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主讲:顾国龙检测方法一、概念:用显微镜对尿沉淀物进行检查,识别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细菌、寄生虫等各种病理成分;辅助对泌尿系统疾病作出诊断、定位、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常规试验项目。二、检测原理及方法学评价传统显微镜检查法:直接镜检法:混匀一滴尿法自然沉降镜检法:离心镜检法:染色镜检法:可提高管型检出特殊显微镜检查法:相差显微镜:干涉显微镜:偏振光显微镜:透射电镜:仪器检查法: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仪法宜用新鲜(2h内完成检查),随机中段尿液。使用标准器材,如尿液沉渣定量分析板。采用可靠的尿沉渣质控物。尿沉渣检查标准化。应用各种细胞化学,免疫化学染色新技术。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三、质量控制尿液细胞检查一、红细胞(RBC)红细胞形态:见图1正常红细胞:淡黄色,双凹圆盘状,直径大约8um。异形红细胞: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环形红细胞、新月形红细胞、皱缩红细胞及影红细胞。图1红细胞血尿*镜下血尿:>3个RBC/HPF,而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肉眼血尿:>1ml血/1L尿,尿液外观呈淡红色。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常,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大小不等,外形呈两种以上的多形性变化。o肾小球性血尿:>70%为2种以上变形红细胞。o非肾小球性血尿:>70%为正常红细胞或单一型红细胞。参考值直接镜检法:0~偶见/HPF离心镜检法:0~3/HPF临床意义:引起血尿的疾病很多,可以归纳为三类原因: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全身其它系统的疾病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二、白细胞(WBC)白细胞形态:见图2完整白细胞闪光细胞脓细胞图2白细胞参考值直接镜检法:0~3/HPF离心镜检法:0~5/HPF镜下脓尿:尿液白细胞>5/HPF临床意义肾盂肾炎膀胱炎女性阴道炎宫颈炎和附件炎肾移植后排异反应其他三、上皮细胞(epithelium)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tubularepithelium)来源:来自肾小管立方上皮。形态:见图3;参考值:在正常人尿中极为少见。临床意义:一旦增多,即提示肾小管病变,在急性肾小管肾炎时可见到;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多尿期可大量出现。图3肾小管上皮细胞无染色图3肾小管上皮细胞SM染色移行上皮细胞(transitionalepithelium)来源:由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近膀胱段等处的移行上皮组织脱落而来。形态:有多种形态,见图4参考值:无或偶见。临床意义:在肾盂、输尿管或膀胱颈部炎症时可成片脱落,但其形态随脱落部位而稍有区别。图4大圆上皮细胞图4小圆上皮细胞图4尾型上皮细胞扁平鳞状上皮细胞(pavementepithelium)来源:来自输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阴道的表层。形态:见图5参考值:正常尿中可见少量扁平上皮细胞。临床意义:大量出现,或伴白细胞、脓细胞,多见于尿道炎。图5鳞状上皮细胞(扁平上皮细胞)四、吞噬细胞(phagocyte)形态:参考值:临床意义:尿中出现提示泌尿道急性炎症。五、其他细胞尿液管型检查概念:尿液管型,是一些有机物或无机物,如蛋白、细胞或结晶等成分,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凝固聚合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尿液中出现管型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一、管型形成机制和条件尿液蛋白质和T-H蛋白浓度增高尿液浓缩和肾小管内环境酸化有可提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二、管型的形成与分类蛋白质(白蛋白+T-H蛋白)浓缩、酸化、盐析、凝胶化透明管型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白蛋白+T-H蛋白白细胞管型粗颗粒管型细颗粒管型蜡样管型红细胞管型血红蛋白管型上皮细胞管型脂肪性变的上皮细胞+蛋白质上皮细胞脂肪管型脂肪管型三、管型种类、形状和临床意义透明管型形态:见图6临床意义:偶见于成人浓缩尿、激烈运动后等。病理情况可见于发热、麻醉、心力衰竭、肾受刺激后。如大量持续出现透明管型,表示肾脏病变严重。图6透明管型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o形态:见图7o临床意义: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图7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o形态:见图8o临床意义:提示肾实质有感染性病变,多见于急性肾盂肾炎。图8白细胞管型肾上皮细胞管型o形态:见图9o临床意义:常见于肾小管病变。图9上皮细胞管型颗粒管形形态:见图10临床意义: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尤其多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图10颗粒管型蜡样管型形态:见图11临床意义: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功能不全。图11蜡样管型脂肪管型形态:见图12临床意义:多见于肾病综和征。图12脂肪管型宽大管型细菌管型和真菌管型结晶管型混合管型其他管型和类管型相似物Q:尿液中出现何种管型,多提示存在早期肾小球病变?A:红细胞管型。Q:尿液中出现何种管型,多提示存在慢性肾炎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A:细颗粒管型。简述镜检出现管型的临床意义?①透明管型:见于剧烈运动、发热、麻醉、心功能不全。②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单位内有出血。③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④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常见于肾小管病变。⑤颗粒管型:见于肾实质性病变。⑥肾功能不全管型: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尿毒症时,常表示预后不良。⑦脂肪管型: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尤多见于肾病综合症。⑧蜡样管型: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功能不全及肾淀粉样变性时。尿管型基质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T-H糖蛋白尿管型形成的三个必要条件是:尿中存在蛋白质、肾小管有使尿液酸化的能力、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尿沉渣可见的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上皮细胞关于尿颗粒管型,下列错误的是A来自变性的细胞分解B来自血浆蛋白,聚集于基质管型C粗颗粒管型可变为细颗粒管型D细颗粒管型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E粗颗粒管型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答案:D尿液结晶检查一、尿液结晶形成和检查方法二、生理性结晶:生理性结晶种类较多形态各异,见图13~图16。图13草酸钙结晶图14尿酸结晶图15三联磷酸盐结晶图16非晶形尿酸盐三、病理性结晶胆红素结晶:见于各种黄疸患者。胱氨酸结晶:大量出现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图17)。图17胱氨酸结晶亮氨酸与酪氨酸结晶:可见于有大量组织坏死的疾病,如急性肝坏死、急性磷中毒患者尿中;在糖尿病性昏迷、白血病或伤寒等患者尿液中也可能出现(图18~图19)。胆固醇结晶:可出现于乳糜尿和脓尿。图18酪氨酸结晶图19亮氨酸结晶尿沉渣的检查内容包括: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上皮细胞、异形细胞等。管型:透明管型、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混合管型、宽形管型等。结晶:磷酸盐、草酸钙、尿酸结晶和药物结晶等。细菌、寄生虫(或卵)、真菌、精子、粘液等。尿液沉渣定量检查收集全部尿液用量筒准确量取全部尿液,并作记录取混匀10ml尿液置于刻度离心管中1500r/min,离心10min离心后吸取上清液9ml倾去充分混匀,剩余1ml尿沉淀液充池计数10个大方格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数。尿尿沉渣检验的操作步骤:1小时尿有形成分计数法:定义:准确留取3h全部尿液,将沉渣中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分别记数,再换算成1h的排出数。计算:N=1000×C×V/10T=33.3CV参考值:红细胞:男<30000/h,女<40000/h;白细胞:男<70000/h,女<140000/h;管型:儿童可偶见透明管型。临床意义:尿沉渣定量分析板法组成:特制的尿沉渣离心管和定量分析板(图16)定义:取一定量尿液离心后,将沉淀物滴入记数板,计算1μl容积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的数量。参考值:红细胞:0~12/μl白;细胞:0~12/μl;管型:0~1/μl优点:符合尿液检验标准化要求图16尿沉渣定量分析板12小时尿沉渣计数(艾迪氏计数):定义:留取12h尿液进行沉渣记数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的方法。计算:N=100×C×V参考值:红细胞:<50万/12h;白细胞:<100万/12h;管型:无。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