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的形与神-----以《动人的北平》为例河北定州中学曹瀚允“形”与“神”是散文的基本元素。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散文中的形与神各指什么?2.两者是怎样的关系?即散文是如何做到我们所常说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就好比一个人的形体,相貌等外部特征,能使我们一目了然。•选材内容广博,行文方式多样是散文的基本特征之一•选材散文材料丰富多彩,疏密有致。从材料来看,无论景、事、物、人,无论整体与局部、大与小,都可以收入笔端。•行文方式散文手法多样,结构灵活。现代散文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收放自如,注意照应,结构自由而严谨。•散文的神••“神”是指“中心明确,紧凑集中”,这确实是带有那个时代烙印的一种简单化表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发展,我们对散文之“神”的认识应该更包容、更开放。“形”是外在的形式,“神”是内在的本质。“神”就是散文的“精气神”,既是指贯穿散文主题和情感脉络,也是指灌注于全篇的神情、意蕴、气韵、理趣、性情等,属于更高层次的审美理想。•。“神”是散文的灵魂,是散文无处不在的精神气息,纵横跌宕在景观或物象中,一团氤氲地弥漫在字里行间。宋代散文大家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把抒情、状物、写景、说理、叙事等多种成分杂糅起来,以胸中的真实感受为主,展开联想和想象,放得开、收得拢,文章结构似乎松散,但却于漫不经心中贯穿了意脉,气韵生动,摇曳多姿。•总之,在现代散文里,“神”是“形”的统帅,“形”是“神”的具体化。形神兼备,形散神聚,正是现代散文艺术魅力的体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阅读赏析《动人的北平》这一散文。在具体的实例中体会散文的形与神。◆关于林语堂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散文家、小说家、学者。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故土和西方文化新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林语堂与幽默•第一个将“humor”翻译为“幽默”,曾因易被误解为“幽静”备受争议。•运用幽默手法反帝反封建•自20世纪20年代起,林语堂和中国新文学运动旗手鲁迅一起,运用幽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斗争,在初中中探索幽默理论,并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而林语堂本人也被称为“幽默大师”。•网络流传的一句话•2008年9月以后网络广为流传这么一句号称是林语堂的话:“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这段话因其对中国封建思想遗毒犀利而精准的批评迅速流行。•这段话确实出自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并且是原话•林语堂的闲谈散文•林语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结构大多很随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的气息。这是属于林语堂自己的气息。它以真情和独见,构成了林语堂的“个人笔调”。•林语堂的自由写作态度与梁实秋恰好相反。作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得不止,这是苏东坡的话,林语堂衷心认同。梁实秋则以为此是“才人高致,非常人所能企及”。又说,徐志摩为文,尝自谓跑野马,属于“下笔不能自休”一类,虽然才华横溢,究非文章正格。林语堂要作文如谈话,梁实秋要谈话如作文。梁实秋甚至认为谈话也要严谨,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他批评道:“写文章肯用心的人就不太多,谈话而知剪裁的人就更少了。”谈话也要剪裁,在林语堂听来简直不可思议。所以林语堂是主张打破桎•梏而无遗的表现主义者克罗齐(BenedettoCroce)的信徒,梁实秋是新人文主义者白璧德(IrvingBabbit)的信徒。•老北京胡同•老•北•京•叫•卖•北京旧式四合院•洋房下的黄包车夫文中多次提到的北京西山•北京西山•“三海”之北海•三海之中南海•故宫•颐和园•本文写的是作者眼中的北平,既描写了当时北平自然的、文化的和生活的各种景象。•第一段:以“一个魁梧的老人”喻之,总体上写北平的特点,作者以“品格”名之:“老成”“豪爽”“宽大”“包容”。与这些“品格”相配的是它的“魁梧”的形象。如果说本文在结构上采用总—分的形式,那么这一段就是全文的一个总起。•第二到五段:集中表达这两种特点:新与旧、雅与俗相杂共容,体现“包容”;“一株古木老树”之喻,体现“老成”。也就是说这几段恰当地表现北平“老成”和“包容”的特点神•(1)“古老的北平是魁梧的老人”•它既有老人的老成,又有:“魁梧”之下的豪爽宽大,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老北平的赞美,喜爱与惊叹,他觉得老北平是商品格的“人”•(2)“现代与过去,丑陋与美丽,年轻与苍老,并行不悖,相处的那么融洽,谁去里那回事”•不同形态的展现和作者情感的直接流露与反诘,让北平的包容与豪爽蕴含其中。作者的喜爱与惊叹在文字之中也明晰可见!•第六段到文章末尾:文章从多个方面展现北平古都的形象和性格。描写的方面有:宫殿亭园楼榭湖水、街市、院落住家、杂色人等、建城布局、紫禁城、道路、市民生活、休闲方式等。•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虽然说“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一个人怎敢说他了解北平呢”,仿佛北平是难以整体全面地观照和描写的,但是他仍然试图写出北平的立体全景,其中不光有物化的、静态的景象,更有活动的、流动的市民生活景象,还有深远的历史景象。一般来说整体全面地写一个地方,难免流于抽象概括,而本文则处处是具体可感的画面,尽管这些画面都“浮光掠影”闪过,但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具体生动描写和抽象概括正是文学和非文学的差异所在。•例:“千年古都北平,在气质上算是包容之最了”•每一个生活在老北平的居民,就像生活在一株莫大的老树上的昆虫,包容着,也被包容着。北平的包容与广博体现在一条条胡同里,一座座建筑上,一个个平凡人的身上,一件件平凡的事里。驼背的老人,可爱的老画······五彩缤纷,五味陈咋,影影绰绰。一个你永远也理不清想不透的北平的包容。7—10段•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一个饮食家的乐园,是贫富共居的地方,是采购者的天堂。•运用比拟的手法,通过写多样的人和新旧色彩突出了北平的多样性和包旧纳新的特性,北平的动人之处就在其中。以形写神,使其更具典雅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北平的喜爱与赞叹。11—14段•北平是理想的居住城市:北平的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内涵丰富;他宏伟庄严,紫禁城是古代帝王的住所;北平的布局寄托着人们对北平的美好祝愿。•这些正源于北平的动人,它的包容性。作者以北平是理想的城市来描写,从而进一步抒发了对北平的喜爱,及对北平的深厚感情。体现出散文的“神”。15—18段•作者借助北平人的闲适恬淡的社会生活表现出北平是一座平民化的城市,充满了生活气息。雅适高伟的皇家宫殿彰显威严,与平民住房的搭配使北平显得宽阔;繁华街衢的安详热闹的生活,使北平舒适可爱;没有学术爱好之分,衣服尊贵破旧之别,使北平的包容彰显的淋漓尽致,给人以自由轻松的感受······•作者将北平生活描写得如此细腻生动,表达了他对北平的热爱,对老北平自由安详,恬淡生活的追求。19—22段•向人讨钱的裸体儿童,圆明园古迹,颐和园沿途美丽的景象也是北平的动人之处,写出了北平城中快乐、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展示了北平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运用白描的手法展开了下文对人力车夫这一典型人物形象的描写,表现出老北平人的坦然乐观、脚踏实地,待人友善的态度。展示了北平的动人之处,也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热爱,和对北平深厚的感情,表现出了这一散文的“神”。本文写的是作者眼中的北平,既描写了当时北平种种自然的、文化的和生活的各种景象,又写出了北平的独特“性格”和它的“动人”之处,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在行文方式上,作者写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是“一个珠玉之城”,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它“清静”“有多样性”,有“旧的与新的色彩”……作者像一位丹青妙手,运用多个喻体,具体描绘出北平丰富多彩的“形”。作者从全方位来写北平,材料看似驳杂零散,为什么不显得杂乱无章呢?原来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北平是有其性格的,那就是“老成”“豪爽”“舒适”“平易宽大”“包容”。•作者始终用“性格”这根红线贯穿这些丰富而散乱的材料,使得全文浑然一体,天衣无缝。从全文来看,文章有一种自然流露的故都意识、平民意识,流露出作者对北平深沉的爱。这种情感始终贯穿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形”再散乱,只要有了“神”的串联,就会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正如一个放飞风筝的高手一样,只要将线紧紧地攥在手里,线愈长,风筝便愈高,独步天空,阅尽人间春色。老北京的胡同趣事据《北京胡同志》介绍,胡同,是城市中一种狭长的通道。它是由两排院落墙体、宅门或倒座房、后罩房的屋墙连成的两线建筑物构成的。在两排宅第之间,胡同形成了一条隔离空间带,便于宅院的通风、采光和居民出入。北京胡同记载了元朝以来北京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仁义胡同的来源,就和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有关。相传明代时,两位大臣是邻居,只一墙相隔。一次大雨泡倒院墙,在重修时,两家因墙基发生争执,倪家说金家多占墙基,金家说倪家多占墙基。两家分别给在外做官的老爷写信,要他们出面干预。时间不长,两家分别接到回信,信的内容都是:“百里捎书为堵墙,让出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见到信后,两家人十分惭愧,因此在修墙时分别让出一墙的墙基,形成一条约5尺宽的胡同,百姓管这条胡同叫仁义胡同。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院落宁静的四合院人们开始了胡同里的生活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斑驳、宁静的夏天抑或金黄的秋天自古至今少有改变•北京有许多明清建筑,•它们躲过了英法联军•躲过了八国联军,•经过了抗日战争,•见证了解放战争,•甚至文革都挺了过来•但是•它们却躲不过拆迁我们难以绝对地说这种改变是对是错但灰色的天空代替了灰色的瓦片,却总给人一种无助的怅然,北京胡同、四合院还在,但它们都与昔日的三峡一样,成为了正在消逝的历史,历史,需要前进,或许,也需要凭吊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