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讲义辩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历史文选讲义《中国历史文选》教学大纲(一)课程设置《中国历史文选》是高等院校历史系开设的一门工具性专业基础课。不同专业方向,开设的课时数不等,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共两个学期,每周4/3学时。(二)目的要求《中国历史文选》课的开设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能力,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奠定一个基础。这就要求本课程在保证文选教学这一主体内容的前提下,辅之以相应的文献和读史常识,以加深学生对我国文献典籍的全面了解,并提高阅读能力,掌握历史研究的一般方法。(1)要籍部分:要求学生了解文献典籍的发展概况,对每一部书要掌握作者简历、成书年代、史料来源、编纂体例、主要内容、史料价值、版本、注本以及相关参考书等。(2)文选部分:通过各类典型历史文选的讲授,要求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古汉语理性知识,能够阅读通用的古代文献典籍,并能具体感知各类文献典籍的体例、叙事、取材及编纂特点。讲授以字、词、句为主,可适当串讲,但要防止以串代替字、词、句的落实,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词汇,要求学生掌握1000左右的基本词汇,能够理解古汉语常用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以及语法活用,其中200左右的重点词,要达到熟练的程度。(三)教学原则方法(1)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培养爱国主义思想。(2)循序渐进教学。(3)合理容量的多层次教学。(4)强化实践教学。(四)学时比例在一学年的教学中,要籍介绍可占总学时的30%,文章选讲是主体内容,占总学时的70%。练习实践安排在课外进行,时间比例一般为教学时数的一比一。绪论(一)历史与历史书籍何谓历史?一提起这个概念,我们马上会想到遥远的过去,不错,过去的一切都属于历史的范畴,但是为什么不把过去了一切称之为诸如“陈迹”、“往事”、“过去”,而用了这么一个专有名称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从构成这个名词的每个字出发。“史”,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为“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可见史在古代指保管图籍并记录朝廷或帝王言行的史官。《说文解字》释“历”为“过也,一曰经历。”从字形上看,从“双禾”,古代以农业为主,常以“禾”作为纪年的标志,“禾”一熟为一年,双禾表示多年。“历”“史”二字合成一词,表示变为陈迹的事情,即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记录。可见用“历史”一词记录陈迹往事是古代人们劳动实践的结果。今天人们所使用“历史”一词,往往包含两种含义:一方面历史指的事件,即历史过程本身;另一方面指的是历史学。而后者往往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人类对历史活动过程和规律的揭示和反思。2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翻开了人类历史的篇章。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对已经过去的社会及其社会生活状况有所了解,主要是通过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所遗留的痕迹即史料。史料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历史遗存与遗物(遗址、墓葬、文物);一是文字记录(图籍、档案、文书等);一是口碑资料(风俗传说、口述、录音等)。其中以文献记录(历史书籍)为主。把反映过去自然变化和社会变化的总记录称之为历史书籍(或历史文献,“文”指典籍、文字。“献”指古代耆旧先贤的见闻、言论及他们所熟习的各种礼仪,也包括耆旧先贤的事迹经历。“文献”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历史书籍的产生与文字和历法密切相关,有了文字才有了记录材料手段和条件;有了历法才能准确地推算时间,因此历史性质的记录必须有时间因素。根据目前已知的材料证明,我国最迟在夏代已经具备了产生记录历史文献的必要条件(至此时,文字、历法已经成熟)。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记载是在殷墟发现的“卜辞”,它保存了商朝统治者对国政大事乃至日常生活的占卜,从严格意义上讲,它还算不上完整的书籍。今天看到的最古老的文献著作为《尚书》,但它十分零散。春秋时期由于社会剧变,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各家都纷纷著书立说,出现了学术思想的空前活跃,促进了我国历史典籍编定的发展。尽管如此但在纸发明前书籍的流传十分有限,等到纸发明之后,这就给书籍的传抄提供了方便,后来印刷术的发明更促进了典籍事业的发展。唐朝以后,不仅政府设史馆对前朝和本朝的史事进行编定和撰述,而且私家撰写史书蔚然成风,或是期求从总结历史中寻找治世之道;或是从撰写史书中给官场施意寻找慰籍。正是这样由于政府的倡导,也由于文人墨士的努力,我国古代的历史沿革在著述中得以保存下来,著述之丰为世界各民族所罕见,据赵振铎先生统计,我国古代图书有八万多种。这些图书不仅记录了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而且记录了民俗,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记述为人们了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便利条件。(二)、《中国历史文选》的主要内容和开设目的1.《中国历史文选》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典籍文化十分丰富,人们往往用浩若烟海、汗牛充栋形容它。自西汉至清朝的两千年间,出版各种书籍达181700多部2367000卷(《出版业务》1989.4)仅二十四史就有3259卷4000多万字,除正史外,尚有编年、经书、子书、文集等等,这些书籍或多或少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泛滥无归,终无所得”。有鉴于此,《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只能择其要者介绍给同学们,并通过具体文章对它加以感知,进而能找到一些治史的门径。这门课的主要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中国史学史常识(2)历史文献学常识(3)要籍介绍(4)文章选读2.《中国历史文选》的开设目的(1)了解史学史、文献学的基本常识。(2)掌握重要史书。(3)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运用能力。(三)授课方式及学习方法1.授课方式(1)课堂讲授(2)课堂练习(3)课外作业、实习参观2.学习方法由于本课程不同于其它的通史课,内容多,信息量大,有时候还显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同学们花大气力、下苦功夫认真去对待。要籍知识要牢记,文选部分要从字、词、句、译、用等方面去掌握。(四)参考书目31.柴德赓着《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2.张舜徽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解题》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3.杜泽逊着《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2001年版4.纪传体、编年体各选读一部5.《辞海》/《辞源》/《康熙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中国历史纪年》荣孟源编三联书店1956年第一编考古文献一、甲骨文(1)甲骨文的发现:河南安阳小屯村/光绪二十五年(1899)/王懿荣(2)甲骨文的刻写:(3)占卜的方法:(4)甲骨文的特点:方笔、瘦笔;未定型,书写不一;合文多,一字异形(文字多象形、会意、形声、假借)(5)殷商甲骨文的著录与研究:A刘鹗《铁云藏龟》(1903)B孙诒让《契文举例》(1904)C罗振玉《殷墟书契》、《后编》、《殷墟书契菁华》、《续编》(1913至1916)D王国维《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E郭沫若《卜辞通纂》、《殷契粹编》F郭沫若主编,胡厚宣任总编辑《甲骨文合集》(6)有关甲骨文的工具书:孙海波《甲骨文编》、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二、金文(1)金和金文:“书于书帛,镂于金石”(《墨子》)/“六分起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起金而锡居其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起金而锡居其一,谓之戈戢之齐;三分起金而锡居其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起金而锡居其二,谓之削刃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周礼考工记》)(2)商西周春秋战国青铜器概述:(3)青铜器的大致分类:A农具和工具(耒、耜、铲、镢、锸、锄、镰、斧等);B兵器;C车马器;D青铜礼器。(4)青铜器的铭文:商代铭文一般比较简单,多为族徽或庙号,末期开始出现较长的记事性铭文,如小臣俞犀尊,其书体特点笔道刚劲有力,形体丰腴,首尾出锋,间用肥笔,波磔明显,称之为波磔体。当然也有形体瘦劲,笔划挺直不露锋芒的。西周早期铭文尚无规范统一格式,穆王以后,册命渐多,书史若有定格;西周中晚期,铭文布局基本程序化了。西周最突出的特点是铭文很长,晚期的毛公鼎,铭文多达499字。是目前发现最长的。铭文记载内容丰富,记有重大事件者如利簋、史墙盘等。西周提倡礼治,这在铭文中也有反映,所谓“礼”,是周人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的综合概念。其书体在早期有商代的特点,中后期的铭文,笔道均匀,首尾如一,不露锋芒,称之为“玉着体”。春秋时期铭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长篇铭文大为减少,而且一般不具备西周时期抿跟的史书性质,出现了大量的媵嫁器铭文,器物以盘、匜、鉴为主。如1955年在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的吴王光鉴,记载其三女儿嫁到蔡国,其书体笔划纤秀,渐开草纂之端。另外春秋末年还出现了以鸟兽虫为装饰的美术字,称之为“鸟虫书”,奇诡多变,极其难认,这种书体一直流行到战国初期。春秋晚期还出现了错金篆书,文字圆润秀劲,端庄辉煌,极其精美。战国中后期,铭刻转到“物勒其名,以考其诚”的作用上去了。三、简牍文书与敦煌文书(略)四、文章选读(1)武丁卜辞二则(2)大盂鼎铭(3)利簋4五、思考题1.么说甲骨文、金文具有史料价值?2.甲骨文、金文的文字特点。3.甲骨卜辞的结构特点。4.《武丁卜辞二则》、《大盂鼎铭》、《利簋》参考文献:1.《殷周青铜器通论》容庚、张维持著科学出版社1958年2.《西周铜器断代》陈梦家《考古学报》9——14期(1955.12——1956.12)3.《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郭沫若科学出版社1956年4.《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郭沫若科学出版社1961年5.《简牍学研究》(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6.《敦煌文书与唐史研究》刘进宝著台湾叶文出版社2000年7.《敦煌历史文化》刘进宝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8.《敦煌学十八讲》荣新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二编纪传体史书一、纪传体概述中国纪传体史籍,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着《史记》。所谓纪传体,既由纪、传(世家)、表、志(书)组成,以记载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史记》问世之前,古籍中已有纪、传、表、志等体裁,如《禹本纪》、《世家》、《列传》、《穆天子传》、《周谱》、《帝王诸侯世谱》、《世本》等。但这些古籍均一书一体,且组织不够缜密。司马迁汲取古书体裁的优点,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体相互配合,构成了较为严密的体系,创立了纪传体。东汉班固撰《汉书》,断代为史,将世家改为列传,改书为志,遂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范例。纪传体的优点在于融五体之长为一体,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记事“显隐必该,洪纤靡失。”(刘知己《史通二体》)正如清代赵翼评价《史记》所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诸侯,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廿二史札记》)纪传体的缺点在于它以人物为中心。因而记事时,“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刘知己《史通二体》)而且在记述人物时,以类相从,不以时为序,不便读者了解大背景和前因后果。这也是史籍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与纪传体并存的基本原因。纪传体史籍的主体为“正史”。所谓“正史”,指历朝政府认为“义以配经”,“悬诸令典”,所规定的25部(亦说26部)纪传体史书。“正史”之名始于[梁]阮孝绪的《正史削繁》。正史集结的过程为:自《史记》、《汉书》创立纪传体,魏晋以来,编着史书者甚多,惟有《史记》、《汉书》和《东观汉纪》三书最受重视,后来《后汉书》代替了《东观汉纪》,“三史”之名在唐以前甚为流行,唐朝科举设有三史科。唐初修撰《隋书经籍志》,第一次将“正史”列为史部子目,列《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为正史,后称为“前四史”;唐朝中期增《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九部史书,合称“十三史”;宋时增《新唐书》、《新五代史》、《南史》、《北史》,十七史之名在宋代很通行;明朝又将宋、辽、金、元列为正史,合称“二十一史”;清乾隆时,又将《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列为正史,合称为“二十四史”;民国九年(1920)《新元史》撰成,次年民国政府明令将其列为正史,合称“二十五史”。后上海开明书店合刊廿五史,就指这25部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