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前言建材工业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物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相关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我省建材工业已成为全省千亿元产业之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推进建材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全省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和《湖北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精神,特编制本规划。一、全省建材工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全省建材行业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四新两高”(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高档玻璃及制品、高档建筑卫生陶瓷)和淘汰“两小一砖”(小水泥、小玻璃、实心粘土砖),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兼并重组、节能减排,全行业呈现出结构改善,规模扩大,效益提高,能耗下降,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为全省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一)产品结构调整成绩显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418万吨,新增新型干法水泥产能6000万吨,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占水泥总产能达9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约12个百分点;优质浮法玻璃占平板玻璃总产量的76%;新型墙体材料占墙材总产量比重达到76%。华新水泥、葛洲坝水泥等前5家水泥企业产能约占全省水泥总产能的60%;三峡新材、长利玻璃、武汉明达、荆州亿钧4家企业浮法玻璃产量超过全省平板玻璃总产量的70%。当阳建筑陶瓷工业园、宜都卫生陶瓷工业园、通山大理石等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产量已分别达到全省产量的80%、90%和50%;鄂州金刚石刀具和黄冈工业窑炉产业集群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全省建材行业已形成产值过100亿元企业1家,过10亿元企业有12家。(二)主要产品产量大幅提高,经济效益快速增长2010年,全省水泥总产量8983万吨,居全国第8位,年均增长14%;平板玻璃总产量4197万重量箱,居全国第6位,年均增长21%;建筑陶瓷总产量17464万平方米,居全国第7位,年均增长46%;卫生陶瓷产量993万件,居全国第4位;大理石板材和花岗石板材产量分别达到973万平方米、347万平方米,居全国首位和第12位。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257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达1429亿元,年均增长36.5%;实现工业增加值约450亿元,年均增长32.3%;利税总额达150.4亿元,年均增长42.6%。(三)技术进步明显加快,主导产业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建水泥生产线全部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干法生产工艺,产量、质量、环保、能耗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平板玻璃企业全部采用了先进浮法工艺技术装备,建筑陶瓷企业全部采用大吨位、全自动压机和宽断面、自动化、节能型辊道窑。亚州技术装备水平最高的水泥生产线和中部地区单线规模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均在我省。到2010年底,全省建材行业拥有3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1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培育45个湖北名牌。(四)节能减排稳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新成绩“十一五”期间,全省建材工业大力推广应用窑炉余热利用、粉磨节能、高压变频、水泥助磨剂、富氧和全氧燃烧等节能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建材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逐年下降。已建成和在建的余热发电项目有25个,总装机容量226.5MW,年发电量可达150422万KWh,年节约标煤52.6万吨。综合利用各种工业固体废物年约3800万吨,占全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的85%;其中水泥行业利废约2000万吨,墙体材料利废约1300万吨,建材工业已成为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主力军,为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总体来看,“十一五”时期全省建材工业的快速发展仍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固定资产投入拉动,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规模偏小。目前,我省建材工业总体产业规模偏小,相比我省其他支柱产业规模和国内建材工业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二是产业结构有待调整提高。“十一五”以来,我省建材产业规模扩张长期依靠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传统建材产业,而传统产业同时存在产业链短,深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新型建材及装饰装修材料产业规模小、品种少、档次低,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技术创新不足,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传统领域和主导产品工艺装备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新兴产业投入开发研究不够,品种、技术和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许多行业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与手工作坊式生产方式并存。中小非金属矿企业开采方式落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四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我省传统建材所占比重偏大,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工业窑炉余热利用比例偏低,部分企业“三废”污染未得到有效治理,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二、行业发展方向和环境(一)国内外建材工业发展方向“十二五”期间国内外建材工业总的发展方向:一是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减少废渣、废水、废气的产出,消除和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清洁生产。二是更加注重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吸纳和处置利用工业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等,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三是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广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将信息技术全面运用于建材工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四是更加注重兼并重组。推进实施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做大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合理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五是更加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材料。加大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制品深加工的开发和应用,实施超细、改性、复合等精深加工,大力发展特种陶瓷、特种玻璃、特种纤维、复合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材料。(二)我省建材工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部分传统建材产品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主导产品简单的产能扩张发展模式受到限制。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传统建材产品产能总体过剩。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国内外产业巨头快速扩张,市场增长空间有限,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建材发展基础薄弱,我省新型建材行业发展存在较大压力。我省新兴建筑材料和节能环保新型建材缺乏核心技术支撑,企业实力不强,产业规模较小,给我省新型建材行业增量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三是能源保障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给我省建材工业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压力。我省缺煤少油乏气,能源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在国家正在实施的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控制等政策背景下,行业发展的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加上劳动力、资源成本进入上升通道,给我省建材工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多不确定因素。但是,我省建材工业又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具有快速发展的政策机遇。“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挥优势,实施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加快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制定“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推进工业强省战略,为我省建材工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政策机遇。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为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特别是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水利交通等重大项目实施,为实现全省建材工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是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双转移为我省建材工业带来投资机遇。我省地处中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和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产业基础条件好,科教人才实力雄厚,为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向我省转移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十二五”建材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着力壮规模、调结构、促融合、上水平,进一步增强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建材综合实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新型建材;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兼并重组,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全省建材工业节能、环保、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二)基本原则——坚持在转变方式中加快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谋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和优化升级,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提高产业集中度,壮大传统建材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材料和新型建材,走传统建材与新型建材协同发展之路。——坚持技术进步。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大力开发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加快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研发与应用,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再生利用水平,推进清洁生产,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之路。——坚持优化布局。统筹能源、资源、环境、市场等因素,科学规划引导行业发展,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延长产业链,发展产业园区,走集约、集聚、集群发展之路。(三)发展目标1、经济规模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全省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年均增长16%;实现工业增加值950亿元,年均增长16%。2、结构调整目标。到“十二五”末,基本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产能,全省新型干法水泥产能比例达到95%以上;浮法玻璃产能比例达到100%,原片玻璃深加工率达到45%;中高档建筑陶瓷和中高档卫生陶瓷比例达到40%;新型墙材生产比例达到85%以上。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力争全省年形成产值过百亿元企业1家,过30亿元企业5家,过10亿元企业50家。3、主要产品产能、产量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全省水泥产能达到1.2亿吨,产量约1亿吨;平板玻璃产能7500万重量箱,产量7000万重量箱;技术玻璃产能3500万平方米,产量3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产能8亿平方米,产量7.5亿平方米。4、节能减排目标。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0年降低18%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8%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以上,建材行业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量增长18%以上。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浮法玻璃生产线窑炉全部实现纯低温余热发电;建筑卫生陶瓷和墙体材料企业窑炉余热利用技术取得突破,并得到推广应用。四、发展重点统筹全省建材工业现有基础和能源、资源、环境、市场、物流等因素,明确“十二五”期间全省建材工业总体发展思路是:优化调整水泥产业,加快发展优质玻璃及深加工,聚集发展陶瓷、石材产业,增强传统产业的综合实力;培育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新型建材,壮大新兴产业经济规模;强力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全省建材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产业发展按照“四区、两地、三园、三山、一带”总体布局即:水泥工业以鄂东(武汉、黄石、黄冈)、鄂中(荆门)、鄂西(宜昌)、鄂西北(十堰、襄樊)四区为发展重点,水泥产量占全省75%。平板玻璃工业以武汉、当阳两大浮法玻璃原片生产基地为重点,形成两大玻璃深加工产业集群,浮法玻璃和技术玻璃产量分别占全省80%。建筑卫生陶瓷工业以当阳、宜都、蕲春三个陶瓷工业园为重点,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产量分别占全省90%。石材工业以咸宁通山、随州大洪山、麻城大别山以及京山石材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咸丰大理石特色产业园为重点,大理石和花岗石产量分别占全省50%。沿江循环经济带和新型建材产业既是战略性新兴材料和新型建材工业密集发展带,也是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示范带,沿江建材企业年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量占全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