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QC七大手法培训课程目录一、品质基础知识1.1品质及品质管理何谓品质:1)GB/T19000:2008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固有特性:本来就有的,可以区分的特征。要求:明示的、通常指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2)世界著名品质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品质是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经济性)3)美国品质管理专家朱兰产品在使用时能够成功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适用性)4)品质:真正物美价廉即产品性价比高,满足客户的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才是好的品质。1.1品质及品质管理品质管理:朱兰定义:所指定的品质标准,及为了使产品的品质达到所制定的品质规格应用的一切方法。戴明定义:统计品质管理是在生产的各阶段里,都应用统计方法,使其能最经济地生产出用途最广、销路最好的产品。费根堡姆定义:全面品质管理是组织机构内(工厂内或公司内)各部门对有关品质发展、品质保持、品质改进的各项努力,综合成为一个有效的制度,以便使其能在最经济地水平下,生产一种可以使顾客完全满意的产品。1.1品质及品质管理(续)品质管理是一种以品质为目标而应用PDCA循环图的活动。1)计划(Plan):建立标准化体系,推行全公司的标准化,依照标准化体系制定管理所必要的各项标准。2)实施(Do):命令现场人员依照标准制作合乎标准的产品。3)核查(Check):调查实施结果是否良好(结果是否与目标计划一致),若有异常发生,需要追查原因。4)改善措施(Action):依照调查结果消除异常原因,采取修正标准的措施。P、D、C、A各阶段就如车轮一样,连续不断在“重视品质的观念”和“对品质负有责任感”的地面上,循着箭头方向循环不止、不断改进。这就是品质管理的基本做法。•实施•核查•计划•改善APDC1.2QC七大手法简单来讲,就是品质管理七种统计工具。QC七大手法除去了统计学中大量艰涩和繁杂的内容,将基础的图表与技术知识,结合统计学知识应用到品质管理中去。目的:让任何人,只要稍加培训之后,都能用这些工具解决问题。分别是:查检表、柏拉图、层别法、鱼骨图(特征要因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1.3QC七大手法在品质管理中的作用均会使用到QC七大手法企业内95%的品质管理问题,都可以通过全体员工灵活应用七大手法得到解决日本品质管理大师—石川馨第二章七大手法分项介绍查检表:调查记录数据用以分析柏拉图:找出“重要的少数”层别法:按层分类,分别统计分析鱼骨图:寻找因果关系散布图:找出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直方图:了解数据分布与制程能力控制图:了解过程变异2.1查检表是QC手法中最简单、使用最多的手法。是以简单的数据、容易理解的方式,制成标准化图形或表格,必要时记上检查记号并加以分析整理的,作为进一步量化分析、检查之用的分析工具。分类:记录用点检表(计数型)检查用点检表(好与不好,有或没有的注记)2.1查检表记录用查检表:目的在于收集数据型资料,做进一步分析和整理之用。主要根据收集的数据调查不良项目、主因等。通常将数据分类成数个项目,以符号、数字记录,作为分析问题、掌握事实及改善的依据。通常使用划记法。点检用查检表此类表在制作时仅记录【有、没有】、【好、不好】的注记。(如车间设备运行记录表)制作程序如下:a、制作表格、决定记录形式;b、将点检项目列出;c、查核;d、异常事故处理搜集数据应注意的事项收集的数据必须真实,不可作假或修正。查检项目基准需一致。样本数需有代表性。明确测定、查检的方法。明确查验样本的收集方法、记录方式、符号代表意义。慎用他人提供的数据。2.1查检表查检表的用途:1、出差物品的检查。2、日常生活的安排。3、工作计划的跟踪与确认。4、流程审计或质量体系审核问题设计之用。2.1查检表又称为排列图或帕累托图,是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以寻求占最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1897年,意大利学者柏拉图分析社会经济结构,发现绝大多数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称为“柏拉图法则”。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博士将其应用到品管上,创出了“VitalFew,TrivialMany”(重要的少数,琐碎的多数)的名词,称为“柏拉图原理”。2.2柏拉图柏拉图的结构1)有三个坐标,横坐标,左纵坐标,右纵坐标。2)根据需要将对比的项目列在横坐标上。3)左纵坐标一般为不良数,不良金额等。4)右纵坐标一般为累计百分比5)在左右纵坐标之间绘制方柱,方柱的高度代表各项目占总数的百分比。2.2柏拉图制作柏拉图的注意事项1)横坐标项目应控制在6项以内。项目数量一般大于3个、小于6个;2)左纵坐标一般标准的是衡量问题的标准;3)右纵坐标一般为累计百分比,该坐标轴100%位置,一定要对应左纵坐标的合计数值处;4)谨慎确定其它项,当项目数超过6个时,则全部列入其它项,一般来讲,其它项所占百分比不超过第三项的百分比,若超过,需要重新检视项目分类。5)柱状图需宽度一致,并且在左右纵坐标间均匀分布。6)数据标注:各项目所占百分比应在各柱子的上方,累计百分比,应标在以右柱子右侧线为横坐标、累计百分比值为纵坐标的点上。2.2柏拉图序号不合格项目不合格数累计不合格数不合格百分比累计百分比1球面过深303050%50%2印刷不良154525%75%3划伤105517%92%4胶合杂质5608%100%2.2柏拉图汽玻车间对生产的某配套产品成品进行产品审核,共发现60片玻璃存在缺陷,其中印刷不良的15片,热弯球面过深的20片,胶合杂质5片,划伤的10片。右图为玻璃缺陷的分类统计和柏拉图图表分析。通过柏拉图可以明显看出,球面过深占整个缺陷的一半,需要重点防范和控制。30151050%50%75%92%100%0%10%20%30%40%50%60%70%80%90%100%051015202530354045505560球面过深印刷不良划伤胶合杂质不合格品数累计百分比在日常生活中,可用于家庭开支和个人消费分析,通过柏拉图可以直观的显示出每个月消费(开支)的主要项目,及在消费总额中所占的百分比,从而引导个人和家庭更加理性的消费。通过柏拉图可以更加理性地安排日常工作。(重要的少数,琐碎的多数)2.2柏拉图就是将得到的数据资料和调查对象,以设备、人员、产品、方法等进行分类,通过一层层的对比、分析以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是一种借助简单、直观的分类,来比较同级间各要素差异的方法。层别分类的方法:1)对象为可能造成结果的原因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2)对象为结果(如可将销售额的区域高同销售额低的区域进行比较,分析其造成销售额差异较大的原因。)2.3层别法进行层别的步骤:1、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a、明确问题b、明确解决问题所需的材料如某公司成立品质部门QC小组来解决涂装品质不良率高的问题,需要的数据是涂装不良数量。2、决定层别的项目。该公司管理基础薄弱,成立之初,几乎无可用数据。经讨论确定下表所示的层级方式和对象。2.3层别法层别项目设备1号涂装线、2号涂装线、3号涂装线、4号涂装线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班组甲班、乙班不良项目别漏涂、起皮、吐酸、流挂、其它进行层别的步骤:3、数据资料收集。列出层别的项目,就是为了了解这些项目在造成涂装不良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品质部门设计了查检表,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4、分析数据。层别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在解析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用到QC其它手法。如在数据搜集阶段,会大量使用查检表,数据解析阶段可能会用到柏拉图及鱼骨图等。品质部门决定使用柏拉图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对现象进行层层玻璃,看到本质。2.3层别法使用层别法应注意的事项:1)在数据搜集之前就使用层别法。数据收集的目的是为解决问题,若搜集的数据与想要解决的问题不相关,数据搜集毫无意义。应在数据搜集之前,检讨如何分层,方可得到确实有效的数据。2)层别的方向尽可能多。3)每一次层别的结果未必都有用。4)层别时可以多层分解。5)层别何时停止?当层别的对象所反映出的特性,如不良率、不良金额、缺勤时数等近似时,就可以停止层别。2.3层别法层别法通过事先分层的方法,能够从多个层次和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为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了思路和方法。2.3层别法又称为特征要因图、石川图,是由日本品质专家石川馨博士所发明。因其形状又称为鱼骨图、鱼刺图、因果图。将造成某项结果的诸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加以图示,也就是以图来表达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之间的关系。特征:工作的结果或工程产生的结果。要因:造成结果(特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鱼骨图上,大骨、中骨、小骨均是要因,又称为大要因、中要因、小要因。大要因可以采用人、料、机、法、环“4M1E”2.4鱼骨图某项结果的形成,必定有其原因,应设法利用图解找出原因。石川馨a、品质(外观、尺寸、不良率、客户抱怨数)b、成本(材料费、加工费、加班时数、销售费用)c、效率、交期(工时、运转率、产量、发货量、交货延迟天数)d、安全(工伤件数、伤害停工时数)大骨中骨小骨2.4鱼骨图鱼骨图的分类分类类别分类名称详解目的改善解析用以改善品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目的,可按目标进行解析管理用发生抱怨、不良品、异常等寻找原因、采取措施用制定标准为制定或修改作业方法、管理项目、管理方法用导入品质管理或培训用导入品质管理、用于整理问题、新员工培训手册或工作说明问题的类型产品质量特性尺寸、强度、不合格率、废品件数费用特性价格、管理费用、工时数产量特性产量、计划时间、交货时间其它特性出勤数、差错件数、合理化建议数2.4鱼骨图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制作鱼骨图必备的技能1、基本思想:美国奥斯本(DrAlex·F·Osborn)博士于1941年提出。利用集体思考的力量,使思想相互激荡,发生连锁反映以引导出创造性思考的方法。2、头脑风暴法的开展方法:(1)开会准备a、准备会场(一小时最适当,不超过两小时)b、提出议题(会议主席调查,就限定范围、问题细则予以说明,提前一天发给与会者充分考虑)c、必备工具(白纸几张、红黑笔各一只,记录纸若干)d、制定专人进行会议记录。2.4鱼骨图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制作鱼骨图必备的技术2、头脑风暴法的开展方法:(2)会议讨论的四大原则:a、禁止做任何评判。对任何创意和发言均不能批评。b、提出奔放无羁的创意,跳脱习惯性思维,提出意想不到的创意。c、尽量提出自己的创意,必须有奇特的构想,量多同时追求质优。d、欢迎对他人的创意进行补充和改善,期待连锁性的创意。2.4鱼骨图鱼骨图制作注意事项1、大骨的要因一般区分为“人”、“料”、“机”、“法”、“环”,以词或词组表达。2、中骨及以下的要因,除用词或词组表达之外,还可以用词组加形容词或副词的形式来表达。3、中骨与背骨、大骨与小骨是平行关系,箭头均指向线,未接触线的一段写原因。4、在寻找要因的过程中,不要在意主管对要因正确与否的判断,只要尽量将各种可能性考虑到即可。5、尽可能多的列出要因。2.4鱼骨图2.4鱼骨图某公司品管部年度工作目标达成对策图鱼骨图是通过“鱼骨”这种形象化的方式展现了头脑风暴法的讨论结果。在分析问题原因时,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多方面的寻求原因,并通过鱼骨图的方式予以清晰展示。2.4鱼骨图定义当两组性值或数据中的一组发生变化时,会对另一组有所影响,这两组特性值称之为相关,利用图标的方式来表现其关系,就是散布图。分类1、正相关:当一组特性值越来越大,另一组特性值也同时具有增加的倾向时,散布图会呈现向右上方走向的椭圆形。又可以分为强正相关和弱正相关。2.5散布图分类2、负相关:当一组特性值越来越大,另一组特性值却呈减少的倾向时,散布图会呈现向右下方走向的椭圆形。负相关还可以分为强负相关和弱负相关。2.5散布图分类3、不相关:当两组特征值的变化不受对方影响时,散布图几乎呈圆形,表示要研究的两组特征值并没有任何线性相关关系,即两组特征值不相关。2.5散布图散布图的制作步骤1、确定制作散布图的目的

1 / 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