度3.中国古代有关人际空间的理论第九章口语交往与表情交往1.口语沟通2.非语言沟通3.中国传统文化与语言沟通第十章文字交往与交际礼仪1.文字书写与信函类文字2.中华礼仪与日常交际礼仪3.公共场合礼仪与文明用语第十一章网络交往1.网络的类型、网络交往的常用手段与特点2.网络交往基本技巧3.网络交往的心理疾病与预防治疗4.网络交往的道德规范与礼仪第十二章求职与再就业交往1.青年求职与求职误区2.求职心理调整与求职备战3.求职技巧4.下岗与再就业采用教材《社会交往心理学》第2版霍有光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交往心理与交往技巧》修订版杜江先等著安徽人民出版社绪论为什么社会交往及其心理被视为需要研究的学问?人类社会交往简史我国古代社会心理与社会交往理论现代西方社会交往理论的一些主要观点社会交往心理学的对象、内容研究和学习社会交往心理学的意义一.为什么社会交往及其心理被视为需要研究的学问?1、交往的含义什么是交往?从词源上看,交往一词源于拉丁语的Communis,原意是指共同的、通常的,现在人们一般把它理解为分享思想与感觉,交流情感、观念与信息。英语中的Communication,德语中的Kommunikation都是由此而来。在汉语中,与交往通用的还有交际。交往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在心理学上,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接触或直接沟通,由此达到一定的认知;在社会学上,交往是指人们特意完成的交往行为,或通过交往行为而形成的特定社会联系;在语言学上,交往概念表示人与人之间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语言符号的交流;在信息科学和传播学中,交往是指一个特有信息由信源经过信道到信宿并不断反馈,从而实现相互沟通目的的传播过程。在哲学上,交往是指人所特有的相互来往关系的一种方式,即一个人在与其他人的相互联系中的一种存在方式,它蕴涵了其他学科所理解的各种意思。交往是人类活动得一种基本形式.交往,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来往.具体地说,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信息交流或联系。交往既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活动形式,又是人类共同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所谓高级活动形式是指同自然界的一切动物的活动相比较而言的;所谓特殊活动形式是交往活动必须有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参加才能进行,还必须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沟通或发生信息交流。2、交往的分类人际交往是交往的一个层面,也是我们集中探讨的问题。所谓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对人际交往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根据交往的内容不同,划分为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和信息交往。物质交往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既包括人们在改造自然界中的物质转换,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其他特定的物质交换、往来。精神交往则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包括思想、观念、科学、文化、制度模式等等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过程。信息交往是人们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语言、文字、图像、动作、表情等信息源的输送传递和反馈。根据交往的媒介不同,划分为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直接交往是交往双方借助于语言、表情等本身固有的属性进行的面对面的交往;间接交往是指交往双方借助某种身体之外的媒介进行的不见面交往。根据联结交往主客体中介的性质不同,划分为正式交往与非正式交往。正式交往是在社会群体内部的个体之间的交往或群体代表之间的交往;非正式交往则是既不代表群体利益也不代表他人的私人间的交往。根据交往主客体的层次划分为横向交往与纵向交往。横向交往指同辈、同级等同一层次的交往;纵向交往则是指上下级或代际之间的不同层次的交往。根据交往的目的和心理不同,划分为道义性交往、实用性交往和利己性交往。道义性交往是一种基于共同理想、共同志趣和共同道义基础上的交往。古人说:道义相抵,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这是对道义而交的精彩概括。实用性交往是一种以是否对自我有利的判断标准为出发点的交往方式。持这种交往方式的人信奉有用就是真理,把实惠作为人生的信条。利己性交往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以自我为目的的交往方式。在这样的人看来,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之外,再没有别的任何关系了,人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获得更多利己的东西。3.人际交往的特点人际交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其显著的特点。第一,社会性。所谓社会性,指人际交往本质上是社会的,是人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属性。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际交往的社会性。一个人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一个多维度的关系系统之中,而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社会关系扩展的过程。既有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到业缘关系、趣缘关系、志缘关系,再到情缘关系、偶缘关系等等的纵向发展,也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等的横向展开。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没有也不可能有“无社会性”的人际交往。第二,主观性。人际交往的主观性主要是指人际交往是以交往主体的心理需要为前提,以交往主客体是否获得满足的主观感受为尺度。主观性首先表现为选择性,也就是说,人际交往通常是基于人们的某种需要或为了满足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交往的需要和目的决定了人际交往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由于需要满足的程度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就是情感。情感一般可以分为结合性情感和分离性情感。结合性情感表现为热情、友谊、喜欢、亲密、爱恋等,程度不同地带有相互吸引的特质。分离性情感表现为冷漠、嫌弃、厌恶、憎恨、敌对等,程度不同地带有相互排斥的特质。当然,肯定人际交往的主观性并不排斥它的其客观性。第三,复杂性。人际交往的复杂性首先表现为人际角色的复杂性。所谓人际角色,是指在个性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产生的与某一特殊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关系主体分属不同的人际角色。不同的人际角色有不同的人际关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关系主体,会表现出不同的人际角色,从而形成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关于这一点,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霍姆斯的研究很有说服力。他曾描述了两个人组合交往的情境,如一个人叫约翰,另一个叫亨利。表面上看来,是约翰和亨利两个人在交往,实际是6个人在交往。即实际中的约翰(或亨利)、自我意识的约翰(或亨利)、亨利(或约翰)印象中的约翰(或亨利)。如果3个人、4个人或更多的人进行交往,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复杂了。法国管理学家格兰库纳斯提出了一个计算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公式:人际关系=n(2n-1+n-1),(其中n指一个群体的人数)。按照这个公式计算,2个人交往时是6种关系,3个人时是18种关系,4个人时是44种关系,5个人时是100种关系;当群体人数增加到10个人时,则人际关系变成5210种。人际交往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人际交往的动态性。在一定意义上,人际交往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同人类发展的过程相似。一个人从出生开始,要经历少年、青年、成年等阶段,直到死亡。在此期间,人的社会关系处于变化之中,人们的交往环境也在变化。人们在变化中不断地结识新的交往对象,扮演新的交往角色,从而导致人际交往越来越复杂。为什么社会交往及其心理被视为需要研究的学问?1.交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社会交往以及由此建立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是要靠人际关系和他做人处世能力。”___________卡耐基人际交往的功能所谓人际交往的功能就是人际交往在现实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作用。从影响的范围分析,人际交往具有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两个方面。人际交往的个体性功能是指人际交往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际交往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所谓个体的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加入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以及同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由单纯的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一个人社会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其成熟程度的尺度之一。个体社会化的途径包括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两个方面。社会教化就是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诱导个体去做那些保证使社会正常延续而必须做的事情。个体内化是个体接受社会影响并形成内在素质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社会化就是人们借以获得个性并学会其社会的生活方式的社会相互作用过程。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社会教化就谈不上个体内化;没有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也不可能实现。人际交往是个体学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生存技能的必经途径。“三人行必有吾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使人们对社会化的认识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成为贯穿一生的长期过程,人际交往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也将持续下去。否则,如果一个人长期自我封闭,拒绝社会交往,将被时代所淘汰。第二,人际交往有利于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首先,自我评价离不开人际交往。马克思指出:“人首先是把自己反映在别一个人身上。一个名叫彼得的人所以会把自己当作一个人来看,只是因为他把那一个名叫保罗的人看作自己的同种。”也就是说,一个人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别人就是自己的镜子。其次,自我体验离不开人际交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体验,也是以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为依据的。第三,人际交往有益于个体的身心健康。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爱与归属的需要列入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一个人在彻底的孤独中呆很长时间,就会产生孤独感、空虚感,最后导致精神失常。动物学家曾经以恒河猴做过一个著名的“社交剥夺”试验。试验将猴子喂养工作全部自动化,隔绝猴子与其他猴子或人的交往,结果与有正常交往机会的猴子比较,缺乏交往的猴子明显缺乏安全感,不能与同类进行正常的交往,甚至本能的行为表现也受到严重影响。人际交往使人在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消除孤独感,增加快乐。“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如果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人际交往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其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创造良好社会心理气氛,净化单位人际环境。人与人的交往产生一定的社会心理气氛。良好的社会心理气氛使人心态平和,情绪开朗、乐观,单位的群体关系和谐有序;恶劣的社会心理气氛,使人心理焦躁,情绪压抑、苦闷,单位的群体关系紧张。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创造

1 / 8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