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三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11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漳浦三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考高一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39分)(一)选择题(3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嘈.杂(zāo)褴褛.(lǚ)蹒.跚(pán)捉.弄(zhuō)B.骷.髅(kū)谄.媚(xiàn)散.步(sàn)捏.造(niē)C.吠.叫(fèi)摄.影(shè)揩.拭(kāi)创.伤(chuānɡ)D.颓.圮(tuí)解剖.(pāo)拘泥.(nì)悄.无声息(qi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微漠战栗尸骸至命创伤B.租赁歉收噩梦肆无忌惮C.渡河纪实婆娑桀骜不训D.申张惺忪焦灼锋芒毕露3.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所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2)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至于泣下。(3)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前往的。(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而前行。A.毅然黯然奋然欣然B.毅然黯然欣然奋然C.欣然奋然黯然毅然D.欣然毅然奋然黯然4.下面这段话,依次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败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A.对比、反问、反复、对偶B.对比、设问、反复、对偶C.对偶、反问、反复、对比D.对偶、设问、反复、对比5.下列有关作者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巴金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家庭,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文学翻译家,可谓一代大师。B.1928年8月,巴金在法国写成了第一部小说《灭亡》,第一次使用了“巴金”这个名字。C.巴金一生笔耕不已,著作颇丰,其中,“爱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火》一、二、三部)、《小人小事》和《寒夜》等,更是公认的传世之作。D.巴金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他于1982年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6.选出对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A.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们甚至对鲁迅先生的痛苦都要表示快乐。B.这是一段心理剖白,表明鲁迅先生沉痛悼念死难烈士,要与黑暗的社会斗争下去的决心。C.这是一段记叙性文字,叙述了鲁迅先生的内心活动,表明鲁迅先生无以纪念死难烈士的惭愧心情。D.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痛斥了黑暗的社会,表明鲁迅先生以“苦痛”来纪念死难烈士的心迹。7.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的句子,最为恰当的一项是()(3分)(1)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2)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①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②有人物,有情感,有情节,有背景③景象苍茫,黄沙弥漫,黄流滚滚④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色苍茫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而毛泽东笔下的秋却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下列是古人描绘秋景的诗句,从中选出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意境,最为接近的一项()(3分)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沛公军.霸上②常以身翼.蔽沛公③范增数目.项王④籍.吏民,封府库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⑥项伯杀人,臣活.之⑦拔剑撞而破.之A.①②⑤/③④/⑥⑦B.①③④/②⑤/⑥⑦C.②⑥⑦/③④⑤/①D.③⑥/⑤⑦/①②④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高可二黍许.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越国以鄙.远先帝不以臣卑鄙.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越国以.鄙远A.以.其无礼于晋B.焉用亡郑以.陪邻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以.乱易整,不武(二)课文背诵默写。(6分)11.《沁园春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2分)12.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2分)二、文言文阅读理解(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帏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刑人如恐不胜.。胜:尽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为王C.窃.为大王不取也!窃:通“切”,意思是急切D.项王按剑而跽.曰。跽:挺直身子跪着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B.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项王未有以.应C.其意常在沛公也./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D.故遣将守关者./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1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樊哙智勇的一组是()(3分)①今日之事何如?②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③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④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⑤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1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手总是软的,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辩,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而抬举一番,难怪项羽愿听。1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①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三、现代诗歌鉴赏(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9~21题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诗中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具有怎样的象征义?诗人对它们的描写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3分)20.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3分)答:21.这首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答:四、现代文阅读理解(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14分)文学生活五十年巴金①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有感情无法倾吐,为了让我心上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②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③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我离开旧家庭就像甩掉一个可怕的黑影。④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当时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小公寓的五层楼上,过去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挣扎,一齐来到我的笔端,我写得快,我心里燃烧着的火渐渐地灭了,我才能够平静地闭上眼睛。心上的疙瘩给解开了,我得到了拯救。这以后我一有空就借纸笔倾吐我的感情,安慰我这颗年轻的孤寂的心。⑤我在法国学会了写小说。我忘记不了的老师是卢梭、雨果、左拉和罗曼•罗兰。我学到的是把写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把作品交给读者评判。我本人总想坚持一个原则,不说假话。除了法国老师,我还有俄国的老师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我的中国老师是鲁迅。我的作品或多或少地受到这些作家的影响。我曾在《说真话》里写过:“我相信过假话,我传播过假话,我不曾跟假话做过斗争……”在《怀念胡风》中写过:“我对自己的表演(即使是不得已而为之吧),也感到恶心,感到羞耻。今天翻看三十年前写的那些话,我还是不能原谅自己,也不想要求后人原谅我。”但是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是中国的社会生活,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⑥一九二八年年底我从法国回国,就在上海定居下来。我和一个朋友住在一起。我自小害怕交际,害怕讲话,不愿同外人接洽,外人索稿总是找我的朋友。所以:“我是靠友情生活到现在的。”⑦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离开上海去南方。我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的笔从来不曾停止。我的《激流三部曲》就是这样写完的。在那些日子我不得不到处奔波,也不得不改变写作方式。在一些地方买一瓶墨水也不容易,我就在皮包里放一锭墨,一支笔和一大叠信笺,到了一个地方借一个小碟子,倒点水把墨在碟子上磨几下,便坐下写起来。有时没有电灯,我就找一小节蜡烛,可是文思未尽,烛油却流光了。我多么希望能再有一节蜡烛让我继续写下去。⑧“四人帮”灭亡后,我拿起了笔,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