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讲荒漠化1.概念一、荒漠化的含义——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西北——华北——西南(喀斯特地貌区)——高山高原地区一、荒漠化的含义2.类型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冻融荒漠化2012年上学期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制作07GCFAEBD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红色荒漠化石漠化讲讲图示我国各地荒漠化的具体表现黑土退化水土流失冻融荒漠化H我国西北荒漠化景观行政范围:涉及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等省区3.西北主要景观:草原、荒漠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加养马养羊养骆驼议一议,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有什么关系?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地形——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文——多为内流河,水量小;植被——稀疏,对地表保护作用差。各方面都促成了干旱的特征。十分密切荒漠化的成因A、自然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动力条件:大风频繁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人口压力水源减少用水量加大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荒漠化土地扩大资源不足过牧过垦过樵植被破坏耕地扩大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人为因素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主要危害①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②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采挖药材、发菜等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特别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沙质土壤区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3、荒漠化防治: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具体措施—预防、扭转、恢复目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荒漠化的防治(核心是要协调人地关系)(1)合理利用水资源节水农业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凉山农村沼气池省柴灶太阳能,一年可使近200万亩森林免遭砍伐农牧业交错带京津周边地区草原带荒漠绿化带以建立生态屏障为重点以退耕还草,以草定畜为重点土地绿化、硬化,发展高效农业,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以退耕还草、还林为重点我国各区域的具体措施建防护林带治沙措施生物治沙草方格沙障治沙措施工程治沙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草方格沙障一是使地表粗糙度增加,削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沙障固沙防护林国务院于1978年11月批准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横跨西北、华北、东北西部13个省(区、市)主要生态脆弱区,全长7000多公里。工程规划至2050年结束,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2.4%,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改善三北地区尤其是重点治理区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据统计,三北工程共营造防风固沙林476.1万公顷,净增治沙面积400万公顷,2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一些地区已实现了土地沙漠化的逆转;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662.6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81万公顷,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营造农田防护林212.9万公顷,68%的农田实现林网化,2130万公顷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营造牧场防护林36.7万公顷,保护、恢复草场3003万公顷。三北地区直接受益人口达到2亿多人。农田防护林沙枣胡杨锦鸡木麻黄主要治沙植物柽柳狼尾草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流水侵蚀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形成——内力作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流水侵蚀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形成——内力作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流水侵蚀黄土的成因——风力沉积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2012年上学期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制作07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表部平坦,或微有起伏,黄土堆积厚度较大。2012年上学期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制作07黄土梁平行于沟谷的长条状高地,梁长一般可达上千米,几公里或十几公里,梁顶宽阔略有起伏,宽几十米到几百米,呈鱼脊状往两面沟谷微倾2012年上学期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制作07黄土峁呈孤立的黄土丘,浑圆状形如馒头。大多数峁是由黄土梁进一步侵蚀切割形成的,但也有极少数是晚期黄土覆盖在古丘状高地上形成的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自然原因——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土壤降水植被地形——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位于山地和平原过渡带,坡度较大;(1)成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蚀荒漠化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滥垦、滥牧、滥伐——轮荒黄土高原水土流失(1)成因水蚀荒漠化(2)危害A.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B.河湖泥沙淤积增多,航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加剧;C.生态环境恶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蚀荒漠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3)防治A.调整土地利用结构;B.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C.工矿城市交通建设注重植被保护和复垦;D.小流域综合治理。水蚀荒漠化工程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打坝建库生物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小流域——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工程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打坝建库生物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小流域——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不同地段综合治理措施图解如下:南方低山丘陵区大致范围——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水蚀荒漠化(1)分布——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2)成因自然原因土壤气候地形——红壤“酸、瘦、黏”,较贫瘠;——降水丰沛,集中且多暴雨;——低山丘陵为主,地表起伏大。人为原因水蚀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2)成因自然原因土壤气候地形——红壤“酸、瘦、黏”,较贫瘠;——降水丰沛,集中且多暴雨;——低山丘陵为主,地表起伏大。人为原因农村生活能源短缺,伐木取薪。人多地少矛盾尖锐,毁林开荒;水蚀荒漠化我国南方地区“红色荒漠”的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相同之处: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不同之处:(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红色荒漠”——湿润环境,流水侵蚀新疆荒漠化——干旱环境,风力侵蚀“红色荒漠”——人多地少,农村生活能源短缺;新疆荒漠化——过度樵采、放牧、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3)危害同黄土高原地区水蚀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4)开发与治理水蚀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发展立体农业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加强生态建设(4)开发与治理水蚀荒漠化用材林经济林和毛竹果园和人工草地农田鱼塘立体农业从丘上到丘下:用材林——经济林或毛竹——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发展立体农业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加强生态建设(4)开发与治理水蚀荒漠化封山育林,保持水土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推广生活用煤;推广节能灶;大办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植被破坏后,石灰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现象云贵高原石漠化水蚀荒漠化自然原因土壤气候地形人为原因云贵高原石漠化水蚀荒漠化自然原因土壤气候地形人为原因——石灰岩广布,土层薄,土壤贫瘠;——降水丰沛,集中且多暴雨;——高原地形,喀斯特地貌,地表起伏大。云贵高原石漠化水蚀荒漠化自然原因土壤气候地形人为原因——石灰岩广布,土层薄,土壤贫瘠;——降水丰沛,集中且多暴雨;——高原地形,喀斯特地貌,地表起伏大。云贵高原石漠化水蚀荒漠化——人多地少矛盾尖锐,毁林开荒。盐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概念盐碱荒漠化——又称为土壤盐渍化,是指盐分不断向土壤表层聚积形成盐渍土的自然地质过程.由于灌溉管理不当等人为原因而产生的土壤盐碱化,称为次生盐碱化。土壤盐碱化——又称为土壤盐渍化,是指盐分不断向土壤表层聚积形成盐渍土的自然地质过程.由于灌溉管理不当等人为原因而产生的土壤盐碱化,称为次生盐碱化。盐碱地——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概念盐碱荒漠化——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滨海地区分布盐碱荒漠化——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滨海地区分布形成条件盐碱荒漠化——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滨海地区分布形成条件(1)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2)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盐碱荒漠化燕山淮河华北平原位置和范围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1)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地形盐碱荒漠化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1)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致使土壤中盐分向地表集中;——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洼地排水不畅。盐碱荒漠化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1)成因灌溉方式不当人为原因兴修水利工程盐碱荒漠化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1)成因灌溉方式不当人为原因——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兴修水利工程——河湖水面升高,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位上升;盐碱荒漠化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2)危害A.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B.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盐碱荒漠化盐碱地的主要矛盾——水盐运动水盐运动——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影响的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盐碱地的主要矛盾——水盐运动盐碱地的主要矛盾——水盐运动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特征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3)治理A.核心——以治水为中心,科学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盐碱荒漠化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3)治理A.核心——以治水为中心,科学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B.关键——使土壤脱盐盐碱荒漠化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3)治理A.核心——以治水为中心,科学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B.关键——使土壤脱盐C.水盐调控的基本方法引淡淋盐井排井灌农田覆盖农业生物措施盐碱荒漠化地势低洼,水走盐留。盐流不走怎么办?天上不能走,咱闯地府去!盐盐井排盐还多怎么办?水洗呗!盐盐井排井灌地下水地下水盐还多怎么办?施酸性肥、种植耐碱作物中和降低碱性石膏泥炭田菁枸杞盐还多怎么办?平整土地,抬高地形地下水对于不同损害程度的土地应配合相适应且合理的治理方法,也可以几种方法配合使用,按性质可分为(1)物理改良(使水自流):平整土地、及时松土、抬高地形。(2)水利改良(水带盐走):灌排配套、灌水洗盐、地下排盐。(3)化学改良(中和碱性):石膏、磷石膏、过磷酸钙、腐殖酸、泥炭、醋渣等。(4)生物改良(降低碱性):种植水稻、种植耐盐植物田菁枸杞等,使用微生物菌肥等。台田——鱼塘模式有别于基塘模式相同点:都是立体农业模式。洼地挖塘,塘中养鱼,基上发展种植、林果业。不同点:农作物种类不同。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基上种甘蔗、果树或桑,并与当地农产品加工联系在一起,形成蔗基一制糖,果基—罐头,桑基—养蚕一缫丝业。而黄海平原的“鱼塘一台田”,则形成鱼—果—粮、鱼—果—棉、鱼—果一菜、鱼一果一草(饲料)模式。原因:两地地貌结构相似,都是地势低平的平坦地形,且都形成低洼和岗地、丘地交错起伏。低洼地掘土挖塘是有效利用土地的好办法;台田、基上发展种植业则是适宜的。利用的具体目的不同。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亚热带湿润地区,水热条件极为丰富,为充分利用水热资源而创造了“基塘农业”的生态模式,而黄淮海平原地处我国暖温带的半湿润地区,春旱、夏雨的气候极易造成干旱,并引起盐碱化,创建“鱼塘一台田”模式治理了湿地,改造了盐碱地,是一种避弊趋利的生态农业。盐碱地改造前后面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