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9页墩柱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1、咸阳西立交特大桥第四册(图号:西宝客专施桥(特)01-01-04);2、四支渠中桥第一册(图号:西宝客专施桥(中)02-01)。3、漆水河特大桥第一册(图号:西宝客专施桥(特)01-02-01)4、圆端实体桥墩(图号:桥通(2009)-4301-Ⅲ)5、圆端实体桥墩(图号:桥通(2009)-4301-Ⅳ)6、《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二、编制目的明确墩柱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墩柱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二、编制范围DK511+803.86~527+500范围内所有桩基施工三、墩柱施工方案1、工艺流程2、施工准备绑扎墩帽钢筋立墩帽模板养护清理承台顶面测量放样绑扎墩身钢筋立模浇注混凝土混凝土拌制、运输制作混凝土试件第2页共19页(1)组织机械、设备及人员进场。(2)施工用水、用电及便道等有关临时工程满足施工需要。(3)进场材料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并通过原材料检验合格。(4)墩身施工前,应将墩身范围内承台基础顶面浮浆凿除,冲洗干净,整修连接钢筋。检查墩柱预埋钢筋偏位情况,如有钢筋位于轮廓线外,影响模型安装,须处理。(5)放样按照基线控制网及桥墩设计坐标,用全站仪放出墩柱纵、横轴线,确定墩柱的中心位置,并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测。经校核无误后,根据纵横轴线,在承台混凝土顶面用墨线标出墩身的外轮廓线。(6)支架搭设在安装上部钢筋及拼装模板时,为保证施工安全和操作方便,须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脚手架上的爬梯必须搭设木板,木板上必须设置防滑条。搭设脚手架时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脚手架搭设设纵、横向扫地水平杆距地面20~30cm,钢管的纵横向间距均为1.2m,并设置斜撑以增加支架的整体稳定性。脚手架设置足够和牢固的拉结点,不得随意加大脚手杆距离或不设拉结,脚手架外挂防护立网,并随施工升高而升高,脚手板铺平,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要及时设置连接杆、剪刀撑,钢管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须拉设四周缆风绳锚固,避免脚手架的变形、倾倒。3、钢筋施工钢筋采用集中加工,现场绑扎。(1)钢筋加工钢筋在加工棚下料、制作,运至现场绑扎安装。加工前,先核对下料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尺寸,并计算下料长度;下料时先下长料,后下短料;钢筋加工尤其是钢筋弯曲先按1:1比例放大样制作样板,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再成批加工。钢筋切断采用切割机,严禁用气割设备或电焊设备烧断钢筋。将钢筋量好长度,准确放在切断机刀口位置,起动切断机将钢筋切断。钢筋下料时应根据钢筋编号和供料尺寸的长短统筹安排减少钢筋的损耗。对局部曲折、弯曲或成盘的钢筋使用调直机冷拉方式加以调直,I级钢筋冷拉伸长率不大于2%,Ⅱ级钢筋的冷拉伸长率不大于1%。表面伤痕不应使截面面积减少5%以上,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冷拔低碳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第3页共19页钢筋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I级钢筋末端采用180°弯钩,其弯曲直径dm不小于2.5d,钩端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II级钢筋末端采用90°弯钩,其弯曲直径dm不小于5d,钩端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主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和搭接焊,箍筋接头采用搭接焊。采用闪光焊时,两对焊钢筋轴线需在同一直线上。采用搭接焊时,两搭接钢筋的搭接部分要进行预弯,确保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焊接时从搭接钢筋的一端引弧,并在搭接钢筋端头上收弧,弧坑应填满。对焊及搭接焊接头应符合图3~图5的要求,焊缝高度h及焊缝宽度b应符合图6的要求。焊接前,先进行试焊,并检验接头外观质量及规定的力学性能。仅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参数)确定后,方可成批焊接。操作时将焊接的两钢筋头打磨干净,平放在操作台上对齐,通电、焊好后搬运到堆放场分类堆码、标识。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名称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全长±10尺量d图2直角形弯钩5ddm≥3d≥3ddm≥2.5dd图1180°弯钩d图3闪光对焊5dd图5双面搭接焊dh0.7d8mm图6钢筋搭接焊的焊缝h≥0.3d≥4mmd8d(10d)图4单面搭接焊第4页共19页2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3箍筋内净尺寸±3钢筋电弧焊和闪光对焊接头允许偏差序号类别项目允许偏差1电弧焊接头搭接焊接头钢筋轴线弯折角4°偏移0.1d,且不大于3mm焊缝高度+0.05d~0焊缝宽度+0.1d~0焊缝长度-0.5d咬肉深度0.05d,且不大于0.5mm在2d长的焊缝表面上,焊缝的气孔及夹渣数量2个面积6mm22闪光对焊接头接头处钢筋轴线弯折角4°偏移0.1d,且不大于2mm接头表面裂纹不允许(2)钢筋安装墩柱钢筋安装前,先对伸出承台顶的搭接钢筋进行修整,然后采用搭接焊焊接竖向主筋。在立好的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出箍筋间距线,将加工好的箍筋由下往上绑扎。竖向筋与竖向筋之间采用双面或单面搭接焊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不要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应垂直于竖向主筋绑扎,与主筋转角处的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相交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若设有接头,上下层之间应错开设置,弯钩长度满足设计及抗震要求。每层箍筋绑扎完再按设计间距绑扎拉筋,拉筋上下层相互错开。为防止骨架变形,绑扎方式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为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在竖向钢筋外皮上绑扎同标号混凝土垫块。垫块的安放要相互错开,分散布置,疏密均匀,一般保持4个/m2。钢筋骨架成形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对钢筋种类及材质、钢筋根数、长度及布置间距、接头位置及数量、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等项目进行检查验收。钢筋安装及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序号名称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排距±5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2分布钢筋间距±20尺量,连续3处3箍筋间距绑扎骨架±204焊接骨架±10第5页共19页5保护层厚度C≥35mm+10,-5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4、模板安装钢筋骨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定型钢模,预先在专业厂家加工制作,后运至现场由人工配合汽车吊试拼、安装。(1)模板模板标准节高度为2m,调整节高度为1.5m、1m和0.5m;接缝处用螺栓连接,接缝内设胶垫防渗密封。模板由专业厂家统一加工制作。圆端形墩模平面分为4大块,两块平板模型,两块半径为半圆形模型。(2)模板的安装用水准仪测量承台顶标高,同时按设计高程将立模边缘线处用砂浆找平,以便墩身模板的安装、找平。找平层用水平尺抄平,待砂浆硬化后即可立模。模板安装采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在接缝处平齐钢模内表面粘贴双面止浆带以保证钢模接缝密贴不漏浆。安装前,先对模板进行除锈、打磨等处理,并涂刷脱模剂。安装时,采用吊车分片起吊,并按先安装直线模型、再安装圆弧模型,先安装调整节、再安装标准节的顺序逐节逐层安装。当模板组拼成形后,所有螺栓不必拧紧,留出少量松动余地,但绝对禁止偷工,所有法兰孔螺栓必须进行连接。如模板前后方向偏斜可通过手拉葫芦调整至正确位置,左右偏斜的调整则在模板底边靠倾斜方向的一端塞加垫片实现。模板之间的缝隙塞有橡胶条,因而不会漏浆。调整完毕后,应拧紧全部螺栓。模板支立完成后安装拉杆,中间用¢25精轧螺纹钢,四个角用¢36圆钢拉杆斜拉。拉杆要连接紧密,确保模板稳定牢固。在模型上口四周设四道缆风绳对拉,对模型加以固定。从第一节墩柱定位准确后,每上一节模板均用10公斤垂球控制其垂直度。立模到顶后,用全站仪与水准仪复核模板的四角坐标及高程。模板找正加固后,在承台顶与模板接触处用砂浆将缝隙封死以免漏浆。上述工作结束后,经质检员验收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经检查、确认断面尺寸、标高、模板加固等项目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模板安装允许偏差第6页共19页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102表面平整度33相邻模板错台14预埋件预留孔位置55垂直度h/10006模板安装高程±55、混凝土浇筑钢筋安装、立模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进行检查,清理模板内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铁锈、污垢。混凝土在2#和3#搅拌站集中拌合,罐车运输,吊斗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控制在50~100cm,为防止混凝土离析,采用漏斗下设串筒进行浇筑,严禁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漏斗底部的卸料活门应开启方便,并不得漏浆。混凝土浇筑前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全过程旁站。浇筑时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混凝土水平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出现平坦泛浆不再下沉时,该部位混凝土已经振捣密实。墩身混凝土尽量一次连续浇筑到顶,因故必须间断且超过允许间断时间或必须设施工缝隙时,在墩身的周边(略小于5cm)预埋φ16mm以上钢筋(光圆钢筋两端需弯标准弯钩,螺纹钢筋两端弯成直钩)或其它铁件,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不含弯钩),间距不大于钢筋直径的20倍。在新一层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前期混凝土表面的乳皮层清除干净,用铁锤或者风镐凿毛、钢刷刷毛或者高压水冲毛等方法,使表面石子半露,形成麻面,以利新老混凝土的牢固结合。当施工缝处于水平状时,浇筑上层混凝土前应首先浇筑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以提高接缝处混凝土的密实性。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其位置正确不第7页共19页发生变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技术人员全过程旁站,试验人员随时抽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并留取不少于两组试件。如换工作班时,应进行交接班,每工作班都应制取试件。试件采用标准养护,强度测试后填试验报告。墩顶施工完毕应及时对其高度,中心线等再次进行检测。6、裂缝的控制措施1)降低浇筑温度及硬化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1)降低水泥水化热a、水泥的选用应优先选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水泥等。对所用的水泥应进行水化热测定,水泥水化热的测定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直接法)》进行,配制混凝土所用水泥7天的水化热宜不大于250kj/kg。b、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在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采用减水剂、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合理选择骨料粒径及级配、砂率,以在保证混合物和易性的原则下尽可能减少用水量以降低水泥用量。采用优质粉煤灰等活性掺和料取代水泥用量;改善混合物和易性,可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后期强度及耐久性。(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a、夏季砂石材料应避免阳光直晒,并可喷冷水雾或冷气预冷;用低温水或冰水搅拌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也应避免日晒。b、保证模内通风,加速模内热量散发。c、掺入缓凝型减水剂,避免水化热集中产生。2)提高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1)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不大于1.5%。(2)加强混凝土的振捣,采用二次投料法及二次振捣法,加强早期养护,并在浇筑第8页共19页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以提高混凝土湿度和早期龄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变形。3)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a、混凝土浇筑后,要保温保湿长期养护,缓慢降温,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度、湿度梯度过大。b、加强测温控温,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将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控制在25℃以下。c、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浇筑面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积高差过大。d、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拆模时间应考虑气温环境等情况,必须有利于温度控制,即拆模后混凝土的温差不能太大。e、混凝土浇筑后,做好表面的长时间保温保湿养护,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以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及常温应在浇筑后及时洒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为原则,模板上亦应经常洒水。夏季应避免曝晒,注意保温。冬季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