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解析:此诗写于李白离开长安到达金陵(今南京)时。李白一直心系朝廷,希望能真正现用于世,但在长安,他目睹了朝廷的日渐衰败,奸邪小人充斥庙堂之上,内心务必愤懑。来到金陵登上凤凰台,他吊古伤时,由六朝繁华一去不复还,想到大唐国运中衰,自己空怀壮志却报国无门,于是悲不可遏,发出深沉的感叹。关于凤凰台凤凰台之名,最早见于南朝刘宋文帝元嘉年间.据载,刘宋元嘉十四年,有头小足高、五颜六色、叫声悦耳,状如孔雀的大鸟三只,飞到秣陵(今南京市)永昌里,栖李树而鸣。群鸟随之,比翼而飞,人以为凤凰。扬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乃改永昌里为凤凰里,并于附近保宁寺后山筑台建楼纪之,台为凤凰台,山名凤台山,保宁寺为凤游寺,街名来凤街。唐代安史之乱,迫使玄宗迁蜀避难,太子即位于宁夏灵武,李白也因永王璘事件流放夜郎。白心雄万夫,欲大有作为,惟不得重用。眼见江山陵夷,感慨国难未已,因怀古而动怀君之思,惟自伤谗废,望帝乡而不见,乃触境而生。写作背景本诗摹仿崔颢《黄鹤楼》起联泛写凤凰台来历,引出怀古之思;颔颈两联,就凤凰台具写台外景观;三四句寓今昔之感;五六句状山水之阔,寄身世之慨与君国之思。层层写来,次序井然。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心潮澎湃,即刻诗性大发。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心头”。尽管如此,李白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也没有忘记《黄鹤楼》这首诗。后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用崔颢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诗的第一句点题:“凤凰台上凤凰游”,很自然地将凤凰台的得名点了出来,起句自然飘逸。而接着的一句,却感慨无限:“凤去台空江自流”!一个“自”字,道出了多少历史兴亡的喟叹。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这里的“凤凰”,一语双关,既点明了凤凰台的由来,又有人世的沧桑蕴含其中,韵致高逸,寄慨遥深,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颔联: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大帝,风流倜傥的六朝人物,以及众多的统治者,他们都已经被埋入坟墓,成为历史的陈迹;就连那巍峨的宫殿如今也已经荒芜破败,一片断壁残垣。“吴宫花草”,表现昔日吴王苑囿的似锦繁华和如今的湮没幽径。“晋代衣冠”,是表现当年东晋的豪门权贵,是何等的荣耀,如今他们的孤冢却散落在荒烟蔓草之中。这一联含蕴着李白独特的历史感喟,浸透了无限的凄凉。•指东晋时王、谢等显贵世家。•王谢:六朝时代王氏、谢氏的并称。后以王谢为高门氏族的代称。•晋代原都长安,永嘉大乱之后南渡,晋元帝时改都金陵。唐代原都长安,因为安史之乱,迫使太子即位于灵武,同属偏安政权,便有倾覆之忧。晋代衣冠心情:吊古而伤今→登台想象吴宫繁华景象,晋代显贵风流事迹,如今隐于幽径,成为古丘。→吊古→因思一朝既衰,便被取代,大唐盛世已成过往,唐室岌岌可危,遂发忧叹。→伤今作法:前后对比,表现人事已非的今昔之感吴宫花草:美盛景物←→幽径:凄凉景致晋代衣冠:美盛人事←→古邱:凄凉景致→人事已非,而江山如故,所以往下笔锋一转,由古转今,接着描台上所见的实景:三山和二水。三山半落青天外,远处三山的峰峦,若隐若现地耸立在青天之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秦淮河的两道水流,中间就从白鹭洲区隔开来。半落:若隐若现地耸立(或半壁江山的失落)。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南岸,因有三峰相连而得名。白鹭洲:在今南京市区西三里,因常有白鹭聚集而得名。《景定建康志》载:“其山积石森郁,滨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号三山”。陆游的《入蜀记》载:“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则距金陵才五十余里。”“杳杳有无中”,恰好笺注说明了“三山半落”那若隐若现的景象描写。尤其是那江中的“白鹭洲”,横亘于金陵西长江里,竟把长江分割成两道,于是,自然力的巨大、恢阔,赋予人以强健的气势,宽广的胸怀,也把人从历史的遐想中拉回现实,重新感受大自然的永恒无限。颈联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颈联写山水之阔,却若有寓意:三山半落青天外→写云雾笼罩着三山,彷佛国君被群小包围而不得见;二水中分白鹭洲→写白鹭洲所中分的二水,暗喻君臣被奸邪所离间,不得相见。站在台上,看到金陵所见的三山二水,而极目西眺,长安终不可见,故引出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会掩蔽了太阳,长安不见使人愁。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浮云能蔽日:诗词中常以浮云指小人,以白日喻君主。长安:借指朝廷。总为浮云能蔽日:指奸邪之小人,围绕于君王四周进谗,使忠臣无由进言。此如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李林甫等,荒废朝政。→意在思君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自伤遭逐,眼见天上浮云杳杳,不见长安,不觉兴起无穷愁思。→意在忧国尾联归结主旨:不但思君忧国,而且自伤谗废。安史之乱,玄宗迁西蜀,太子即位灵武,唐室山河尚未收复,不能不为朝廷忧伤。而此身无由自达,抱负终归虚想,亦不能无自伤之情。此典多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世说新语》)不见长安晋明帝才只有几岁时,坐在元帝膝头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到洛阳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他为什么要哭,元帝便把自己东渡长江而来的经历全都告诉了他。接着问明帝:“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一个更远呢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就显然可知。”元帝感到很惊异。第二天,元帝召集部属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说:“你说的话为什么跟昨日不同呢明帝回答说:“抬头只能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长安。”这个故事除了说明晋元帝(司马睿)的儿子聪明外,没有明写晋元帝流泪原因。但根据历史知识我们知道:晋朝的都城原来在洛阳,匈奴兵攻占洛阳后又于公元316年攻占长安灭掉西晋。317年晋朝皇族司马睿不得不逃到江南的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现在有人从长安来,晋元帝自然会向了解长安特别是故都洛阳的情况。但这时洛阳已在异族统治下而且破坏不堪,想到这里,晋元帝自然会潸然流涕。主旨:揭露历史上的统治神话。因为从古而来,几乎所有的统治者都宣扬自己的世代永存与精神不灭,并且还把这样一种模式灌输到人们的意识形态当中,使人深信不疑。李白认为即或是极为强有力的统治者,就像秦始皇,他可以“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然而他终归也要“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风》其三),烟消云散是不可避免的。《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此诗自然奇巧,作为登临吊古之作,表现了政治上非常失意的心情,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著有《沧浪诗话》的严羽:“当以崔颢《黄鹤楼》第一”;著有《删订唐诗解》吴昌祺在评论《凤凰台》时也说它“岂能比肩《黄鹤楼》”;南宋文学家刘克庄以“真敌手棋也”论之;编《李太白年谱》的王琦“调当让崔,格则逊李”。李白的诗创作,多激昂慷慨之歌,少悲凄愁怨之曲,大起大落,大开大阖,恣肆汪洋,潇洒奔放,富于浓郁的浪漫色彩与独特的艺术风格。严羽《沧浪诗话》:“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袁行霈:飘逸:“如春烟,如秋溟,如天外之鹏飞,如海上之浪翻,无拘无束,舒卷自如,才情豪迈,无迹可求”。李白在表现自然力量的雄大与变化的时空观时,选取了最为典型的事物:即“三山半落”之混茫与“一水中分”之辽阔,从而构造出阔大的境界,并且把历史的变迁,即时间的改变与地点的依旧,即空间的不改整体地表现出来,启发人们作更深的思考。别致自然的遣词造句:“凤凰”的高飞与“凤凰台”的“空”,洁净、疏郎,显然与诗人潇洒的气质和略带感伤的情怀相一致,词义契合整首“登临”的内在精神,与“埋幽径”“成古丘”的冷落清凉,与“三山”“一水”的自然境界,与忧谗畏忌的“浮云”惆怅和不见“长安”的无奈凄凉,被恰切钩连在一起。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凤去台空江自流。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迳自东流不停。•首句用凤凰来去引出全诗,是以怀古起兴。古代以凤凰为祥瑞的神鸟,传说中,凤凰鸟只有在天下清平之世出现,因此古代都以凤凰鸟的出现为治世祥瑞之征,李白乃以凤凰之来去,寄予王朝兴衰之感。李白见唐室倾危,想起昔时凤凰鸟游憩此地的传说,是怀古之情,也是对盛世的期待,而今凤凰不再,此地空无所有,只有江水依旧东流,此中深致忧国之慨。吴宫花草埋幽径,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衣冠成古丘。东晋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成了古老的坟冢,长眠地下。吴宫:三国时东吴所建的宫苑。晋代衣冠:指东晋时王、谢等显贵世家。李白44岁时,与杜甫在洛阳相遇。他们相约同游开封,又遇诗人高适。三人携手同游“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酣饮抒怀,慷慨高歌。分手后,高适东游江苏,杜甫西行长安,李白四处浪游。一年之后,李白又与杜甫在山东短暂相见。笃于情义的杜甫对李白念念不忘,写下了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他在《春日忆李白》中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咏怀古迹》(唐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韵译】:•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咏怀古迹》释义:1、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2、明妃:王昭君.名嫱(qiáng)3、去:离开.4、紫台:汉宫,紫宫,宫廷.5、朔漠:北方的沙漠.6、省识:略识。7、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凤凰台高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