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历史文明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第三章道家思想的嬗变和墨家、法家思想的兴衰第四章佛道二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五章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和养生健身方法第六章中国古代的文学和艺术第七章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教育第八章中国古代的地域沿革和典章制度第九章中国古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目录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和研究范围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第三节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第四节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一章总论文化的定义国内外有200余种。广义的文化即文明,包括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一般指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成果。“文化”一词在古代中国指“以文教化”,与武力相对应,即“文治武功”。最早出自《易·贲卦》的《彖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包括文治、教化、礼乐、典章制度等。现代意义的文化来自拉丁文Cultura,并由日文转译到我国。涵义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具有知识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涵盖哲学、宗教、文学、史学、艺术、美术、科技、教育、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典章制度,在形态上划分,有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类型。一、文化的涵义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和研究范围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范围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氏族社会晚期、至少是周秦以来到五四时期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其境内56个民族长期创造的精神财富,即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华夏文化。它以封建文化为主导,以儒学文化为主干。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氏族社会晚期,中国存在三大民族集团,即河洛民族(华夏集团,以仰韶文化为代表,是秦晋文化、中原文化的摇篮)、海岱民族(东夷集团,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是燕齐文化、邹鲁文化的发祥地)、江汉民族(苗蛮集团,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是吴越文化、巴楚文化的源头)。一、原始文化──传统文化的孕育期进入奴隶社会的商周,宗教唯心论和朴素唯物主义萌发。殷商奴隶主利用和改造原始宗教,周代以“德”损益天命,论证“君权神授”。《尚书·洪范》把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物质的基础,形成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论;《易经》用(--)爻和(-)爻表示阴阳对立,经过排列组合成64卦,对辩证法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即先秦)时期,产生了强烈的人文意识,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观察体验,形成各具特色的学说,百家争鸣,蔚为壮观,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二、奴隶制文化──传统文化的雏型期三、封建文化──传统文化的定型期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统一是在秦汉时期,带有制度化、模式化和程序化的特征。董仲舒对儒学进行全面改造,使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隋唐时期的佛教和道教发展为大宗,唐宋两代的文学处于世界的最高水平,科技在15世纪以前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由于儒家思想受到宗教文化的挑战,适应强化儒学需要而产生的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带有浓厚哲理性和思辩性,为封建政治服务的自觉性。四、近代文化──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伴随着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开始了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传统文化既受到严重冲击,又受到各种影响,使中国文化带有新旧杂陈,“死的要拖住活的,新的要突破旧的”的特征。第三节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文化结构包括多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表层的(谓之“形而下”或“器”),观念文化是深层的(谓之“形而上”或“道”),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二者之间,可看作中层结构。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传统文化以人伦关系为出发点,强调知识与道德相统一;以惩恶扬善为宗旨,强调教化的作用;以忠、孝为是非标准,强调惩恶扬善,其内容和方式,无不与趋善求治的总目标相联系。因为所有的政治原则都从道德原则中推导出来,它属于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型。且伦理学说与政治学说融为一体,又可归属于以“求治”为目标的政治型。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以专制体制为依托,文化功能被政治功能所淡化;文化专制和思想僵化,导致文化发展缓慢;敬畏君主、蔑视臣民,使得民族素质不高。加上传统文化处于辽阔的国土和半封闭的地理环境之中,因而具有丰富的多元状态和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的人文内涵。总之,传统文化的特征:一是重整体,具有系统性;二是重人伦,具有教化功能;三是重传承,能够保持和发扬。第四节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从未间断,受西方文明冲击也不泯灭。不但陶冶了历代中国人,而且影响涉及日本、朝鲜、东南亚及海外华人圈。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世界上自成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给我们以无比的自豪、自信和自尊。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不是发思古之幽情,食古不化,复兴儒学,而是为了把握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质,进行吸收和改造,建构社会主义新文化,使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我们以此进行爱国主义和基本国情教育,可以立足中国化,推动现代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抵制殖民文化。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既相冲突,又相契合。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求是务实的精神,在建设现代化的今天,鼓舞人们不畏艰难曲折,朝着理想境界迈进。中华民族贵和持中、正道直行的精神,对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有积极的意义。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思想,启发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传统文化中平均平等的思想,强调维护劳动人民的物质利益。学习它,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有助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有助于实现祖国统一。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既不能简单肯定,也不能简单否定。学习的方法,总的说是古今中外,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批判性地继承,创造性地发展。具体地说:一是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比较鉴别,分析综合;二是中西融化,勾通互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实现既是复兴、又是创新的目的。第一节儒家学派的初创──先秦儒学人情化第二节儒家思想的第一次改造──两汉经学神学化第三节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改造──宋明理学哲理化第四节清代实学和近现代新儒学第五节儒学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及其仁礼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之一,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子(孔丘)为代表,经典为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和《尚书》《礼记》《乐经》《春秋》)。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出自《尚书》“予仁若考”,指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他以仁释礼,仁礼结合。“礼”首先指社会政治制度,其次指伦理道德规范。从政治作用看,仁是礼的精神支柱;从修养主体看,恭、宽、信、敏、惠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从血缘关系看,孝悌是为仁之本;从人我关系看忠恕是为仁之道。“仁学”即“人学”,其特点:一是服务国家政治,二是植根血缘基础,三是强调伦理本位,四是重视主体能力,五是抑制个性欲望。第一节儒家学派的初创──先秦儒学人情化二、孟子的仁政说和性善论孟子(孟轲)发展和完善了孔子“仁”的学说,提出“以德王天下”,反映出伦理本位的人本主义思想。其仁政学的内容:制民之产,保民而王,民为邦本,民贵君轻,他还以此区分“以力服人”的霸道和“以德服人”的王道。仁政学的基础是性善论,内容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追求礼义仁智,必须以义为荣,以利为耻。三、荀子的隆礼重法和性恶论xx荀子(荀况)将先秦儒学发展到新阶段,不仅承认事物发展有客观规律,而且强调主体能动作用。这种对社会历史责任感的弘扬,是中华民族刚健进取精神的反映。他从“性本恶”出发,认为经过学习和教化,“人皆可以为尧舜”。他主张“隆礼重法”,强调礼在为人、做事、治国方面的作用,礼是法的根据,法的总纲;法是礼的体现,礼的确认。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重教化,不重刑罚,不足以维护统治。第二节儒家思想的第一次改造──两汉经学神学化一、董仲舒的神学思想和三纲五常伦理观儒学由先秦百家争鸣的一家变为“独尊儒术”,由民间学说变为官方意识,经过了董仲舒的改造。他以奉天法古为旗号,先王之道为楷模,宣扬王权神授,建构了天人感应为核心、阴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体系。他写《春秋繁露》,为三纲五常的始作俑者。他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作为建立法度、化民成俗的根本,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为以儒为宗的文化提供了蓝本。其理论以父子夫妻的家庭关系为依据,以封建宗法制为基础,以君亲、忠孝为纽带,以移孝作忠为目的,实现家族政治化和国家家族化。在义利上,他提倡“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在政治上,他主张礼乐教化、德政为主、刑罚为辅。在思想文化上,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了统一思想的最后一道工序。二、谶纬神学与无神论之争谶符依附于鬼神,纬语假托孔子,旨在发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天子受命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而“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是亡国之君失“仁”。地震、洪水、旱灾皆有“天意”,是上天对人间暴政的警告。无神论者王充在《论衡》中,批判了官死星落,人死为鬼,认为人死形灭,如“无烛燃之火”,物死不能为鬼,人为何灵魂转世?第三节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改造-----宋明理学哲理化一、周敦颐与宋明理学的发韧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主要讨论“性与天道”。理学的开山祖师、濂溪学派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描绘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宇宙生成模式,《易通》和《爱莲说》则阐述了关于人性论和道德论的问题。他吸收佛学和道家的思想,把《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阴阳五行学说融为一体,对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以及封建人伦道德等,作了系统的说明,启迪了张载、二程等门生作进一步的探索。二、张载的“气本论”和二程的“理本论”关中学派张载以“气”为最高范畴的本体论,从世界观的高度,对人性起源、善恶归属作了论证,把人性区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他对天文、历算有较深研究,发展了周敦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洛阳学派二程(程颐、程颢)则把周敦颐的唯心主义成分推向极端,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因为三纲五常是天理,是至善的天地之性,与之对立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皆在扫除之列。他们还将封建纲常由道德论上升到本体论,以“下顺乎上,阴顺乎阳”作为封建专制主义新的理论根据。三、朱熹集宋明理学之大成闽学派朱熹把“理”作为其学说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是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之先的精神本体,万事万物皆由此而派生出来。他主张格物致知,穷理灭欲,并以伦理观为核心,融儒道释为一体,给传统儒学赋予了哲理性和思辨性,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精制,形成了以“理”为本的天人合一宇宙观。他发展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并以“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相补充。朱熹著作甚丰,且致力于讲学授徒,所注释的四书五经成为此后历朝的科举教材,实现了对儒学“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的第二次改造。四、陆九渊、王守仁的“心本论”陆九渊(象山)继承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主张“心即理”,一生致力于构造以“心”为本的思想体系,与朱学形成对立。王守仁(阳明)在认识上强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在政治上强调“欲破山中贼,先破心中贼”。陆王心学提出“心外无物”(也无事、无理、无学),将程朱理学的心物(知行)观发展为体系完备的主观唯心主义。第四节清代实学和近现代新儒学一、以“经世致用”为宗旨的清代实学代表者有清初三先生(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和晚清二大儒(龚自珍、魏源),以及曾国藩。黄宗羲提出“工商为本”和“天赋人权”,对封建制度作了否定。顾炎武面向现实,提倡“经世致用”。集古代学术之大成者是王夫之,把古代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发展到最高水平。龚自珍正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其历史观表现出发展进化的思想。魏源编纂《海国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