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与建安风骨以下对联说的是谁?•上联:三国三曹三父子•下联:一歌一赋一诗书•横批:建安风骨解析•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开创“建安文学”新风,史称“建安风骨”。•其代表作品:•一歌指《短歌行》(曹操)•一赋指《洛神赋》(曹植);•一诗指《七步诗》(曹植);•一书指《与吴质书》(曹丕)宣州谢朓tiǎo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建安风骨•东汉末年有一大批文学家,他们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主要代表作家主要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蔡琰(蔡文姬)。建安风骨内容上:1、反映现实,抒写怀抱。汉末,三国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建安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动乱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痛苦,描绘出一幅幅满目疮痍、凄凉残破的乱世灾难图。•2、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壮志和理想。风格上:抒情直接,慷慨悲凉,雄健深沉曹操简介姓名:曹操字:孟德性别:男尊称:大魏武皇帝地位:汉朝丞相。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小名:阿瞒、吉利2、诗歌的主要内容:(1)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如《蒿里行》、《苦寒行》、《薤露行》、《却东西门行》。•《蒿里行》反映了初平之年关东州群起兵讨伐董卓,便令会师之后,他们各怀异心,观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马为争夺权势相互火并、自相残杀。军阀长期混战、造成百姓惨死、抛骨露尸于野的衰败景象。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并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明。因此,后人称《蒿里行》为“诗史”、“汉末实录”。(2)表现政治理想,抒发雄心壮志。如:《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表现了老当益壮的志士胸怀•“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写登临碣石山,眺望大海之所见所想,气魄宏大、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豪迈情怀。(3)抒写年命之悲和幻想长生的游仙诗。如:《秋胡行》、。《秋胡行》云:“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到昆仑,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反映了诗人矛盾复杂的心境。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qiāng)。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①庙号: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②谥号:又称谥。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姓名:曹丕(曹操次子)字:子恒性别:男地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庙号①:(魏)世祖谥号②:魏文帝三弟:曹植曹丕简介性格:善谋多诈兴趣:击剑,文学特长:骑射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二十二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世子。曹操逝世后,立刻逼迫汉献帝禅位,改国号大魏,自立为皇帝。改元黄初,将都城由许昌(原许县)迁至洛阳。他政治上的才能卓越。然而在军事才华上远不如自己的父亲曹操,各方面才能也比不上孙权。他曾三次亲自统军率数十万大军、水师伐东吴、蜀汉,皆大败而还。他是三国中第一个称帝的君主,后刘备伐吴时,孙权假意向魏国称藩,曹丕大喜,没有同时联合蜀汉攻吴国。错过了一次统一全国的时机。刘备被孙权打败,孙权随之与曹丕反目。曹丕大怒才起兵伐吴国,结果被孙权的大将徐盛火攻击败。回洛阳后,曹丕大病不起,临终托付曹睿于曹真、司马懿等人,终年四十岁。历史评价陈寿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二)诗歌1.内容•曹丕诗现存约40首,可分三类:纪事抒情、游宴、游子行役与思妇别愁。•《燕歌行》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成熟的七言古诗,抒写思妇之情,音节和婉,修辞精美,如:“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qióng)茕守空房,《典论.论文》节选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所以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这是惧怕时间已经流逝过去罢了。多数人都不愿努力,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迫,富贵的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一样变迁老死,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曹植简介姓名:曹植(曹操三子)字:子建性别:男老爸:曹操二哥:曹丕作品:《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七哀诗》,是一种中国传统诗歌体裁,起自汉末,以反映战乱、瘟疫、死亡、离别、失意等为主要内容。(二)诗歌•曹植的生活和和创作,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才华横溢,受曹操宠爱;乐观自信,为人不羁,积极奋进,要求建功立业,所以前期诗歌主要抒写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后期受曹丕、曹睿父子迫害,名为藩王,实近囚徒,抑郁忧惧,由于生活境遇的变化,他后期的诗多抒写被压抑的悲愤不平之情。1.思想内容(1)抒写理想怀抱,追求建功立业。如:《白马篇》《白马篇》塑造了一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壮士形象,充满着豪壮的乐观精神,这是诗人的形象写照。(2)抒写被压抑的悲愤不平。如:《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叙写了自己所遭受的迫害,抒发他和曹彪分别时的骨肉之情。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3)反映社会乱离。如《送应氏》、《泰山梁甫行》前期诗作《送应氏》,借送别真实地描写了在洛阳所见景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表现了诗人对战乱的无限感慨。(4)闺怨诗和游仙诗,如《七哀诗》《七哀诗》抒写女子的相思与隐忧,其间寓有自己遭忌被弃的感慨。杂诗南国①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②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③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④岁将暮,荣耀难久恃。本诗以美女佳人为寄托,间接地、象征式地抒写其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抱负不得施展的悲哀。1、香草:芙蓉、薜荔、江离、申椒、梅、兰、菊2、美人:(1)作者以幽怨美人之形象,叙述着臣妾对君王、臣民对家国的政治寄托.“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2)人生理想的追求,才能的自我肯定和自信.(3)叹息时光流逝、人生苦短,才能得不到展示,志向不能实现美人迟暮的苦闷.美人芳草《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的这首乐府诗,是以对美人的思念折射自己理想追求的失落和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