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60年历史回顾过渡时期十年探索“文革”两年徘徊改革开放政协新中国成立一届全国人大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1982年修宪19491954195619661976197819821999“依法治国”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10.1)条件军事基础:理论基础:组织准备:国民政府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七届二中全会(1949)一届全国政协1949.9北平制订《共同纲领》性质:临时宪法国体:新民主主义国家意义: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成为主权独立国家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双重职能1949-1954:代行全国人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标志:1949.10.1开国大典为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开展奠定政权基础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时间:2.主要内容:规定了3.特点:4.性质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三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四章:“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六章:“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结合以上材料思考:(1)两部宪法的性质有何不同?(2)两部宪法反映的政体分别是什么?问题探究(3)两部宪法在政治文明演进过程中有何共同作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将人民民主推进到一个全新阶段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丰碑三、三大政治制度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阶段:正式确立:初步建立: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热情,开创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1954,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标志: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律保障1949年《共同纲领》,初步规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背景: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实施:内蒙古(1947)、新疆(1955)、广西(1958)、宁夏(1958)、西藏(1965)意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1955年建立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1958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年,西藏地区发生三一四恶性事件,2009年,新疆地区发生了七五恶性事件。党和中央政府依法对进行打砸抢烧的暴徒进行审判,平息了上述事件,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历史实践证明,以民族问题为借口,搞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结果只有失败。只有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分裂失败对上述事件,你有何看法?1980年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问邓小平“今后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发生?”假如她采访你,你将怎样回答?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1980年邓小平考点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1.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1982年宪法:是对建国三十多年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社会主义建设比较完善的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依法治国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写进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一、主要成就2.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人大制度:1978年起恢复正常政协制度: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民族区域自治:1984年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二、意义我国民主政治逐步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近现代以来,我国的四部重要宪法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民主主义类型的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比较完善的宪法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考纲要求1.“一国两制”的构想;2.香港、澳门的回归;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提出过程1979年:1981年:20C80S初:1984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和平统一、三通“叶九条”发表邓小平提出构想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含义:P85意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主体前提和基础补充一国两制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大陆港澳台保留实行“一国两制”的内涵:《告台湾同胞书》(节选)近三十年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已发生根本变化。我国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国际作用越来越重要。各国人民和政府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几乎莫不对我们寄予极大期望。每一个中国人都为祖国的日见强盛而感到自豪。我们如果尽快结束目前的分裂局面,把力量合在一起,则所能贡献于人类前途者,自更不可限量。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不仅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的共同心愿,也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国家的共同希望。请思考:《告台湾同胞书》发表的当日,还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吗?这两件事之间有必然联系吗?中美建交。中美建交促使中共决定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二)祖国统一大业的进展港澳回归香港回归:1997.7.1澳门回归:1999.12.20原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意义:海峡两岸交流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基本趋势:曲折发展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阻碍因素岛内分裂势力某些外国反华势力香港地区被英国殖民者占领的过程澳门被葡萄牙强占过程: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永恒的瞬间——汪辜会谈(1992)汪道涵(1915—2005)辜振甫(1917—2005)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陈江会谈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2008年11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举行会谈,双方在两岸周末包机、通邮、大陆旅客赴台旅游等方面达成重要协议,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的经贸文化交流宝岛台湾我叫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是我的命运十分坎坷,两度被外国侵略者侵占,又两度回到祖国的怀抱。后来因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中华民国”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1)你能用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吗?(2)你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有过几次分离和统一吗?台湾的历史1、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1684年康熙设台湾府2、占领、回归、分离的历史1624—1662荷兰占据,郑成功收回1895—1945日本占据,抗战胜利后回归1949—国民党败逃台湾,台湾与大陆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