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概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化学治疗药概论邵阳医专药理教研室周效思化学治疗药概论第1节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化疗)定义: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包括:抗微生物药(antimiczobialdrug)抗寄生虫药(antiparasiticdrug)抗癌药(anticancerdrug)化学治疗药作用:抑菌或杀菌评价药物安全性的指标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index,CI)LD50/ED50或LD5/ED95临床价值↑CI↑药物治疗效果↑对机体的毒性↓理想抗菌药物:对病原体有高度选择性;不易产生耐药性;对人体毒性低;能增强机体的防御机能。第2节常用术语抗菌谱: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称抗菌谱。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称最低杀菌浓度(MBC)。抑菌剂/杀菌剂: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是抗菌药物对细菌特有的效应。指抗菌药物与细菌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甚至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一般讲,PAE较长的药物,其抗菌活性较强,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间隔,而疗效不降。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等。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如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等。抑制蛋白质合成如氨基甙类、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等。抑制核酸代谢如利福平、喹诺酮类。影响叶酸代谢如磺胺类、甲氧苄啶等。细菌的耐药性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途径有:产生灭活酶改变药物靶位结构降低胞浆膜通透性改变代谢途径。细菌产生抗生素灭活酶,从而使抗菌药失去抗菌活性。灭活酶有两种:一种为水解酶,另一种为钝化酶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细菌体内药物受体和靶酶蛋白质构型发生变化,不利于抗菌药物结合。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抗生素不易进入,从而不能发挥疗效。细菌改变自身代谢途径或对药物具有拮抗作用的底物浓度增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1.严格按照适应症选药要做到对证用药,必须结合临床诊断、必要时作细菌学诊断确证病原(感染因素),配合体外药敏试验(必要时需做联合药敏试验)等资料选药。原因不明的发热或病毒性感染选用抗菌药物,均属滥用。2.根据感染部位选药同时考虑药物的动力学特点。注意避免局部用药皮肤、粘膜局部用药易致过敏反应,更易致耐药菌产生。3.根据用药群体生理病理特点选药二、抗菌药物的剂量与疗程为使患者血液中抗菌药物达到并保持有效浓度,必须注意用法、用量。剂量过小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可促使病原菌产生耐药,剂量过大不但造成浪费,还会引起毒副反应。疗程不宜过短,防止感染复发或转为慢性,一般用到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3~4d;疗程长短依病情及患者体质等因素决定。急性感染2~3d内疗效不佳者,应考虑改用药物或调整剂量。三、预防用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如风湿病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拔牙、扁桃体摘除术前后用抗菌药预防心内膜炎;四、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目的: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而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反应,延迟、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凡是使用一种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的,绝不应使用两种或更多的药物。联合用药的指征:①未明病原菌的细菌性严重感染;②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③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心内膜炎或败血症;④较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⑤感染部位抗菌药物不易渗入者。•联合用药的结果:Ⅰ类为繁殖期杀菌药: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Ⅱ类为静止期杀菌药:如氨基苷类、多黏菌素类等;Ⅲ类为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等;Ⅳ类为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TMP等。①产生协同作用,可以联用的药物:Ⅰ类与Ⅱ类、Ⅱ类与III类、Ⅲ类与Ⅳ类;②产生拮抗作用,不宜联用的药物:Ⅰ类与Ⅲ类不宜合用。作用同制和作用方式相同的抗菌药物不能合用。红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之间不宜合用,因它们均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的相同亚基上,作用点接近而产生拮抗;氨基苷类抗生素之间的合用,可使耳、肾毒性大大增强,特别是易致永久性耳聋,也不宜合用。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