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制度与印刷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典籍与藏書文化前言•中国古典典籍的构成主要有简册、帛书、纸写本和刻印本,甚至还包括石刻书籍。•韦编三绝“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古今发现的重要简册:•1.河间献王刘余“孔壁遗经”“古文经”•2.魏襄王,一说安釐王“汲冢古书”《竹书纪年》、《穆天子传》•3.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4.甘肃额济纳河汉简,官府文书、器物账簿•5.临沂银雀山汉简7500枚,《尉缭子》、《孙子兵法》、《孙膑兵法》•6.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竹木纪年简牍,五一广场东汉简牍•“著之竹帛谓之书”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易经》、《战国策》、驻军地图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籍是晋人写的《三国志》残卷。•“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著之于帛,申之于策,通之诸侯。”——《晏子春秋》•隋唐以后,雕版印刷技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生产、流通更加便捷,藏书事业也有更大发展。•敦煌莫高窟唐咸通九年《金刚经》•成都市唐代《陀罗尼经咒》•1966年,韩国《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武则天时期•中国古籍的最大特点就是包罗丰富和经典第一。居延汉简与马王堆帛书古籍版式•经书•天一阁“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其人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孔安国《尚书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孔颖达:三皇、五帝郑玄宋代张商英明代《魏晋丛书》阮咸注“四书五经”:•五经:《周易》、《尚书》、《诗经》、《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章句集注》•历代石经•东汉熹平石经,蔡邕等隶书《尚书》、《周易》、《诗经》、《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七经,共46块石碑于洛阳太学前;•三国魏正始石经,古文、小篆、隶书《尚书》、《春秋》、《左传》27块石碑,洛阳太学前;•“十二经”:“三礼”、“三传”、《诗经》、《尚书》、《周易》、《论语》、《孝经》、《尔雅》;•唐大和开成石经,西安碑林,国内保存最早石经;•五代孟昶广政石经十二经中除去《公羊传》、《谷梁传》两种;•宋仁宗嘉祐石经,十二经去除《仪礼》、《公羊传》、《谷梁传》共九经;•清乾隆石经,蒋衡,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经书。•史书及其类别•编年体:《春秋》、《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国榷》、《明纪》、《明通鉴》“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纪传体:《史记》等二十五史“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纪事本末体: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等•实录:起居注+日录,《梁皇帝实录》、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韩愈《顺宗实录》、《明实录》、《清实录》•制度类史书:杜佑《通典》,“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原原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马端临《文献通考》三通、九通、十通•会要:唐德宗苏冕《会要》、杨绍复《续会要》、北宋王溥《新编唐会要》、《五代会要》•杂史:赵晔《吴越春秋》、杨衒之《洛阳珈蓝记》、吴兢《贞观政要》•传记:刘向《列女传》、慧皎《高僧传》、阮元《畴人传》•类书和辞书•类书:“割裂古书,分隶门目”;“类事之书,始于皇览”•类书的类型:御览类、诗文词藻类、应科考类、蒙求类、史事类、博物类、小说类、日用百科类•曹丕《皇览》虞世南《北堂书钞》、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李昉《太平御览》、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姚广孝等《永乐大典》、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辞书:许慎《说文解字》、《尔雅》、陈彭年等《广韵》、张玉书等《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方志•种类:一统志、通志、郡县府州志、山志、寺志、村志、图经、考•《禹贡》、《山海经》、《地理志》、东汉初《南阳风俗记》、常璩《华阳国志》、唐《元和郡县志》、乐史《太平寰宇记》•方志学:方志的产生和发展、方志的性质和分类、方志的特征和功能、志书编纂理论、旧志整理和方志利用、方志批评和志书评论、方志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等。•清代方志两大流派:一、历史派,以章学诚为代表,主张方志是“一方之全史”、“志属信史”,“三书”体例:“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三书相辅而行,缺一不可,和而为一尤不可也。”二、地理派,以戴震、洪亮吉为代表,戴震认为“古今沿革,作志首以为重”,“夫志以考地理,但悉心于地理沿革”;洪亮吉主张“一方之志,沿革最要”。•方志的六个功用•官藏与私藏•四库全书•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编纂,经十年编成。它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国家图书馆藏文津阁《四库全书》,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36000余册,相当于同时期法国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的40多倍。乾隆以前的中国重要典籍,许多都收录其中,整理、保存了丰富的中国文化资料。•“北四阁”和“南三阁”•乾隆帝为存放《四库全书》,建造了南北七阁。乾隆四十六年(1781),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将近三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故宫)、文溯阁(沈阳)、文源阁(圆明园)、文津阁(承德避暑山庄)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镇江)、文汇阁(扬州)和文澜阁(杭州)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四库全书》完成后的两百多年间饱经沧桑:文源阁本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太平天国期间被毁;文澜阁1861年太平军攻占杭州时倒塌、焚毁,后经抢救和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已恢复,藏浙江省图书馆。•《四库全书》今天完整只存3套——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最完整的一套,已全套影印出版;文溯阁本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印行,分装1500册文化盛事背后的悲哀•《四库全书》是乾隆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的产物﹐借纂修《四库全书》向全国大量征集图书﹐贯彻“寓禁于征”的政策﹐对不利于清统治的书籍,采取全毁﹑抽毁和删改的办法﹐销毁、篡改大批文献,许多具有反清思想文人的著作受到禁毁。继续轻视科技著作,只收录少量科技著作,鄙视戏曲和通俗小说,如宋元杂剧﹑话本小说﹑明代传奇概不收录,尤其排斥有民主色彩或敢于批评儒家思想的文献。•鲁迅先生对《四库全书》的评价•现在不说别的,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鲁迅《病后杂谈之余》•版本与善本•张之洞“善本三义”:足本、精本、旧本•三性: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行、艺术代表性•图书分类•刘向《别录》刘歆《七略》荀勖《中经新簿》甲乙丙丁《隋书》•史志目录、官修目录、私家目录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