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①了解碑记类文体常识及作者。②整体感知,把握思路。③积累一些古代汉语知识,如重点实词、虚词,常见的特殊句式等。④体会文中所阐述的生死价值观,了解文章写作特点。张溥(1601——1640),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字天如,太仓(江苏)人。《明史·文苑传》言之:“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如是者六、七始已。”后来把自己的书斋命名曰“七录斋”。和同乡张采并称“娄东二张”。张溥和复社碑记,又称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上,以叙事记行、歌功颂德为内容的一种文体。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琅琊石刻。从立碑的地点和用途上分,有山川碑、宫室碑、桥道碑、寺庙碑著称。而专以纪念死者、刻于坟前墓道的碑记称墓碑或墓志。从写法上看,原始的碑记只是记叙。后来的作者,或就所叙之事加以评论,或借题发挥抒写情志,碑记遂演变为一种叙述兼议论的文体。明代万历、天启年间,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十分激烈。皇帝昏庸,不理朝政,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专横跋扈,排斥异己,一般正直的士大夫皆蒙其害。顾宪成等一批有识之士,在无锡东林书院以讲学为名,指斥时政,被称为“东林党”,受到人民同情。天启六年(1626年)在苏州的东林党人周顺昌因指责魏忠贤而被逮捕,激起了苏州人民久积的义愤,与差吏发生了武斗,打死了两名官差。事后,在这一事件中英勇斗争的五人,挺身自投,从容就义。这件事后,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败势,魏忠贤畏罪自缢。苏州人民毁掉魏忠贤生前的祠堂,并在那里筑墓重新安葬了五人,并立碑以为纪念。作者就为此写了碑记。1、听朗读2、找出全文的主旨句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听课文录音,掌握下列字的读音蓼逮祠皦liǎodàicíjiǎo赀zī缇tí抶chì溷hùn傫lěi詈lì脰dòu缙jìn逡qūn缳huán谥shì课文朗读二、自读课文,筛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记述的是哪五个人的事?在文中第几段出现的?2.他们的身份如何?3.他们为何而死?后人为什么要为他们修墓、立碑?4.作者对这五人的态度是什么?整体感知,把握思路第一部分(1~2):交代建五人墓碑的由来,并提出问题,发人深省,引出下文。第二部分(3~4):记述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以及五人死难经过。第三部分(5~6):高度评价五人之死的意义,进而揭示中心。第四部分(7):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照应开头。盖:句首语气词。提示、领起作用。当:正当、适值。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介词。引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当道:居于要地(当路),比喻执掌政权的人。除:清理、整理。祠:祠堂。封建制度下同姓族人供奉祖宗或生前有功德的人的房屋。盛:盛大。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第一段:介绍“五人墓”的由来,抒发感慨。首段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关于“五人”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关于“墓碑”呜呼,亦盛矣哉!感慨去:距离。墓:修墓。名词用作动词。有;通假字。通“又”凡:一般的、那些。慷慨得志:指志得意满、官运亨通。疾病:患病。名词用作动词,作状语。已:程度副词,太。欤:语气词,较之“乎、哉”为弱。独:副词,只有,惟独。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第二段:为什么不直接叙述五人之死的经过,却就建墓一事发表评论?明确:以“常人”与“五人”作比,突出了“五人之皦皦”的问题。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对比对比点:死后的影响“何也”引出下文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被:被动句。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既望:正月十六。行/为:行:品行、品德。为:作为、成为。以:表目的的连词。堪:经得起、能忍受。仆:使……倒下。动词的使动用法。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为:是。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私人:党羽、亲信。现多指个人的。古今异义相:动作偏指一方。既:副词,不久。常“既而”连用,用在句首。按:查究、依照……的罪名。者也:表判断语气。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当;面对,对着。意气扬扬:神情昂扬。扬扬:心情愉快或得意。以:相当于“而”,表修饰。颜色:脸色。少:程度副词。稍微。函;用匣子装起来。名词用作动词。为:是。表判断。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周公被逮,士人声义缇骑厉斥,众不能堪吴民痛心,噪而相逐吴臣请示,按诛五人英勇抗暴五人当刑,意气扬扬詈骂中丞,谈笑以死头断悬城,色不少变贤者发金,头与尸和慷慨就义叙“五人之皦皦”缙绅:代指做官的人。易:改变。志:志节。素;向来。闻:这里指的是接受。激昂大义:为大义所激励。蹈:踩、踏。曷;通“何”。卒:最终。非常:不同于一般的。猝:立即。发:发动。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高爵显位:爵位显赫的高官。或:有的人。视:比较。固:到底。是以:因此。赠谥:追赠的谥号。凡:凡是。斯:指示代词,这。固:确实。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令:假使。隶:原指奴隶。这里指像对待奴隶那样。名词作状语。安:怎么。屈:使……屈服;使……跪倒。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明:阐明。形容词用作动词。匹夫:平民。这里指五人。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大阉之乱,缙绅难以不易其志五人则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对比对比点:面对暴政的不同态度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五人: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对比对比点:生与死,生不如死与虽死犹生斯固百世之遇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1905~2019)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李大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郡贤士大夫因重义厚葬五人,富贵之子因轻义而湮没,吴民为伸义而反阉暴动,缇骑因背义而失去民心,五人因激于义挺身赴难,缙绅因弃义而临危变节,魏阉因失义而投缳道路,四方之士因慕义而扼腕拜泣。“义”字在全文中贯穿始终,熠熠生辉。除魏阉祠人心大快埋义士骨大地有幸享尽荣华终难免身名俱灭出身草野竟能与日月齐光中丞匿溷藩臭名跟矢溺相混众人殴缇骑拳头与棍棒共舞铁骨铮铮一试贼子利刃笑语朗朗且让鼠辈猖狂得势轻义贪利失势苟且偷生生前舍生取义身后豪杰仰慕墓中五人:义士、勇士、国士碑上一文:祭文、赞文、檄文舍生而取义(孟子)视死忽如归(曹植)(集句成联)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2、敛赀财以送其行3、亦曷故哉4、忠义暴于朝廷5、独五人之皦皦通假字“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赀”同“资”,资财,钱财。读zī“曷”通“何”暴同曝显露皦同皎明亮的样子1、人皆得以隶使之2、去今墓而葬之3、其疾病而死4、为之声义5、缇骑按剑而前6、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词类活用隶,名词作状语,当作奴隶那样。墓:名词用作动词,修墓。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声:名词用作动词,伸张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抚:名词用作动词,担任巡抚。7、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8、不能容于远近9、抶而仆之10、安能屈豪杰之流远近:形容词用于名词,远近的人;远近的百姓。仆:动词使动用法,使……倒下屈: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记:名词用作动词,作记。哀: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哀惜。11、荣于身后12、尽其天年。13、买五人之脰而函之14、亦以明死生之大荣:名词使动用法,使……得到荣誉。尽:形容词用作动词,享尽。名词用作动词,用木匣子装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3、按诛五人4、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今异义•“行为”是“行”和“为”两个词的连用。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今义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私人: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按:考查,查究。今常用义为:压住,依靠等。当道:当权者,当地的行政长官;今指路中间5、颜色不少变6、视五人之死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8、慷慨得志之徒颜色:面貌、容貌、脸色。今常指由物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视:比较。今看。首领:头,脑袋偏指头代性命,今指集团的领导人。慷慨:意气激昂今指不吝啬有贤大夫发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而又有剪发杜门发其志士之悲哉使人发书至赵王卒与尸合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而卒葬之五万兵难卒一词多义发卒散发,拿出发动发辫抒发送终于士兵死猝仓猝为魏之私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私见张良私自己偏爱偏向私下,偷偷地1、即今傫然在墓者也。2、斯固百世之遇也。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5、故今墓中全乎为五人也6、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句式判断判断句不能容于远近予犹记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1、谁为哀者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3、是以蓼洲周公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之”字提宾被动句宾语前置应为以是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发出者,表被动介词”被“表被动1、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3、忠义暴[于朝廷]4、荣[于身后]5、不能容[于远近]6、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7、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8、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介词结构后置句省略句1断头置城上2投缳道路3激昂大义4扼腕墓道(于)(于)(于)(于)本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有哪些?1.进步性:(1)作者站在反对阉党,支持群众抗暴斗争的政治立场,歌颂了五义士“激于义而死”的斗争精神,同时也看到了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反映、歌颂群众的伟大斗争,这是很可贵的。(2)张溥领导的“复社”,在当时是一个进步的文社。他们提出诗文应该反映时代,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要为政治斗争服务。张溥在创作实践中实现了这一思想,写出了反映现实斗争、内容感人至深的《五人墓碑记》,成为明末古文运动的一面旗帜。文章所体现的文学必须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思想,对后世作文有相当的作用。写作特点: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从全文看,前两部分侧重记叙,第三部分侧重议论。两部分之中,记叙和议论又互有穿插。2、巧妙使用对比。文章多处使用对比,突出五人慷慨就义的英勇事迹和重大意义。如第二段把富贵之子、慷慨之徒与五人对比,突出五人之伟大。3、用简练传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