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TheScienceofHealthPreservation传统文化的珍品——中国医药学与养生学2中医学的分科和理论及药物学的发展TheoryandClassification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theDevelopmentofTraditionalChinesePharmacology3我国从周代起,医学已经分成营养科(食医)、内科(疾医)、外伤科(疡医)和兽医四科。唐代医学分科更加细密,有内科(体疗)、儿科(少小)、五官科(耳目口齿)、外治法(角法)、针灸科(针科)、推拿科(按摩科)、咒禁科。宋代医生更加专科化,在唐代分科的基础上,又添加风科、眼科、产科等。元明清时期基本上保持这些分科。中医学的分科4ThissimpleaccumulationofexperiencesbroughtaboutthebirthoftheearliestChinesescienceofmedicineandknowledgeofhealthpreservation.Thisisregardedasthestageof“cognitionofmedicineandfood”.经过相当长的重复实践,逐步得出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自然而然地被世代传递下来。这种十分朴素的经验积累,是我国最早的医药知识和养生知识的萌芽。这是医学史上医食同源时期。基础医学理论FundamentalTCMTheory5夏朝开始人工酿酒,并用于治病。商朝产生汤液。西周时,出现专职医生,并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种。还把药物分为了五类:草、木、虫、石、谷。西周时,人们认识到某些疾病的发生与季节的变化有关,并认识到气候失常能导致疾病的流行,流行病是因传染所致。春秋时,秦国著名医生医和创“六气致病说”,认为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失调即是造成疾病的原因,为后世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为病因的学说奠定了基础。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知道用宣导、运动的方法来防治疾病。战国时期,导引行气已流传较广,为后世的养生气功的形成与兴盛奠定了基础。胚胎中的中医药学和养生学6我国第一部编撰于战国时代,在西汉时写定的医学经典《内经》,完成了中医药学和养生学的理论体系。《内经》的问世,使中医药学和养生学成为一门系统的,具有自己独特体系的理论,为规范、指导、发展中医药学和养生学理论作出了贡献。《内经》是一部专论中医基本理论的著作,它的全称叫《黄帝内经》,托名黄帝所著,实际是战国时期诸多医学家共同完成的。《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素问》的内容偏重中医人体生理、病理学、药物治疗学的基本理论。《灵枢》主要论述针灸理论、经络学说和人体解剖等。《黄帝内经》7《黄帝内经》主要成就8托名神农所著,实际上总结了秦汉以前人们用药的经验。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365种,根据毒性和药效,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无毒,为补药。中品120种有毒或无毒,能遏病补虚。下品125种,能除邪,多具毒,专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这是中国药物最早、最原始的分类法。在药物理论方面概括出“君、臣、佐、使”的药物配伍说,以及“四气五味”的药物性能说,并明确了“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原则,使药物性能与病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医学的治疗理论,为我国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9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共16卷,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原著失传,后经历代校正后分为两本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主要论述各种急性热病的发病规律和辨证施治方法。《金匮要略》主要论述内科杂病,也涉及妇、儿、外、五官等科疾病。书中用药精炼合理,配伍精当,疗效确切,称为“经方”,被后世赞为“众方之宗,万方之祖”,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伤寒杂病论》完成了中医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过渡。《伤寒杂病论》10首次提出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由“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根据所辨症候,定出适当的治疗方针。这就确定了“审证辨因,因证立法,以法系方,遣方用药”的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奠定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础。《伤寒杂病论》体现了《内经》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成为我国医学发展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其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至今仍受到中外医学界的推崇和敬仰。《伤寒杂病论》主要成就11西晋医学家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论脉专著。隋代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病因、症候的专著。唐代王冰注《素问》时提到运气说。是以“五运六气”预测疾病发展和轻重的一种学说。。其他著作理论12晋、唐时期还没有内科学的命名,孙思邈的《千金方》和王焘《外台秘要》是晋唐时期的两部综合性巨著,其中有不少关于内科病的阐述。《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是宋政府组织集体编著的大型方书,对疾病的论述比较系统而简洁,对许多疾病的归类也较为合理,很有临床实用价值。明代著名内科杂病学家薛己的《内科摘要》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明清时代内科的特点,主要是围绕医学理论与古代医家学说及其医疗经验展开的不同学术流派的论争。内科学理论13明代汪机的《外科理例》是为外科理论继往开来的巨著。其他:王肯堂《外科准绳》、陈实功《外科正宗》都在外科学的理论和时间方面富有成就。华佗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外科先祖,他的外科手术水平很高,并创造性地使用麻沸散作为临床麻醉剂,成为医学史上的创举。外科学及骨科学理论《刘涓子鬼遗方》是晋代刘涓子所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内容主要是治疗有关金疮、痈疽(yōngjū)方面的医术。14妇产科发展为独立的专科始于宋代。主要论著有:杨子建的《十产论》是一部产科专著,“十产”是杨氏根据经验总结的十种正常和异常的胎儿分娩式。详述了各种难产的诊断要点和助产方法,尤其是记载的转胎手法,是产科学史上异常胎位转位术的最早记载。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阐述妇产科各种疾病病因、症候、治法与方药。李师圣《产论》;郭稽中《产科经验宝庆集》;朱瑞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等著作,都对中医妇产科学作出重要贡献。妇产科学理论15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丰富的儿科专著。书中强调小儿生理和病理特点,总结出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辩证方法,并创制不少新方。后世尊称他为我国儿科学的奠基人。北宋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为我国论述小儿痘疹证治的第一部专著。儿科学理论16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是综合性针灸学著作。高武的《针灸聚类》对发扬中医针灸学的特点和优势做出了新贡献。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是明代针灸学集大成之作。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即整理保存了以前的针灸学知识,又使针灸理论系统化,具体化,为以后的针灸学奠定了基础,不仅促进了我国针灸学的发展,在国际上也有很大影响。针灸学理论17先秦“方士”为了迎合统治者“长生不死”的欲望,吸取了冶金技术,用于专门炼制“仙丹灵药”,从此出现了炼丹术。东汉时出现了有关“炉火”的书,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是世界炼丹史上现存最古老的文献。现在公认炼丹术起源于中国,是对人类化学发展的一大贡献。晋代葛洪《抱朴子》,其中内篇中有关《金丹》、《仙药》、《黄白》部分是专门讨论炼丹的。唐代炼丹术已能炼制轻粉、红升丹、白降丹,为皮科、疮科药。这些药至今在外科仍常被采用。药物学的发展18药物炮灸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关于炮灸的内容。南朝刘宋时,雷斆(xiào)总结了前人的炮灸经验,整理编著了《雷公炮灸论》三卷,是我国最早的制药学专书。雷斆是我国制药学的鼻祖。制剂方法的发展19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述每种药的性味、产地、形态、采集方法、炮制过程、药理研究、方剂配合。在药物鉴别方面,指出了前代本草著作中的许多错误,在分类方法方面,以药物天然来源及属性为纲,分为16部,在同一部下,则以相近之类别为目,分为60个类目,条分缕析,一目了然。这对药物分类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在世界科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清代人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对《本草纲目》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神农本草经》以后,随着医药学的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南北朝时著名医药学家、养生学家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加入《名医别录》进行注述整理,编成《本草经集注》三卷。唐《新修本草》即时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修订完成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由国家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北宋统治者多次组织本草修订工作。如《开宝本草》和《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等。本草学的发展20中医学派与中医养生学派TheSchoolofTCMandtheSchoolsoftheTCMHealth-PreservingScience21Astheyhadformedtheirdifferentviewpointsduetolivingindifferentconditions,climate,time,andthedifferentiationofethnicgroups,waysoflife,customs,occupationsandexperiences,variousphysiciansintheirmedicalpracticecreatedtheirdifferenttheoriesonmedicineandhealthpreservationandsummeduptheirpracticalexperiencesandcases.由于习医人员多种多样,他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处的地域、气候、岁时及民族、习俗、职业、经历的差异,医疗实践中治疗疾病病种不同,使他们在医学、养生学理论上提出了种种学说,创造性地倡导各自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并总结出各自理论实践的经验和病案。22金元四大家23为了纠正一些医生过多地用寒凉药的弊病,明朝中叶以后出现了积极主张用温热药滋补病的温补学派。薛己、张介宾、赵献可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首倡者是薛铠、薛己父子,他们认为风科杂症多属脾、肾虚损之症,故用药处方多注重温补药物之应用。张介宾是温补派的中坚人物,创立“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与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相抗衡,对温补学说作了阐发。温补学派24明朝末年,江南震泽的吴有性在其临床实践中深入观察当时传染病流行的特点。推究病理,总结经验,著成《温疫论》是我国传染病学的专门论著,记载了鼠疫、天花、白喉等传染病,为温病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清代中叶以后,温病学派日趋成熟,出现了叶桂、余师愚、吴瑭、王孟英这样的杰出代表。他们力主温病不同于伤寒。各以自己的主张与经验著书立说,使温病学派最终形成,并创立了温病辩证施治的完整体系。叶桂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物,代表作《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成为中医温病学派的一代宗师。吴瑭根据叶桂的“河间温热须究三焦”的论点,加以发展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理治的理论。著《温病条辨》,总结出清修、清营、育阴等原则,使温病学说更趋系统完善。温病学派25我国历代医家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博取儒、道、佛诸家之长,并把养生方法纳入中医学的轨道,从而使养生学逐渐形成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国传统养生学。中医养生理论可分两个阶段:秦朝到唐朝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养生方法主要是服饵金石法、吐纳导引术、房中术;宋朝以后,服饵金石逐渐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动植物类养生药的兴起和老年养生保健的确立。医家养生派26中华医学的文化特点CulturalFeaturesofChineseMedicine27中医学家在千百年的行医实践中形成了良好的医德医风。他们把不为名利,全心救治,潜心医道,认真负责作为自己的医德标准。孙思邈认为,医生的首要任务应当是维护和保障病人的健康与生命,把人的生命价值看做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挽救病人的生命看做是医生最宝贵的财富。所以他反复强调,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对任何病人都要一视同仁,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处处为病人着想。这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