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高考热点主题素材之•“规则与道义”•(素材+范文),快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层面上的事,也是个人的事,只有全民提高法治素养,人人遵守规则,并以道德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行事,我们才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使公平正义惠及每一个人。•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高考,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在“深化依法治国”的国家纲领的指导下,其目光必然会聚焦“依法治国”。近年的高考作文题对依法治国的考查主要体现在让考生辩证看待规则与道义的关系上,如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作文题“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接电话”涉及情与法的问题,重庆卷作文题“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他妈妈”考查规则与人性的关系;2016年高考全国卷Ⅲ作文题“小羽的创业故事”涉及专利保护,上海卷作文题“评价他人的生活”体现的是个人的道德品行与社会规则的融合与碰撞等。•命题方向•(一)辩证看待“规则与道义”的关系——规则与道义相辅相成。•规则与道义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规则让社会井然有序,道义则让社会充满温情。规则与道义是不可分割的,道义是基石,规则是保证道义存在的强制力。只有规则,人就可能只做规则规定的事情,而不考虑他人,没有人情味;只有道义,人就只能凭借舆论批评、良心谴责来约束越轨者,不能对其实行强有力的制裁,也不能为受害者提供有效的救济,社会就难以和谐有序。•(二)规则呼唤法治意识,道义呼唤规则意识。•规则和道义是人类契约精神的体现,是在平等守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规则的设立,道义的形成,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是为了保护相关的利益。规则和道义是高悬于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以公平而肃穆的目光审视我们的一言一行,裁断我们的一举一动。只有我们守规则、担道义,树立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三)加强公德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坚守道德底线。•近年来,各地越来越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弘扬,公德教育进入千家万户,文明之风吹遍大街小巷。但是,难免还有少数人心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导致我们还会不时看到或听到诸如“老人摔倒没人扶”“路遇不平无人助”等充满负能量的新闻。加强公德教育,提升公民素质,每个人都自觉树立尚德、重德的理念,并付诸实践,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生活才会更加美好。•高分论点•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规则和道义也要与时俱进•坚守道义,离不开遵守规则•莫让人情伤了法治精神•美好的世界理应是道义与规则并存•以创新手段让规则意识深入人心•法理之外,应有道义•好的公德教育在于自负其责•没有法治意识就没有法治国家•夺分论据(素材)名言名句•规则能更好地维护公德•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在富贵面前坚守道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道义与利欲•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勤于利欲,则放肆而日怠。——胡宏•言行举止要以法律和道德为基准•言非法度不出于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杨炯•规则性的社会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未来的社会是规则性的社会,对于规则,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学会尊重规则,自觉遵守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合理运用规则,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改变规则。——辛向阳•生活需要守规矩•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这儿的情形和人间是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马克·吐温•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道德法则能够震撼人心•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信仰与法律•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伯尔曼•热点素材•1、阻拦高铁是一堂规则教育课•1月上旬,一段女子拼命阻拦高铁发车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显示,列车即将发车,一名带着孩子的妇女为等正在检票的丈夫,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任凭工作人员如何劝她上车或下车,她都岿然不动,紧紧抓住车门旁边的扶手。不少网友看完这段视频后,纷纷表示“气炸了”。最后,该女子一家三口都搭上了该列车,但该列车晚点发车。当事女子的行为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铁路公安对其处以2000元罚款,该女子所在单位也对她做出了停职处分。••乍看起来,该女子的撒泼耍横延误的只是事发列车的发车时间,实则不然:列车或航班晚点,极可能引发链式反应,因为轨道或航线资源有限,列车发车或航班起飞时间表都是前后紧密扣合的,一车(机)延误,没准整个线路的调度都得重新安排。•该女子的刁蛮做法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越轨”,她将私人利益置于公共秩序之上,逾越了权利边界,也侵犯了他人权益。兴许涉事女子不知道其阻挠行为的后果之严重,其做法体现的更多的也是市侩心态或悍妇习性与现代秩序的抵牾,并无滋事闹事的恶意。但即便如此,错就是错,无法辩白。•一得•规则的建立健全是一回事,规则向社会各个阶层不断沉淀,直至成为人们坚定而普遍的信仰,则是另一回事。在情急乃至冲动之下,如何做一个遵守规则的人,仍然是很多人的必修课。••2、“电梯劝阻吸烟猝死案”:公正判决最富宣教作用•1月23日,备受关注的郑州“电梯劝阻吸烟猝死案”二审宣判,判决认为劝阻者杨某不存在过错,不承担侵权责任。该案还要从2017年5月份说起。杨某是一名医生,深知二手烟的危害,面对他人在密闭空间抽烟的行为,他会主动劝阻。案发当日,段某与杨某先后进入小区电梯内,因段某在电梯内吸烟,电梯内烟味很浓,出于职业敏感,杨某对段某进行劝阻。二人发生言语争执。段某与杨某走出电梯后,仍有言语争执,随后二人走向物业办公室并被物业工作人员劝阻分开。段某有心脏病史,与杨某分开后心脏病发作猝死。段某家属将杨某告上法院,并要求赔偿40余万元。•当地法院一审判决考虑公平原则,判决杨某补偿段某家属1.5万元。对此判决,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有人直言,如果因为“电梯劝阻吸烟猝死案”的发生,引发“寒蝉效应”,让人们不再敢于维护正义,实是“无法承受之重”。•正直的人不应该受伤,维护正义的人不应该受委屈,这是最为质朴的社会价值观。正是出于对法律精神的信仰,出于对建设美好社会的希冀,“电梯劝阻吸烟猝死案”的二审判决,受到了舆论的普遍点赞;在人们看来,二审法院认为劝阻者不存在过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体现了对于公平正义的维护,是给所有正直的人“撑腰”——以后看到类似事情,大家尽可挺身而出,不再有后顾之忧。•一得•一次公正的判决胜过百次的宣传教育。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其实也是让人们感受社会的美好,进而有信心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3、被救助234次的“穷游驴友”应该救吗?•1月,杭州警方在一处待拆迁房屋中发现一名冻得瑟瑟发抖的小伙子,并在对其进行救助的过程中发现,他两年内被全国各地的救助站救助过234次。该小伙子表示,自己想游遍全国,每到一个地方,没钱了就以“驴友”的名义乞讨,讨不到钱就住桥洞、废弃工地,连饭都吃不起的时候就去救助站。救助站帮他买好回老家的车票并送他上车后,他常在中途下车。至今,他已到过60多个城市。对于这次杭州警方的救助,小伙子表示他还是会中途下车,继续旅行。•很多人认为,与其说他是中了“穷游”的毒,不如说他是懒惯了,将自己的人生追求降低到了动物层面。一个人两年内被救助234次,明摆着是浪费救助资源。•小伙子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碰瓷,在他眼里,自己可以不讲道德甚至违规,但救助方不能不讲人道主义,不能没有责任心。小伙子碰的是政府和民众的顾全大局、担当精神,碰的是政府和民众的责任心、慈善心。•也许在小伙子看来,救助站即使知道他不是真正需要被救助的人,也会因担心不救助他会陷入舆论旋涡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得•故意蹭公共救助资源的“穷游”,空有情怀但到达不了远方。小伙子为了实现游遍全国的梦想,将社会人道主义救助当成自己的“游资”,这样的价值沦陷需要我们警醒与反思。•4、江歌案:杀气腾腾的咪蒙,制造了网络暴力的新高潮•2017年12月20日,留日学生江歌被闺密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杀害一案在日本法院宣判,陈世峰犯恐吓罪和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20年。江歌案虽已结案,但与此案相关的事件仍值得人们反思。•江歌案在国内刚被报道时,拥有千万粉丝的自媒体大号咪蒙,推送了一篇评论性质的文章——《刘鑫江歌案: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咪蒙在文章中称,江歌被害之后,刘鑫和她全家内心没有一丝愧疚,没有一次反思;将刘鑫把江歌妈妈往自己身上揽的行为称作“想强行制造一个和解的画面”。文末,咪蒙号召大家签名支持判陈世峰死刑。此外,文中多次出现浑蛋、人渣等字眼,充满了粗鄙的情绪宣泄。•这篇偏袒一方且带有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主张的文章读来实在“燃”得可怕。在案件细节和真相公之于众之前,咪蒙就下了绝对化、诛心式的定论,这不是一个自媒体大号应有的行为。•杀人偿命,是我们朴素的、传统的价值观,一些国家的法律也在践行着这一价值观。但也要看到,有些国家是没有死刑的,或者死刑并不是那么轻易判决的。到底什么才是公正的审判,最终还是要在法庭上定夺,咪蒙直接在自己影响力巨大的公众号里号召“处死一个人”,令人不寒而栗。•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这个问题或许可以这样回答:除了上帝和法律,没有人可以制裁人性。•一得•介入社会事件、公共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敬畏真相,尊重法律,也应该是每个发言者最起码的自觉,这同样是一种道德。•5、辍学引发“官告民”:新时代的普法良机•2017年11月24日,云南省首例因辍学引发的“官告民”案件在该省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啦井镇新建村公开审理。2017年3月,新建村5名学生辍学回家,经啦井镇政府工作人员和学校老师反复劝说,这5名学生的家长仍然没有送他们返校就读。于是,镇政府将这5名学生的家长告上法庭,要求依法判令学生家长立即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政府为了让几个学生读书而状告家长,看似在多管闲事,实则是责任所在,更是抓住了新时代的普法良机。就像有家长说的那样,“吃上官司才知道,不送娃娃去上学违法”。事实上,别说是这些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们,就是不少城市市民也想当然地认为只有偷盗、抢劫、杀人等才算犯罪,而对《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不以为意。•该案最终由法庭调解,原、被告当场就学生返校时限、共同劝导事宜等达成共识,这起“官告民”诉讼圆满结案。该案凸显了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和政府的高度责任心,也是一种法治精神的体现。•一得•“官告民”是不得已的手段,教育、感化民众才是根本。加大普法教育、强化精神文明,让学法、懂法、守法成为人们的常识,才能让法治理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经典素材••“窝囊”皇帝完颜吴乞买:偷国库也要被追责•金朝开国之初家底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非常节约,曾与群臣定下誓约:国库中的财物,只有打仗时才能动用;如果有人违反此令,不论是谁,都要打二十大棍。这一铁令一直被很好地遵守着,直到完颜阿骨打去世。•他的弟弟完颜吴乞买继位,成为金太宗。起初,完颜吴乞买也是很节约的,房子烂点、衣服破点,这些都可以忍受。但是不久之后的某个夜晚,犯酒瘾的完颜吴乞买偷偷打开国库大门,抓了一把财物,美美地享受了一餐美酒佳肴。••事后,丞相清点国库时发现了此事,赶紧告诉重臣粘罕。粘罕铁面无私,马上在朝上揭发了完颜吴乞买。最后,群臣决定处罚这个奢侈浪费的“昏君”。他们把完颜吴乞买连扶带架请下王座,打了二十大棍。•打完,又把他搀回王座,然后,以粘罕为首的大臣全部跪下请罪。事已至此,完颜吴乞买也无可奈何,只好忍着疼痛将侍从端来的压惊酒喝完,然后恕众臣无罪。•一得•一家有规则一家强,一国有规则一国强,天下有规则天下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被罚,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小村大道让规矩立人前•杭州淳安县有一个古朴的小山村,村子前有溪,后靠山,呈长条状,但让人奇怪的是,这里有一条宽阔的鹅卵石路穿村而过,宽度可供两辆大卡车通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