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食花文化浅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云南少数民族食花文化浅析【摘要】:云南丰富多样的自然植物资源,孕育出了云南少数民族姹紫嫣红的食花文化。本文从云南食花文化的起源、食花植物、食花文化与民俗、花卉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关键词】:食花文化;云南中国分类号:S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6908(2007)0220012-01鲜花入馔,古已有之。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养生家、道家、佛家,出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就常以菊花为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天然花园”的称誉,鲜花入馔更是普遍,民谚”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鲜花当蔬菜”当指此。一、食花文化的起源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哈尼族在大迁徙中过着动荡不安的日子,眼看所剩的食物越来越少,全族面临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为了保全大家的性命,有一个叫遮努的年轻人跑到原始森林中尝百草,他把植物分为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的两种。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哈尼族的人民就是靠着遮努的经验和这些野菜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然而不幸的是,遮努却因误食野魔芋中毒身亡。从此,对花的认识、采集和食用成了哈尼族饮食的一大特色,并形成了以吃芭蕉花为特征的哈尼族食花文化。居住在云南西北部丽江一带的纳西族,有着悠久的食花文化,在闻名于世的《东巴经》中就描述了纳西先民对自然界的认知是从花开始的。春天,纳西先民们看到满山遍野山花烂漫,牛、羊却只选择开白花的草棵吃,而且个个长得膘肥体壮,于是他们知道了开白花的植物不仅可以吃,还很有营养。当他们看到动物因误吃了开绿花的植物而中毒、口吐白沫、摔倒在地的时候,便认识到开绿花的植物是有毒的。尤其令纳西先民们惊奇的是,有些中了毒的牛、羊缓过来后就四处去寻找开红花的植物吃,结果这些牛、羊又慢慢好了起来,于是他们便了解了开红花的植物是能用来医治病痛的。大量的关于植物利用的民族传统知识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云南食花文化。二、食花植物云南是世界杜鹃花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共310种,分布云南省全境,其中61种为云南特有。杜鹃花在云南少数民族的食花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知有大白花杜鹃、高尚杜鹃、大花杜鹃、云上杜鹃等15种杜鹃花在白、彝、纳西等民族中被当作蔬菜食用。一般在每年的4~6月进行采集,采用煮、浸等方式去掉原来的苦涩味,由此烹饪出来的杜鹃花菜肴具有特殊风味。在被誉为”杜鹃花王国”的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分布着约180种五颜六色的杜鹃花。当地的白族群众对杜鹃花的毒性早有认识,称其为”毒花”,并认为其花色越深毒性越大。因此,当地盛产的花色洁白,花冠大而肉质的大白花杜鹃,是最受欢迎的食用花卉。白花羊蹄甲为豆科高大乔木,广泛分布于云南的热带森林地区。当地俗称大白花树,其花有如大型兰花,为纯白色或略带粉色斑点。云南热带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傣族、哈尼族、基诺族和布朗族用白花树的花作蔬菜食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傣族称白花树为”Mai-Xiu-Bu”,哈尼族称为”Pu-Pia”,其新鲜花可以拌上辣酱作凉菜,也可以与生姜抄食,或者是做汤。鲜花味略甜,无苦味。白花树的许多部分均可食用,包括花芽、雄蕊,甚至嫩果荚也可以食用。云南石梓为鞭草科高大乔木,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每年4月,满树金花,非常美丽,是傣族最具特色的传统食用花卉。傣族人在每年的傣历新年”泼水节”都用石梓花来做传统吉庆糍粑,傣语”考糯索”,是一种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吃的传统食物。在云南石梓盛花期,他们采集大量的鲜花,把它晒干碾成粉末备用。过年时用此花的粉末与糯米和红糖一起加工成糍粑。芭蕉花,尤其是野生的芭蕉花也是云南南部常见的食用花卉,这种花只要稍加加工便成了美味佳肴。但有意思的是这种植物的果实反倒不能吃,这实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鼠麴草是居住在云南思茅墨江地区的彝族、哈尼族所喜爱的食用花卉。每年春节时节,用新鲜鼠麴草花和入糯米粉中,加上红糖一起加工成糍粑。也可在盛花期采集大量的鲜花,晒干后备用。三、食花文化与民俗云南许多民族认为花是昌盛的象征,代表了爱情、生育生殖和生产力,既是原有生命的顶峰,又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在彝族的图腾崇拜中,除虎图腾外还崇拜马缨花和山茶花等。彝族崇拜马缨花(又称马缨杜鹃),是因为马缨花被看作是彝族的祖先或是彝祖的救命恩人,是”花神”、”送子神”,也是青年男女的定情物。山茶花在彝族中被看作是”佛花”或”神花”,也是爱情的象征。景颇族的婚丧嫁娶、节日歌舞等各种仪式,都是食花文化传承的重要时刻。时至今日,景颇族的婚礼中仍保留有采集植物和过草桥的风俗;景颇人在给亡魂祭献时还有用芋头作供品及在坟上画芋的习惯,以纪念其祖先栽芋的功绩;而一年一度的春季”采花节”,更是景颇族男女青年交流感情,求婚择偶的好机会;甚至在景颇族过”新米节”时,也还保留有在盛新米的背篓周围插上几株鲜花的传统。拉祜族是一个崇拜花的民族,姑娘都喜欢采摘鲜花戴在头上,或者用彩色的线做成头花配戴。拉祜族的食用花卉知识是凭藉其祖先对自然的认识,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在拉祜族聚居的澜沧县糯福乡南段村山寨,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拉祜族先民对周边生存环境的认识和对大自然给予的传统文化,以及原始的民族风俗习惯。他们至今还信仰多神,供奉”厄霞”---传说中主宰万物的大神,以及崇拜祖先。在山寨的后山上,建盖有祭祀用的祖先庙,在庙中的祭桩上,供奉着用纸剪的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能够食用的植物的花和与人类生存有关的花,比如谷子花、包谷花、南瓜花以及太阳花、月亮花,甚至于各种各样象征性的花。拉祜族人民认为生命源于这些花而得以延续,因为开花就会结果,所以要信奉它们、供奉它们、祭拜它们。傣族、佤族、基诺族都有吃”黄饭”的传统。春耕大忙前的”黄饭节”是一个重大节日,既表示农忙季节的到来,又表达了对丰收的祝愿。先用晒干的染饭花的花序熬成汁液,然后将糯米放在里面泡几个小时后滤去水分,再放在木甑里蒸熟,金黄色香喷喷的”黄饭”就做成了。这些金黄色的米饭还常用于宗教、节日庆典、祭祀供奉之用。四、花卉资源开发利用科学研究表明,可食用花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氨基酸,以及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B、C、E和多种微量矿物质元素Fe、Mg、Zn、K等,还含有酶、激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能有效地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所以食用花卉具有”绿色黄金”、”全能营养库”、”微型营养库”之称。因此,鲜花食品、饮品和食品添加剂市场广阔。我国素来提倡”药食同源”,许多花卉既可食用又能入药,用它们做成保健品,可祛病强身。如金银花加水蒸馏,可制成金银花露,气味清香,具有良好的清暑解毒作用;菊花茶能生津润喉,清肝明日;茉莉花茶能滋阴养胃,平肝解郁,解疮毒,治目赤疼痛;木槿花茶可补血、凉血解毒等。许多花卉具有天然的药用功效。如千日红能治疗气喘、小儿夜啼、支气管炎、百日咳等;白兰花具有利尿化浊、止咳化痰的功效;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通利大小便的功效;食用仙人掌具有利尿作用,是肾炎、糖尿病人的理想疗效食物。总之,随着食品科学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批鲜为人知的食用花卉将被发掘出来,为人类健康服务。参考文献[1]陈重明等.民族植物与文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刘怡涛,龙春林.云南各民族食用花卉的初步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2,(1).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