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北京,6,6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1.B屠呦呦发现的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2.(2016·天津,1,6分)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2.B麻黄具有平喘功能,常常用于治疗气喘咳嗽,A正确;醋酸能够与碳酸氢钠反应,降低药效,B错误;C图示标志为放射性标志,对人体伤害较大,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正确;D标志为可回收标志,正确。3.(2016·江苏,3,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3.DSO2用于漂白纸浆是利用其漂白性,A错误;NH4HCO3用作氮肥是因为其中含有氮元素,易被农作物吸收,B错误;Fe2(SO4)3用作净水剂是因为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C错误;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正确。4.(2016·四川,1,6分)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4.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A项错误;硅胶作干燥剂是吸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B项正确;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C项错误;肥皂水显碱性,与蚊虫叮咬处释放的酸发生中和反应,D项错误。5.(2015·北京,6,6分)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转轮排字D.铁的冶炼5.CA选项火药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早期化学使用的经典案例;B选项粮食酿酒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C选项转轮排字的过程中不存在化学变化过程;D选项铁的冶炼过程中涉及将化合态的铁转变为游离态的铁,涉及化学反应。6.(2015·浙江,7,6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6.CA项,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正确;B项,由于水分子间的氢键,水在4℃时密度最大,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正确;C项,纳米银粒子的聚集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项,硝酸和硫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这三个措施都可以减少酸雨产生,正确。7.(2014·新课标Ⅱ,7,6分)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7.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正确;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是由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是由于高锰酸钾溶液将催熟水果的乙烯氧化,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硅胶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品受潮,属于物理变化,铁粉可防止食品氧化,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8.(2014·北京,6,6分)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B.HNO3C.NaOHD.HCl8.B由题中图示可知该试剂可作氧化剂而且具有腐蚀性,结合四种物质只有硝酸符合,选择B。9.(2014·四川,2,6分)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9.A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B错误;次氯酸属于弱电解质,C错误;葡萄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10.(2014·江苏,1,2分)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像,模型如图。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弱电解质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D.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10.AA项,水是一种弱电解质,部分发生电离生成H+和OH-,电离方程式为H2OH++OH-;B项,可燃冰是CH4与H2O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不是可以燃烧的水;C项,O元素有-1价、-2价两种化合价,氢、氧两种元素可以形成H2O和H2O2两种化合物;D项,0℃时液态水可以形成冰,其体积增大,密度变小。11.(2014·重庆,1,6分)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明矾用作净水剂B.液氨用作制冷剂C.氢氟酸刻蚀玻璃D.生石灰作干燥剂11.B明矾在水中发生反应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A项不符合;液氨汽化吸热,属于物理变化,B项符合;氢氟酸刻蚀玻璃,是因为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发生反应SiO2+4HF===SiF4↑+2H2O,C项不符合;CaO与水反应,可作干燥剂,D项不符合。12.(2014·海南,1,2分)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12.CA项,碘酒是指单质碘的酒精溶液,酒精就是乙醇的俗称,正确;B项,84消毒液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所得溶液,其有效成分是NaClO,正确;C项,氢氟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错误;D项,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人体一些不适,免疫能力下降等,因此会造成污染,正确。(2015·海南,1,2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A.明矾净化水B.纯碱去油污C.食醋除水垢D.漂白粉漂白织物解题策略本题以生产生活中的常见实例为载体,考查了各物质的作用原理。【解析】A中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作用,错误;B中纯碱去油污是利用其碱性,错误;C中食醋除水垢是利用其酸性,错误;D中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将色素氧化成无色物质,正确。【答案】D这类题目的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在具体的命题过程中经常与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相联系,内容常常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环境问题(1)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2)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石油和煤的燃烧。(3)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汽车尾气)。(4)臭氧层的破坏与危害:氮氧化物、氟氯代烷(如氟利昂)能作为催化剂使臭氧分解,从而破坏臭氧层。(5)白色污染:废弃的难降解的塑料造成的污染。(6)水体污染:关注含磷洗衣粉的使用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7)细颗粒物(PM2.5):PM2.5能够随着呼吸进入人的肺部,所以又称为可入肺颗粒物。2.生活中的化学(1)明矾净水:明矾电离出的A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沉降净水。(2)常用饮用水消毒剂:Cl2、ClO2、漂白粉、NaClO(84消毒液)。(3)漂白剂:漂白粉、漂白液(主要成分NaClO)、SO2、H2O2、Na2O2、O3。(4)加碘食盐:一般添加KIO3(性质较稳定,味感比KI好)。3.能源问题(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新型能源:太阳能、核能、潮汐能、沼气、乙醇汽油等。(3)一次能源:指自然界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一次能源。(4)二次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如氢气、电力、水煤气等为二次能源。4.材料问题(1)棉、麻属于纤维素,是多糖,只含有C、H、O三种元素。(2)丝、毛属于蛋白质,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3)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化学纤维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人造纤维是将天然的纤维素经过加工后得到的产品;合成纤维是以石油为原料经过合成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组成元素有C、H、O、N、S等。棉、麻、丝、毛属于天然纤维,人造棉、人造丝、锦纶、腈纶属于化学纤维,其中人造棉、人造丝又属于人造纤维,而锦纶、腈纶属于合成纤维。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其中含碳量高于99%的称石墨纤维。(4)塑料和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橡胶制品因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被氧化而老化。(5)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导光性,而不是导电性。(6)合金材料: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例如硬铝(含镁、铝,应用于飞机制造业)、碳素钢(含铁和碳)、不锈钢(在碳素钢中加入镍、铬)等。(7)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陶瓷、玻璃、无机非金属涂层等。这类材料一般耐高温、硬度大、抗腐蚀,有些材料还有独特的光电特性。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8)复合材料: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经特殊加工而制成的材料,如玻璃钢。学科素养的形成一般来说集中复习效果不佳,需要平时的点滴积累,可以建立素养积累本,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遇到一点积累一点,积少成多。(2015·重庆,1,6分)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粘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解题策略本题以历史上的发明创造为载体,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解析】胆矾化学式为CuSO4·5H2O,由CuSO4·5H2O―→Cu,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由Fe2O3―→Fe,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制陶瓷的原料是粘土,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硅酸盐产品;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改变物质的外形,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答案】D这类题目属于典型概念题。对于概念题,必须搞清楚相关或相似概念的异同点,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掌握。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考试大纲有明确的要求,复习化学变化时,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掌握: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所以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都属于化学变化,如3O22O3。2.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仅有化学键的破坏,没有化学键的形成不是化学变化。如NaCl固体熔化,仅有化学键的断裂,没有新化学键的形成,所以是物理变化。3.化学变化中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金属受热发光。4.原子的裂变、聚变虽有新物质生成,但它不属于中学化学意义上的化学变化。因为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科学,而核裂变、核聚变研究的是原子内部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所以不是化学变化,如18O→16O。(2013·四川,2,6分)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解题策略本题采用“一题(题目)多点(知识点)”的方式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这种题型的特点是极大地提高了高考题的覆盖面,每一个选项都会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