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感悟心经的人生智慧向觉者问道,学习《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感悟人生大智慧,观照人生,指导人生,从自我的烦恼痛苦中出离,追求安详、宁静、自在的心灵空间。一、现代人的痛苦之因痛苦之因:执着欲望,带来痛苦。欲望的三种表现形式:占有、比较、竞争两种痛苦:身苦和心苦。二、突破认知迷惑,透视一切现象观察一切人、事、物的本体、表象和作用。看到真相:一切事物因缘和合,无常变化。感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三、从烦恼痛苦中出离的方法改变观待人生的立场。改变看待事件的角度。走出自我的八种陷阱: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苏东坡:一屁过江来四、拥有一双慧眼,透视你所面对的一切现象今日的痛苦与不幸,源于昨日错误的价值观。二元对立的世界观,让你走进“小巷”思维的死胡同。如何借佛陀的智慧,超越困顿的现实。五、面对你的人生困局每个人都活在自我的感觉中,那感觉又是什么呢?是谁在让你痛苦与困惑,影响你追寻快乐的脚步。人生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你只有观察它、分析它、面对它、接纳它、放下它。六、你的观念决定你的生命品质用正确的心态来理解人生。不为外境左右,心能转境界。活在当下,以佛陀的智慧开发自我潜能。一、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属《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般若”是梵语,乃五种不翻中的“尊重”不翻。古德之所以不翻,是因为中土找不到适当的名辞代表它,所以依旧仍存梵语。现在翻做智慧,其实很勉强。专指出世间智慧而言。它是超凡、绝情绝见,没有分别的。“波罗蜜多”,梵文Paramita,意为“度”,“到彼岸”。度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所谓“彼岸”是对于“此岸”而言的。生死便喻“此岸”。指三界内的众生,由于妄念邪心造业,因而不得不轮回于生死中,永住于烦恼苦海中。只有修行才能摆脱轮回,永超生死地。“心经”之“心”有二层含义:一是“核心”、“纲要”、“精华”,即指此经集合六百卷般若经的“精要”而成;二是指唯心之“心”。肉团心、缘虑心、积聚心、坚实心。二、译题唐·三藏法师玄奘译“三藏”:经藏、律藏、论藏三者。“藏”:宝藏“经”为佛教真理的显示,“律”为佛教的禁则规矩,“论”是佛和弟子讲论教义的记录。“三藏法师”,谓通晓“三藏”教法,自己修法而得利益,又令人修行而得实在受用,所以堪为人师。三、正文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的别号。“观”作“观照”、“审视”、“审察”等解。非指用肉眼作观察,而是以心去“审视”,以心调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取其妙用。“菩萨”是梵语dhisattva音译。意为“觉有情”、“道众生”,直译:开士、大士、觉士。菩萨有在家、出家两种。菩萨又称“菩萨摩诃萨”,直译:大觉有情、大众生。摩诃:大;萨:萨埵的略音。萨埵:有情或众生。摩诃萨:有大心,能救度极多众生,使之得度脱生死的菩萨。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万物所动,心中常能住寂,又能慧天悯人,以大觉有情为己任,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上句是示能观人,这句是标所修法。菩萨能得自在,就是“行般若波罗密多”,“行”,此处作“功行”解;“深”,则释为有极深的修行功夫,已达到甚深境界。“行深”二字,是表达菩萨所行是很深微的,乃是真修实行。照见五蕴皆空这句是标断惑。众生会受生死,原因是没有观照力。菩萨相反,能深行般若,照见五蕴皆空,所以就能到达彼岸。众生所行是顺生死流,菩萨所行是逆生死流。这是众生与菩萨的差别处。“照见”“照”,光明所到,照耀。菩萨的观行。今先照而后见,如一暗室,先由灯照,然后才见室内各物。菩萨观行,也是这样,先用般若观慧,然后才见“五蕴”皆空。“五蕴”,是所观照境。也称为“五众”、“五阴”,色、受、想、行、识五者。“蕴”,是“蕴集”、“积聚”义,是积聚许多烦恼。一、色蕴色:有形相的事物。对人的感觉来说,形质之色包括地、水、火、风“四大”,一切有坚、湿、暖、动性质的东西。人的身体称“色身”。父精母血集成,是幻质,是不能永恒的。色有内色、外色。内色,如有情世界以及一切动物之类。外色,如植物矿物的器世界。二、受蕴“受”是“领纳”义,即领纳感受种种境界。如我们“五根”各有领纳五尘功能,如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其皆个别领纳。三、想蕴“想”是思想。由六根感触种种境界,心中思想种种相貌形状。如我们意识缘色尘,这时意识即作色想。余五根亦是。但这只有想,而不会造作。四、行蕴“行”即行为,由想而审定去造作。如我们意识缘色声香味触五尘时,在意识中就有各尘想像。这些想像,无论是善是恶,只要与意识相合,七识便去造作,这叫做行。五、识蕴“识”即分别义,指对所感觉的对象分别而起的认识作用。如我们六根缘六尘境,它能辨别各种境界,对尘境于好于恶起诸贪著。由以造作故,于好于恶便执在藏识中。总之,每个人的构造,不出“五蕴”。五蕴又不出色心两者。而色是有形质,受、想、行、识无形,属于心。1、眼识:眼根对色尘2、耳识:耳根对声尘3、鼻识:鼻根对香尘4、舌识:舌根对味尘5、身识:身根对触尘6、意识:意根对法尘以上称为前六识---识(了别)7、末那识(1)第6意识所依之根;(2)常随四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3)向内执取阿赖耶为我,向外认识境界为实法。8、第八识:阿赖耶识,根本识又称为藏识,无覆无记。(1)能藏——能含藏一切法的种子;(2)所藏——受前7识所薰习。(3)执藏——受第7识所执取。“空”有两义:一是真空义显示五蕴乃是一真如心,五蕴是假,真如是真。此如依金造器,器器皆金。二是空无义显示五蕴毕竟非有,犹如各器虽依金造,然金本非器。这里所说,重在真空义,即观五蕴之体本来自空,不必屏除五蕴,然后见空。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修习了般若法,功夫深久,生出了妙智妙慧,于黑暗中也有智慧光明的照耀,能够洞见一切诸法均为不实在,均为虚假。懂得了众生的“五蕴”对于菩萨的真心,是有掩盖障蔽而使其昏昧的功能的。度一切苦厄菩萨已证五蕴皆空,自度一切苦厄,但菩萨悯念世间众生,又复度化利人。苦厄。逼恼身心的苦恼灾厄。苦厄起于生死。生死因“五蕴”而有,执“五蕴”为“我”,必招致生死苦厄。如果能了达“五蕴”的虚假幻化,心中自然清净,生出智慧,就可以度脱苦厄。这便是修行般若法所能达到的境界。“一切苦厄”,总括世间、出世间。如世间“八苦”,都由各人业力所感。我们单说世间的苦,其苦虽多,总说起来,不出“三苦”、“八苦”。舍利子舍利弗。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因敏捷智慧,善解佛法,被称为“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是以母彰名。“舍利”,此翻鹙鹫,鸟名。“弗”,此云“子”,是“舍利之子”。因母眼精莹活泼,犹若鹙鹫眼一般。因般若是大乘的真空妙理,最深最上,非具足大智慧者不能理解证悟和享用。舍利弗是智慧的象征,故佛在此称呼他,意在告示:般若波罗蜜多法门,非有深心智慧者而不能得。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上句是破凡夫“有”见,显明“空”义。下句破二乘偏空,兼破凡夫断空,显明“假”义。“色”即形色。即一切有形相有质碍的东西,即一切形态的物质。“空”指真空。“空”不是说没有色就是空,或者“色灭为空”。“空”不是空无所有,不是虚无。“空”是实相,实然之相,实然本体。色身借“四大”和合而成。世间任何事物都是假借因缘而成的。就相待性而言,本来是假是幻。但凡夫迷于真性,以假为实,执色身为我所有。其实,由“四大”所成的身体,不过是假缘暂有。“色不异空”一般人执“五蕴”为我,于是人我是非由此丛生,根身器界从此分域。色是幻色,空乃般若真空。众生迷真空,固执幻色,故佛以空无之义破之。《大般若经》:“五蕴者,色相譬如聚沫,性不坚固,瞬息归空。”“受相如浮泡,起灭速如箭。”“想相如阳焰,水不可得,渴爱因缘,妄起此想。”“行相如芭蕉柱,叶叶析除,实不可得。”“识相如诸幻事,众缘和有,假使设有,实不可得。”“空不异色”,是破斥二乘空见。执“色”为实有固不应该;执“空”为虚无同样也错误。“五蕴”之身是业力所成。从因缘的角度,它不是无端呈现,人生的内在依据便是“缘生”之法,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处于前后无际的因果系列当中。一切色质均是因缘凑合而成。“空不异色”强调世间因果的实在性,因缘果报的真实不虚。色身由业力所造,业力由妄心所造,人若造业便会感受人生的苦果。有人因不了正因至理,错认色灭便是空,落于顽空。还有人坚持“断灭空”见解,认为人生既然终归是五蕴分离,便没有现世道德可言,也没有未来解脱可言,因而胡作非为,结果种下恶因,将来自己遭受恶果。二乘声闻缘觉,依佛法修持,知见超出凡夫。知三世因果道理,知道以“色”为实有是妄想,但仍未了解三界也是心中的幻现之法,不懂万法无非“识情”变化而有,生死是幻化,因而惧怕三界,厌离生死,以为只要离开色就是真空,于是闭门独修,或在深山、坟冢,殚精竭虑,以求解脱。却忘了舍己救人,救他即是救己的真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句突显“中观”义。说空是破斥“有见”,说有为破斥“空见”。但是,凡夫、二乘看“色”与“空”究竟两样,只知色是生,空是灭。其实,色,如水之冰;空,如冰融水。色与空其体无殊,如水即是冰,冰即是水。有人不明此义,以是色空或融或分,终不能平等普融一相一味。菩萨深达“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有不二”名为中,所谓中道第一义谛。菩萨既不偏空,又不偏色。不偏于空,即异二乘,不偏于色,即异凡夫。菩萨见一切色是幻色,深达诸色了无自性。无性之色即是无我空理。菩萨见空为真空,周遍法界,无我空理遍在一切色中。《顿悟入道要门论》云:“今言空者,是色性自空,非色灭空。今言色者,是空性自色,非色能色也。”在一切事物当中,色与空相互通达、圆融而同一。就空性至极言,世间无一色不空,无一色不显真性。空与色是两极,但又是包含对方的两极。世间无一物不空,也无一物不有。关键是不要执迷于任何一个侧面,既不执于空相,也不执于色相。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五蕴”中色蕴为首,诸经要明空义,须先说色。同样的,其它四者,一方面待因缘而有,因空性而生;另一方面,因为因缘消失而无,因缘相待而不可依恃,从而归为空的道理。如受蕴,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余蕴也是这样。此四蕴本同一心,因四者各有功能,所以分为个别。实则色蕴若能破除,余四蕴自然便成瓦解,此谓“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是也。总言之,一切形色之有,无不是假,因为它们要依缘才能存在;又无不是真,因为它们无不是空性之显现。舍利子,是“诸法”空相“诸法”,指世间一切法,即天地间的一切事物。此处指“五蕴”诸法,即因“五蕴”而生的一切相待而有者。“空相”即诸法实相。人的真心本来常住不动,只因五蕴集聚心中生出私欲遮蔽真性,才会有种种执著,才会妄执外境为有,才会视所见、所闻、所嗅、所触为真,才会执着“五蕴”为实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三句是进一步解释空相,显示自性真空。诸法在一般人看来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的。这是因为诸法从缘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