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概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形成的原因一、现实原因工业发展,资产阶级的全面胜利经济繁荣、劳资矛盾、资产阶级内部矛盾自然科学和哲学思想细胞、能量转化、进化论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空想社会主义瓦特的蒸汽机和火车伦敦伯明翰铁路修建谢菲尔德,1855伦敦地铁,1863年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CrystalPalace1851为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了广阔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内容,改变了作家的思维方式,提供了创作的方法。他们面对现实,客观冷静地观察生活,真实地反映生活,由此有了现实主义文学。对文学的影响文艺渊源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模仿说文艺复兴莎士比亚——举起镜子照自然启蒙文学以文学作为工具浪漫主义文学细节描写作为文艺流派,现实主义是继浪漫主义之后,欧洲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它的形成有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一些为各国现实主义文学开辟道路的作家,如:梅里美、巴尔扎克、霍夫曼、普希金、果戈理等,都是由早期的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他们不满浪漫主义文学沉溺于主观幻想和个人叛逆精神而忽视客观现实的主观主义创作方法,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和启蒙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主张冷静地观察和评价社会的种种弊病和矛盾,如实地、客观地描写日常生活,从剖析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去揭示造成社会罪恶和弊病的根源。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艺流派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发展一、三、四十年代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确立法国:司汤达、巴尔扎克、梅里美英国: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俄国: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发展二、十九世纪下半个世纪繁荣、深广发展法国:福楼拜英国:盖斯凯尔夫人、哈代、萧伯纳俄国: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托尔斯泰美国:马克·吐温挪威:易卜生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果戈理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地主家庭,从小受父亲影响,爱好文艺,尤其是乌克兰民谣、传说和戏剧等。中学时开始写诗和剧本,大学毕业后曾经在彼得堡做过清贫的小职员,后辞职专事文艺创作。1831年结识普希金,受其自由思想影响。1834-1835年被彼得堡大学聘为副教授,教世界历史,1836年《钦差大臣》上演,遭到贵族围攻,离开俄国并长期居住罗马等地。1848年回到莫斯科,1852年去世。1809-1850主要作品《狄康卡近乡夜话》(短篇小说集,1831-1832)《密尔格拉德》(中篇集,1835)《彼得堡故事》(中篇集,1835-1842。其中包括了《狂人日记》和《外套》等名篇)《钦差大臣》(戏剧,1836)《死魂灵》(长篇,1842)《狄康卡近乡夜话》第一部序言索罗庆采市集圣约翰节前夜五月的夜失落的国书第二部序言圣诞节前夜可怕的复仇伊万·费多罗维奇·施邦卡和他的姨妈魔地《密尔格拉德》目录塔拉斯·布尔巴旧式地主伊万·伊万诺维奇和伊万·尼基夫诺维奇争吵的故事《彼得堡故事》目录涅瓦大街鼻子肖像外套马车狂人日记罗马话剧《钦差大臣》鲁迅译《死魂灵》BACK《死魂灵》中的插图果戈理创作的主要思想内容果戈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旧式地主,其次是小官吏,即俄国历史上特有的“小人物”。1、“死魂灵”:地主阶层的老朽、死亡和新的转化老朽与死亡:玛尼洛夫,诺兹德烈夫,泼留希金新的转化:柯罗博奇卡,梭巴克维奇,乞乞科夫2、“小人物”的悲惨生活:(“狂人”亚克森奇·伊凡诺维奇,《外套》中的亚卡基耶维奇。)3、官僚体系内部的腐化《钦差大臣》:“完备的关于俄国官僚的病理学解剖教程。”(赫尔岑)1、讽刺、夸张手法和幽默的笔调2、“含泪的笑”:这是普希金和别林斯基对果戈理作品艺术特色的一个总结。果戈理对他笔下的人物极尽调侃、嘲讽,加上夸张、幽默,使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喜剧气氛。但另一方面,果戈理决不是站在局外人的立场,而是怀着对俄罗斯前程、命运的极大关心,怀着对夕阳时期的地主阶级的人道主义同情去调侃他们的。在“笑”的背后,是果戈理沉痛的心情和悲怆眼泪。“以其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鲁迅)果戈理的创作艺术(托尔斯泰,1828~1910)列夫·托尔斯泰生平出生于波良纳,父亲是俄罗斯卫国战争的军官,母亲是公爵的女儿,可谓出身名门。但不满10岁就失去双亲,兄弟四人由姨妈抚养,受到较好的早期教育。1844年,托尔斯泰进入喀山大学,过着贵族公子的生活,赌博、酗酒,寻花问柳,与晚年不问流俗形成鲜明对比。托尔斯泰先学东方语言,后转学法律并在此期间受到西欧启蒙思想的影响,渐渐厌恶沙皇的专制,遂退学回家,进行田庄改革试验,以期改善农奴命运,但不得农民信任而告终。1852年,同弟弟投奔沙皇在高加索的军队,当下级军官。参加了俄法克里米亚战争和其中的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后来有《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1856年退役回家。1857年第一次欧洲旅行,寻找社会出路,(日记体小说《琉森》)但对欧洲现代文明持否定态度。1860年再度到欧洲考察,再度失望,回国后着手进行自己的改革试验。1861年开始在自己的庄园办学,普及农民子弟的教育,担任“和平调解人”和“陪审员”,协调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期间做了大量宗教、哲学和道德方面的研究,否定了人类历史进步论,认为宗法制度下的农民具有忍耐、顺从和仁爱之心,是道德的最高典范,贵族应该向农民学习,社会才能和谐发展。1862年,同一个医生的女儿结婚,家庭生活幸福。1879年,饥饿、灾害迫使农民大规模暴动,1880年有34省出现暴动且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已有风雨欲来之势头,托尔斯泰坚定的站在农民一边,与贵族生活彻底决裂,过上了参加劳动的“平民生活”。但是因为激进的农民立场托尔斯泰不为常人理解,且受政府胁迫,他与妻子出现分歧。1910年10月他从家中出走,11月20日病逝于一个火车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前期:托尔斯泰的生活主要是贵族立场和贵族生活。对同情农民颇为热心。但他的心态是俯视型的。尽管他认为农民是道德典范,但是改革仍然应该是自上而下的,依赖于贵族的道德自新。其中,使各种矛盾得到消解,使人与人能够相互亲近的“世界精神”是一个中心原则。“我们只有一个毫无罪过的指导者”,“就是深入我们内心的世界精神。”后期:托尔斯泰抛弃了上层贵族的一切传统观点,生活方式上也逐渐向农民生活转变。“1881年这个时期,对我来说,乃是从内心上改变我的整个人生观一段最为紧张炙热的时期。”“我弃绝了我那个阶级的生活。”托尔斯泰对整个旧制度进行了强有力的控诉,成为“强烈的抗议者、激愤的揭发者和伟大的批评家”(列宁语)。托尔斯泰的坚定还体现在他对整个贵族制度的经济基础即土地私有制度的坚决反对态度上,这在前期的托尔斯泰身上是没有的。托尔斯泰的前后期有一个贯穿的中心线索,那就是对社会前景和前途的思考,这种思考又是建立在他对自我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知基础上的,这奠定了托尔斯泰创作的哲学深度。托尔斯泰庄园托尔斯泰墓创作前期:《童年·少年·青年》(自传式三部曲,1855-1857)《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篇小说,1856)《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日记体小说,1856)《琉森》(短篇小说,1857)《哥萨克》(中篇小说,1863)《战争与和平》(1863-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后期:《忏悔录》(1879-1882)《克莱采奏鸣曲》(剧本,1891)《复活》(1889-1899)《魔鬼》(剧本,1911)《谢尔盖神父》(剧本,1912)论文:《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神学教条批判》(1879-1880)《上帝之国在你心中》(1890-1893)《论俄国革命的意义》(1906)A、广阔、雄浑的史诗般的巨著“1805-1820年间俄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中的各种人物、人物的各个阶段,各种各样的理想、心理和情感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B、个人内心,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战争与和平作品不止针对宏观的民族争斗,同时也包括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战争形式。世界的不完善皆在于各种冲突的存在,托尔斯泰力图找到超越这一切争斗的“永恒”价值所在。C、只有永恒的“爱”与“善”可以超越一切争斗作品中没有完美的人物,每个人都在“斗争”中,经历了战争,生死离别、爱恨情仇等各种体验,精神世界在不断变化和运动,但同时他们也在积极思索人生真谛。世界的神奇与美在于其整体性,人类的苦难在于制造分裂,只有作为灵魂本质的“爱”可以重归其整体性(“爱推动星辰,也推动太阳”——但丁《神曲》)安德烈:只有在倒下的时候,才看到了真正的天空——绮丽广大、深邃遥远和永恒:幸福在于自然和宁静。皮埃尔:“生命是一切。生命就是上帝。一切都在变化和运动,这个运动就是上帝。只要有生命,就有感应神灵的快乐。热爱生命就是热爱上帝。而比所有一切都更困难但也更幸福的就是:在苦难中,即便在无辜的苦难中,也热爱这个生命。”(第4册第3部第15节)(拿破仑、俄皇)库图佐夫:战争从来不会赢得它希望得到的一切。娜塔莎:宁静就是永恒,爱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体会到那种作为灵魂本质的不需要对象的爱。我现在就体会到这种幸福,爱邻人,爱自己的敌人,爱一切——爱上帝所体现的一切。”(第3册第3部第32节)安娜悲剧的解读历史1、性别角度解读:安娜的悲剧来源于封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工具地位,是男权文化的牺牲品。(1935,羊枣《心理的俘虏》,90年代女性主义解读。)2、社会历史角度: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是反抗社会的伟大典型,其悲剧是对罪恶社会的控诉。(周立波,1941)3、道德伦理角度:安娜的自杀是一个乱搞男女关系的堕落女人咎由自取的应得下场,是背叛丈夫、家庭、抛弃儿子的背德者。(80年代初期)4、精神分析角度: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内在斗争和毁灭(杨思聪,1990)宗教、哲学角度的解读——小我之”爱“与救赎的失败A、三种家庭模式:奥布朗斯基和多丽(卡列宁和安娜)(随大流型)安娜和渥伦斯基(自我拯救型)列文和吉提(超越型)B、生命、“爱”与救赎:列文:“在茫茫岁月,在冥冥之中,在渺渺空间,生命细胞诞生了,然后又灰飞烟灭,那细胞就是我。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何来到人间。渥百思不解,所以我没有理由活下去。”吉提:“我怀孕了。”制度救赎的失败和“爱”的升华托尔斯泰创作的思想成就“百科全书”:俄国社会历史和革命的一面镜子从内容上看,托氏作品涉及到历史、战争、伦理、宗教、制度、法律、生命与人性本质等等问题,中心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苦难即民族、阶级之间,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斗争和救赎问题。1、对社会制度等“外在形式”的否定和批判2、对以自我为中心的“内在形式”的否定和批判3、救赎与大写的“爱”4、从探索到行动:知行合一人类的不幸来自各种形式的冲突,力图解决这些冲突的方式也有很多。托尔斯泰描写了战争(《战争与和平》)、宗教伦理道德(《安娜》)以及社会制度(《复活》)等外在集体性规则与人们的不幸之间的关系。但这些外在形式都不能作为救赎人类的根本法则,甚至只能增加人们的不幸。(社会制度问题除了在《复活》中涉及的法律等问题外,也涉及他早期的经济和政治改良思想以及实践,如《安娜》中的列文。)除了宏观的集体性规则外,托尔斯泰也探讨了个性原则这一内在的灵魂形式与人们的不幸之间的关系。娜塔莎、安娜、喀秋莎都意味着救赎的某种某种内在形式,他们是“爱”的化身,但仅仅是追求自我实现的“爱”,是从“爱”自己出发的。娜塔莎和喀秋莎最后转向了超越性的“爱”,即爱一切,从爱别人出发。他们获得了灵魂的拯救。安娜没有转换成功,对自我的坚持使她遭受了内心灵魂的惩罚,她毁灭了。但从艺术反映生活的角度,安娜更具有现实的代表性。大写的“爱”代表了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救赎形式。这种“爱”超越自己,甚至超越人类,是在对永恒,对自然、生命的景仰基础上的“爱一切”的情感,是一种“上帝之爱”。这也是托尔斯泰一生苦苦思索的结果。安德烈、皮埃尔、列文、聂赫留朵夫,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探索生命的意义,最终都走向了灵魂救赎的道路,走向了那个心中的上帝:大写的“爱”。(比较: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内在形式的探讨更加复杂,同时也得出了托氏可能没有想到的结论。但是相对而言,托氏思想尽管是权且的、不得已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