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酶活性位点非极性口袋的填充对增加结合力和选择性的作用——《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探索酶活性位点的非极性口袋的适当的填充》读书报告姓名:孙芝琪学号:0558061在药物设计学课程的学习中,我了解到药物设计是药物研究开发的中心环节,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先导物的衍生和优化,发现的途径主要有随即或群集的筛选和基于靶点、结构和性质的合理药物设计。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即从配体和靶点的三维结构出发,以分子识别为基础,引导先导物发现走向理性化,能直观地进行合理设计,借助计算机,根据构效关系(SAR)直接设计药物(根据靶点3D结构)和间接设计药物(参考配体理化性质和药效基团模型)。论文《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探索酶活性位点的非极性口袋的适当的填充》利用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的方法研究酶活性位点的非极性口袋的填充。在药物化学中,酶活性位点的非极性口袋的适当的填充对于增加结合力和选择性是很重要的。在药物设计的学习中,我知道了靶点和配基的锁钥理论是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两者之间须形状互补,或通过各自的变构作用以适应对方的构象要求而契合,还需性质互补,如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疏水性相互作用等。此外还有溶剂效应的影响,药物与靶点的协调运动等。这些都反映了靶点对配体的分子识别要求。药物-受体相互作用方式有相互作用力契合,空间形状契合和诱导契合。其中诱导契合是在药物-受体相互作用时,具有柔性或可塑性的受体结合部位受药物的诱导而发生构象的变化,产生可逆的、互补性的契合。药物-受体相互作用力的类型有范德华力,疏水键,氢键,离子键,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和诱导偶极作用等。受体结合部位是受体中含有的与配体发生分子间相互作用而结合的部位。首先对这篇论文的内容概括一下。在对发现有效的酶抑制剂的基于结构的设计方法中,作者在通过占有这些口袋来获得合适的结合亲和力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三环凝血酶抑制剂的氟扫描发现了有利的直角偶极C−F···C=O相互作用。有效率的阳离子-π键互相作用在Xa因子(另一种通过血液阶式凝固器的丝氨酸蛋白酶)的S4口袋形成。从儿茶酚O-转甲基酶(一种基于左旋多巴的治疗帕金森病的靶点)的单到双酶作用物抑制剂的转变,使一个以前从未研究过的疏水口袋开始全面开发。酶活性位点的口袋的构象预排列对得到结合的亲和力是至关重要的。这由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的非甲戊二羟酸途径的两个酶IspE和IspF能证明,这两个酶是抗疟的靶点。破坏进入口袋的过程中的水网络可能造成所有的结合释放在占有时所获得的焓,这在志贺氏菌病的靶点的tRNA鸟嘌呤转糖基酶的研究中已揭示出来了。另一个抗疟靶点plasmepsinII的活性位点的研究显示了合适的非极性空穴的填充原则(原本是为合成的主-客系统而开发的)对酶环境也适用。基于结构的配体设计在先导物一代和最优化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只要大量靶蛋白的结构信息能通过X射线结晶学或核磁共振(NMR)分析。先导物可能活性不强,作用特异性低,也可能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不佳或存在不良作用、毒性较大而无效。先导物的优化是对先导物作结构改造和修饰,以改善药效学和药动学性质,获得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新药结构。X射线晶体学和核磁共振是分子三维结构测定的方法。X射线晶体学是通过对衍射的位置、强度计算,读出原子坐标值,解析结构,得到晶体空间结构。计算机分子模型技术可将上述数学数值和符号转化为高分辨率的分子模型。X射线晶体学测得的是晶体状态下的优势构象。核磁共振技术(NMR)可测定溶液中分子结构优势构象及其动力学性质,得到的三维结构信息更好代表生物环境下的分子,还能研究生物大分子内部动力学的特点,也可测定蛋白质或核酸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构象。基于结构的配体设计的成功与对原子确定的分子识别过程深刻的理解密切相关。靶点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第一步是分子识别。分子识别是指生物分子之间发生的特殊的、专一性的相互作用,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而结合形成复合体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研究人员对合成主-客化学的研究项目从水溶液延伸到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的酶和2小缩氨酸配体的复合体。为了完成这一对于分子识别多维的方法,他们也开始了广泛的数据库开采,包括剑桥结构数据库(CSD)和蛋白质数据库(PDB)。CSD是化学信息库,包含了20多万个结晶的3D结构实验数据及相关数据。PDB是蛋白质数据库,是美国RCSB开发维护的多肽、酶、病毒、碳水化合物和核酸的三维结构数据。个体结合相互作用的本性和它们对总的配位自由焓的贡献在特殊的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同样对基于药效团的最优化有着广泛应用。酶活性位点的非极性次口袋被配体部分适当的占有是在许多先导物最优化项目中获得适当的结合效率的成功关键。这个问题早在以前就是水溶液中环芳受体的主-客研究的中心。在那个工作中,研究人员证明了环芳空穴的芳香或甾体客体的非极性紧络合是以一种来源于在溶剂结合相互反应中的相互作用和有利改变的强热函驱动力(“非典型疏水效应”)为特征的。在课本中,我学习到疏水效应是当分子中烃基链与水接触时,因不能被水溶剂化,界面水分子整齐地排列,导致系统熵值降低,能量增加,产生表面张力。为克服表面张力,疏水基团会收缩、卷曲和结合,将原来规则排布于表面的水分子排挤出,使疏水表面减少,转换出的水分子呈无序态,熵值回升,焓变值减少,从而降低系统能量。这种非极性的烃基链因能量效应和熵效应等热力学作用使疏水基团在水中的相互结合作用称为疏水键。靶点分子的氨基酸残基侧链中的非极性烷基或芳基由于分子内疏水键在空间相互接近,在靶点形成大大小小的疏水区,如疏水口袋。研究发现热函驱动力部分被不利的熵条件补偿。焓-熵补偿几乎在化学和生物识别过程中普遍存在。单凭经验,非极性紧结合更是热函驱动的,但松结合来源于更大的熵驱动力。在后面那种情况中,复合体中结合部分受限的动力活性所造成的熵丢失很小且不减少去溶剂化熵的获得(例如:疏水效应)。客体的大小也有关系:更大的表面积让熵条件变得更有利,因为去溶剂化熵更大。这篇文章分了六个部分来具体描述他们的研究过程,包括①绘制凝血酶活性位点的次口袋的亲氟性和疏氟性的氟扫描;②芳香盒中Xa因子:阳离子-π键互相作用;③儿茶酚O-转甲基酶(COMT):从单酶作用物到双酶作用物抑制活化了一个未经开发的疏水口袋的完全利用;④口袋的预排列决定了其占有能获的结合自由焓:用于类异戊二烯的生物合成的非甲羟二戊酸途径的酶;⑤tRNA-鸟嘌呤转糖基酶:在进入亲脂性口袋的过程中干扰水网络的后果;⑥抗疟靶点PlasmepsinII的副翼口袋的最佳的填充:一个“55%规则”的例子。①绘制凝血酶活性位点的次口袋的亲氟性和疏氟性的氟扫描。酶抑制剂是限制酶催化底物的反应能力的化学物质。很多药物是通过抑制相应的靶酶而使底物浓度增高或代谢产物浓度降低,通过限制酶催化达到症状的改善和治疗目的。他们引入了两种以刚性三环内酰胺(如:(+)-1)和酰亚胺(如:(±)-2)骨架为特征的抑制剂,分别把残基定向三个活性位点的远距离次口袋:S1口袋、D口袋和P口袋。S1口袋的苯基环很好地贴合了平坦的折叠片似的Glu217-Gly216-Trp215骨干。这样的结构是常见的骨干-芳香环相互作用的情况。课本中我已学习到在凝血酶活性位点处还存在两个重要的疏水键合口袋,它们被称为近端键合位点和末梢键合位点,分别为D口袋和P口袋。D口袋通常也称为芳基键合位点,它为血纤维蛋白肽的A序列中P9处的苯丙氨酸所占据。凝血酶的D口袋很大并已经有研究显示它可以容纳大残基,如二环己基甲基或二苯基甲基。三环骨架外的大体积的取代也有利于进入此口袋,产生高度活性配体如(±)-8和(±)-9,它们对凝血酶有着高度的选择性。指向D口袋的芳香和脂肪残基得力于口袋底部Trp215的吲哚环的相互作用。并且由于构象原因,脂肪族残基却更倾向于CH-π相互作用。凝血酶活性位点的狭窄的疏水P口袋是由Tyr60A,Trp60D,His57和Leu99构成,而在胰岛素中并不存在。因此这个口袋的最佳填充不仅提供了更大的结合亲和力,而且提供了相对胰岛素更高的选择性。而酶抑制剂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特异性,即其作用仅限于靶酶或具有高选择性。他们准备了一系列的三环内酰胺抑制剂(±)-19-(±)-27,这些抑制剂有着相似大小的外烷基,烯基和氟烷基团,用来探索在这样一个π电子充裕的环境中有机氟可能带来的好处。研究显示(±)-25的二氟甲基残基指向远距离的Trp60D的π电子充裕的3吲哚环。生物学的结果证实了预期的相对胰岛素极佳的选择性。这个研究证实了,与相似大小的烷基和烯基残基相比,氟烷残基引入排列有芳香环的亲脂性紧口袋不充分增加也不充分减少结合亲和力。因此,有机氟不仅可能用于配体来调节物理化学的和新陈代谢的特性,也可能用于获得结合亲和力和选择性。NH2HNNNOHHOO·HCL(+)-1NH2HNNNOHH·HCL(±)-2OFNH2HNNNOHHOO·HCL(±)-8OONH2HNNNOHH·HCL(±)-9NH2HNNNOHH·HCL(±)-19CHMe2FRH(±)-20CH2Me(±)-21HC=CH2(±)-22(CH2)2Me(±)-23CH2CH=CH2(±)-24CH2F(±)-25CHF2(±)-26CH2CH2F(±)-27CH2CHF2RNH2HNNNOHH·HCL(±)-28R=NMe3+Br-OR(±)-29R=CMe3②芳香盒中Xa因子:阳离子-π键互相作用。是生物配位中最强的驱动力之一。在药物-靶点相互作用力学习中,我学习到阳离子-π键相互作用是电荷转移作用的一种。电荷转移作用通过供体分子的电子从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转移到靶点分子的最低空缺分子轨道,造成电荷的偏离,生成电荷转移复合物。电子供体为含未共享电子对或负电荷的基团,阳离子-π键互相作用中电子接受体为金属离子,作用较强。为了建立凝血酶D口袋Trp215吲哚环的阳离子-π键相互作用,他们准备了含有季铵离子的三环酰亚胺配体(±)-28,和用于调节的含有叔丁基残基的(±)-29。生物化验显示叔丁基取代的抑制剂(±)-29相对于(±)-28形成了更稳定的凝血酶复合物。另一方面,Xa因子(另一种血液阶式凝固器得来的丝氨酸蛋白酶并且是血栓形成疾病治疗的热门靶点)结合鎓离子配体(±)-28强于烷基衍生物(±)-29。(±)-28的X-射线晶体结构显示:鎓离子内含在Xa因子S4口袋的由Phe174,Tyr99和Trp2154侧链组成的芳香盒子中。这个芳香盒子是非常有效的鎓离子结合位点。PDB搜索随后显示生物系统中更多相似的离子结合位点。这样的芳香盒子不可能只能被季铵离子合适地填充。因为盒子的一边是开放的,质子化了的叔胺离子可以结合盒子里的三个烷基残基,而N+-H残基需要更多有效的溶剂化物来和蛋白质的H-结合受体残基直接作用。芳香盒子用大量获得的结合亲和力调节质子化了的叔铵或季铵离子。在他们的探索中,至今还未找到内含在这样的芳香盒子中的质子化了的仲铵离子,估计是因为N+-H残基的去溶剂化的代价太大。沿着这些最初的发现走下去,现在阳离子-π键在Xa因子的S4口袋的相互作用的全面研究正在进行中。③儿茶酚O-转甲基酶(COMT):从单酶作用物到双酶作用物抑制活化了一个未经开发的疏水口袋的完全利用。硝基取代的儿茶酚是潜在的COMT抑制剂。硝基基团长期被认为在活性位点的酶作用物口袋的可逆紧结合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增强了儿茶酚和Mg2+离子的结合,减少了儿茶酚HO基团的亲核性。酶抑制剂的类型可分为可逆性抑制剂和不可逆性抑制剂。可逆性抑制剂与酶以弱的原子间力如范德华力、氢键、离子力和疏水力相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以部分解离回到游离的酶和抑制剂,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可逆的平衡。作者开发了潜在的双酶作用物抑制剂如(-)-30。腺苷和儿茶酚部分的连接物的正确长度和刚性是高结合亲和力的基础。蛋白质的详细检查显示了一个未曾发现的酶表面的疏水口袋,它位于(-)-30硝基基团附近,由COMT的氨基酸残基Trp38,Leu198,Val173和Pro174形成。计算机模拟显示替换(-)-30中NO2基团的合适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