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的老人2008.02.19(美)海明威渴望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并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篇章。据统计,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共有3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即每100年中,人类最少有90年是生活在战争状态中。一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人类战争史。而战争的根源,说到底,就是人类中极度自私、贪婪、残暴之本性所铸成,所以战争是应该诅咒的,而更应该诅咒的则是人性中的顽劣与丑恶。因而,人类对于战争的书写,不能总是去歌颂战争的雄壮及其最后的胜利者,更不能总是流于战争表面的生死搏杀的历史记录,而更需要通过战争的残暴、战争的无情以及战争中人们关系的极端复杂性,来烛照人性中常常隐藏着的那些正面与负面。•海明威(l899~1961)美国作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短篇小说简练明快,代表作有《白象似的群山》、《杀人者》、《印第安营地》等。•长篇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其中《太阳照样升起》描写了在欧洲参战的青年流落巴黎街头的生活情景,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他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桑提亚哥“硬汉性格”:你尽可以消灭他,但就是不能打败他。文学常识——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但这种消极遁世的思想和放荡不羁的生活并不能使他们得到满足,反而陷入更深的悲观绝望而不能自拔。海明威传奇的一生海明威生于乡村医生家里,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遍体鳞伤,获过十字军功章、银质奖章、勇敢奖章和铜星奖章,他因膝盖被打碎而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在和平年代也不安分:斗牛、狩猎、捕鱼、驾驶巡逻艇和飞机。曾钓过七米长的大鱼,去非洲打猎时飞机失事,成为生前能读到自己讣告的极少数作家之一,他年少的时候就因为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诠释着“硬汉”的含义。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在一篇文章里也称海明威为“这头老狮子”,生动地概括了海明威性格中刚毅、勇敢和坚韧的一面。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海明威传奇的一生风格特点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的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欣赏公益广告(图文类)文学常识——冰山理论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冰山理论•海明威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他的理由是所有这一切被省略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加以联想与弥补的,他的叙事极为收敛、简洁。传说他为追求简洁甚至站着写着,不让自己有多余的废话,甚至砍掉那些具有修饰意义和褒贬色彩的形容词,有文学批评家称他是一个手持板斧的人,将附在文学身上的那些没有不要的“乱毛”统统砍伐掉了。例1:(姑娘率先打破了有点沉闷的气氛)“它们看上去象一群白象,”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象,”男人把啤酒一饮而尽。“你是不会见过。”“我也许见到过的,”男人说。“光凭你说我不会见过,并不说明什么问题。”——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这里女性的比喻多少提示了她是个有诗化倾向的人,而男人给出的却是现实主义式的反应,因此这位姑娘显得有些不满,称他是“不会见过”,而男人也针锋相对地与她抬杠,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气氛有点紧张。下面我们来看《永别了,武器》作者自己称“修改了39遍”的结尾:我往房门走去。“你现在不可以进来。”一个护士说。“不,我可以的。”我说。“目前你还不可以进来。”“你出去,”我说,“那位也出去。”即使作者没有具体交代当时的情况,但我们可以知道这间停着文中“我”的情人尸体的房间里有两位护士。而我与护士的对话虽然没有失常之处,但我们还是能感觉到主人公的失态。例2:写作背景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写战争的小说举不胜举:《战争与和平》《九三年》等,就连海明威自己也有许多长篇佳作,如《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等,相比之下,《桥边的老人》实在是一篇小品,仅由一副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笔法之简练,在宏大战争主题的小说林中,可以说微不足道,然而这篇小说格局虽小,意蕴却深。短篇小说不能像长篇小说那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小片段,以小见大的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思路释解这篇小说虽篇幅短小,但构思精巧,选材典型。小说首段进行场面描写,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主体部分由对话构成情节,通过对话,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最后一段交待结局,既是对背景的再次点明,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文章的构思和取材是巧妙和独特的,它不是以战火纷飞,血腥残酷的战争实景来表现该主题,而是以在战争即将到来前,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一个孤身老人当人们竞相逃命时的内心世界,冷静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战争的残忍、罪恶。在小说的情节安排上,作者通过撤离人群的逐渐稀少、远去,战争越来越近的紧张感与老人从始至终的缓慢平和的语调,与战争毫不相干的谈话内容冲突着,把小说一步步推向高潮,让人不禁为老人的安危担忧,也更深刻的感受到主题。思考:1.第一段交待了哪些内容?交待了主人公及故事发生的环境:桥边的老人、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农夫。第一自然段共六句话,几乎一笔一景,只用简单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人马、车辆竞相逃散的忙乱画面2.这篇短小的小说是由“我”来讲述的。那“我”是谁?“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我也许是个战地记者;推测:也许是与法西斯对立的阵营中的战士。3.由“我”来说这个故事有何特点?1.由“我”这个小说中的人物来讲述故事,给我们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2.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3.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他的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她也是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结了婚。她不能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A.全知视角,即叙述者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人,他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行为及命运。通常用第三人称。4.小说的叙述方式有两种:B.有限视角,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我小的时候,家在哈弗尔,并不是有钱人家,也就是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整体感知第一段几乎一笔一景,为什么唯独对老人着重写,且分置首尾?从中可见本文叙述语言怎样的特点?——语言简约,不事渲染,淡化主观色彩;但包蕴丰富内容,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强调老人是本文中的主要描写对象。1.从中你读出了什么?“微笑”——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提到故乡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而微笑,这一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他生活的家园。因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对这些动物的回忆。2.呆在那儿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深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这种被迫和无奈何其苦涩和悲哀。3.文中老人多次唠叨的语言是什么?请你找出老人多次唠叨的语言。4.你能从这几句唠叨词中读出些什么?①读出老人的生活现状,老人的孤独。他没有家,只有几只小动物相依为命,反映了老人平日的生活状况,几只动物在老人心目中所占的地位,老人离家时的无奈和被迫,晚年生活很凄凉。可战争却要他离开他的家园他的亲人,连最后一点温情也要抹去。②读出了战争的残酷,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和痛。③读出了老人的善良,在大家都只顾自己的逃命中,老人还能想到可怜的动物。④读出老人内心的痛苦,不能安度晚年,要在战火中逃离家园。⑤读出他的茫然,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无把握。他顾及动物不关心自己,不想走。★三问家5.你从当中读出了什么?“最后几辆大车”没赶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战场上了。平静而简洁的叙述中隐藏的是作者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四问政治6.其中隐藏了作者什么观点?挑起战争的是政治家,人民是无辜的受害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挑起战争的政治家。7.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哪些?“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8.明知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