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遗民视角下的思想探究中江中学历史组李松遗民就是中国古代“每当新旧王朝更替之际,总要涌现出一批缅怀故国,隐遁乡野,不仕新朝的知识分子。习惯上把他们称为遗民。”——邓乐群《论宋明遗民的不同特点》什么叫“遗民”?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如何从上图提供的信息中证明黄、顾、王启蒙思想家的遗民身份?黄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王夫之(1613-1682)湖南衡阳人经历明清的更替发型上没有采取清朝的样式,服装商保留了明朝的传统而特殊时期的服饰往往体现一定的政治理念“遗民”探究一.明遗民对已亡故国有怎样的情怀?追忆反思矛盾、微妙、复杂却又自然移民——故乡——他乡——敏感遗民——旧时代——新时代——敏锐材料一: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题的对联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改姓易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王夫之曾说:“历代亡国,无足轻重;只有南宋之亡,则衣冠文物亦与之俱亡了”。——引自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另一方面,却在意明清王朝的更替,将明朝的灭亡与民族文化的灭亡联系起来,从而将自我对明朝的追忆提升到理论性的高度亡天下=整个民族文化的沦亡亡国=朝代的灭亡更替一方面,区分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表示不在乎王朝的更替,是民族意识的进步材料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顾炎武《日知录》岂必恃一人之耳目以弱天下而听其靡哉!——王夫之《船山遗书》君主专制,祸国殃民(一)政治层面的反思明遗民认为明朝灭亡的政治方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反思?材料二: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是常情也。——顾炎武《郡县论》商贾贸贩之不可缺也,民非是无以通有无而赡生理。——王夫之《宋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二)经济层面的反思重农抑商违反人性明遗民认为明朝灭亡的经济方面的原因是什么?(三)思想层面的反思材料三:道无定体,学贵适用——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日知录》(治史)“经世之大略”——王夫之《读通鉴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明遗民认为明朝灭亡的思想方面的原因是什么?民族意识:区分亡国与亡天下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上:工商皆本思想上:提倡经世致用探究二.联系时代背景,分析明遗民的追忆和反思为何尤其具有“反叛性”?背景追忆和反思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理学的空谈之风浓厚社会意识决定满清入关,民族矛盾尖锐决定社会存在天崩地解材料五:正是在实学思潮的荡涤下,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理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最终成为一代学术的主流。--黄爱平《论明末清初学术向传统经学的回归》探究三.明遗民反思与抗争的历史价值思考:遗民的反思与抗争有什么思想价值?思想上:实学兴起,促进了传统学术的转型材料六:谭嗣同十分推崇王夫之,认为其著作是“兴民权之微旨”。梁启超将《明夷待访录》视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孙中山等则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原臣》分发同志,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岳麓版教科书思考:遗民的反思与抗争有什么政治价值?政治上:为近代的资产阶阶级的民主运动提供了思想来源探究三.明遗民反思与抗争的历史价值材料七: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情”“理”(礼)的关系长期处于对立地位。宋明时期,理学家们普遍赋予“理”以至高无上的本体地位,把“情”看作人性中消极的、恶的因素。明朝中后期,文化领域出现了对理学思潮的纠偏倾向,张扬“人欲”、反对理学禁锢的“主情”文化思潮兴起。——据何悦玲《冯梦龙情教思想建构语境探微》整理思考:遗民的反思与抗争有什么经济价值?经济上:张扬人欲,肯定了人追逐利益的天性,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探究三.明遗民反思与抗争的历史价值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上:工商皆本思想上:提倡经世致用影响思想为近代民主运动提供思想基础君主专制的强化有利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冲击了理学的空谈之风,促进了学术思想转变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反作用探究三.明遗民反思与抗争的历史价值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探究一.明遗民的反思与追忆探究二.明末遗民思想反叛的原因探究三.明遗民反思的历史价值板书结构——内容(民族意识、政治、经济、思想)——原因(政治、经济、思想)——意义(政治、经济、思想)小组讨论:西方启蒙思想与我国明末清初启蒙思想的异同?•时间:17c左右•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主张:都主张解放人性、发展商品经济、发对君主专制•影响:都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主张:西方已经涉及到对制度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建构,而中国没有。•规模与影响不同:西方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启蒙运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转型;而我国启蒙思想零星存在,影响较小。•背景不同:经济上,前者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后者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政治上,前者已经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后者专制统治不断强化;思想上,前者已经经历了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后者却仍受传统文化的束缚。同异课堂巩固•1.(2015·福建文综·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2016·浙江宁波高三期末·25)“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材料在评价黄宗羲学说时,运用的是()•①辩证分析的方法②与同时期西方横向比较的方法•③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评价的方法④以“现代”事物印证过去的方法•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兴趣拓展:查阅资料,对比宋明遗民的区别。遗民就是中国古代“每当新旧王朝更替之际,总要涌现出一批缅怀故国,隐遁乡野,不仕新朝的知识分子。习惯上把他们称为遗民。”——邓乐群《论宋明遗民的不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