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言我国是世界上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T1DM)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T1DM的绝对人数仍是一个庞大的人群。T1DM多见于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差,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在胰岛素问世之前,患者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常不足1年。胰岛素问世后,患者生命得以大大延长;如在著名的美国Joslin糖尿病中心50年患病研究中,招募的351例T1DM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5岁,平均病程达到了56.5年。前言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T1DM的治疗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从全球范围来看,多数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血糖波动大,低血糖风险高,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依旧存在,糖尿病并发症仍是严重危害1型糖尿病患者身体健康的主要健康问题。特别在我国,由于缺乏规范的治疗管理方案,患者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发生率高,与发达国家的控制情况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造成沉重负担。如近期在中国广东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851例T1DM患者中,仅27.5%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且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相当常见。流行病学T1DM约占糖尿病患者的5%,多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起病。在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中,T1DM所占比例约为80-90%。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1999年对于糖尿病的定义与分类,T1DM可分为自身免疫性及特发性T1DM。前者的胰岛自身抗体多为阳性,提示病因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所致,多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此外,尚有一类缓慢起病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AutoimmuneDiabetesinAdults,LADA),在病因上亦属于自身免疫性T1DM,但由于患者起病年龄及临床表现均貌似2型糖尿病,易被误诊。特发性T1DM的病因尚不明确。一、T1DM的患病情况T1DM的发病率在全球亦呈显著上升趋势。根据2011年IDF统计,在全球1.9亿0-15岁的儿童中,T1DM患者约有490,100名,每年新诊约77,800名,年增加率约为3.0%。目前关于T1DM流行病学的多中心研究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人群。规模较大的流行病学研究包括2000年WHO组织的DiabetesMondiale(Diamond)研究,欧洲组织的theEuropeandDiabetes(EURODIAB)研究,以及最近美国组织的theSEARCHforDiabetesinYouthstudy等。一、T1DM的患病情况我国儿童T1DM发病率较低,根据2000年WHODiamond研究对15岁以下发病的T1DM调查,我国儿童T1DM的校正发病率为0.59/10万/年,按全国人口年龄构成的标化发病率为0.57/10万/年,是世界上T1DM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低于北欧高加索人约365倍。二、T1DM患病的影响因素1.季节T1DM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北半球的病例发病高峰多在12月至次年2月,而南半球多在6月至月。SEARCH研究发现春季出生的儿童更容易患T1DM。他们推测这种季节性升高的发病趋势可能与感染、日照有关。二、T1DM患病的影响因素2.环境包括感染、地域、气候及日照时间等坏境因素。感染已被证实与T1DM发病率升高相关。环境因素中的病毒感染,包括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科萨奇B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以及脑炎心肌炎病毒等与T1DM发病关系较为密切。T1DM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亦有所不同。高纬度地区T1DM患病率显著高于低纬度区,可能与日照或生活环境有关。亦有报道显示海滨地区与内陆地区的T1DM患病率有所不同,是否与不同的饮食习惯有关仍有待深入研究。二、T1DM患病的影响因素Diamond的中国研究资料显示T1DM的患病率与不同地区的环境及气候相关,具有北高南低的特点。此外,Diamond研究结果还显示大城市如上海和北京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它非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中小城市。7个地区中心的资料显示中国城区与郊县(农村)儿童T1DM的校正发病率分别为1.12/10万/年和0.38/10万/年,城市市区儿童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郊县和农村。这可能与城市生活水平、与污染物接触及就医条件等有关。二、T1DM患病的影响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还表现在居住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华人儿童的T1DM发病率差异很大,如Diamond研究中我国大陆儿童的T1DM标化发病率为0.57/10万/年,而台湾为1.5/10万/年,香港为2.0/10万/年,移居美国的华人高达4.9/10万/年。这些结果都提示环境因素可影响T1DM的患病率。二、T1DM患病的影响因素饮食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尚无定论支持或反对婴儿早期牛乳喂养是T1DM发生的危险因素。来自中国一项研究显示T1DM的发病率与不同时间给予婴儿固体辅食或配方牛奶等有关。二、T1DM患病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T1DM多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起病。6月龄以内婴儿很少发病,而发病一般从9月龄开始并持续升高。国外资料报道12-14岁患病达高峰,然后呈下降趋势。我国11个地区的资料显示10-14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最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增加,至10岁时达最高峰(0.99/10万/年),随后略有下降。随着胰岛自身抗体检测技术的推广,部分既往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被重新诊断为LADA,这提示很大一部分大于18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应被诊断为T1DM。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欧洲国家T1DM的发病率在5岁以下儿童中呈增加现象,原因尚不明。种族1990-1994年全世界50个国家100个医疗中心参加的Diamond全球研究调查显示,世界各国的T1DM发病率不一致,北欧国家尤其以芬兰发病率最高,约占全球发病的20%;东亚、中国及委内瑞拉发病率最低,相差可达365倍之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Diamond研究显示我国八个民族的T1DM发病率也存在10倍以上的差距;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的发病率较高。T1DM的定义及诊断依据1.T1DM的定义特指因胰岛β细胞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具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T1DM的定义及诊断依据2.T1DM的诊断依据T1DM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而诊断,由于β细胞破坏所致的依赖胰岛素治疗是诊断T1DM的“金标准”。因此T1DM实际上是一种回顾性诊断,在患者起病初期进行分型诊断有时非常困难。T1DM的定义及诊断依据单用临床症状和血糖水平不能准确区分1型还是2型糖尿病;即使是被视为T1DM典型特征的酮症酸中毒,也可以发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T1DM目前尚无确切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临床特征来诊断。支持T1DM诊断的临床特征包括:(1)起病年龄:大多数患者20岁以前起病,但也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病;20岁以前发病的患者中约80%是T1DMT1DM的定义及诊断依据T1DM;(2)起病方式:起病较急,多数患者的口干、多饮和多尿、体重下降等“三多一少”症状较为典型,有部分患者直接表现为脱水、循环衰竭或昏迷等酮症酸中毒的症状;(3)治疗方式:依赖胰岛素治疗。一般在临床上年轻起病、发病较急、“三多一少”症状明显,且伴有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者,应警惕T1DM可能,先给予胰岛素治疗,定期观察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赖程度,同时注意与其他类型的糖尿病相鉴别,最终根据治疗后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对胰岛素治疗的依赖程度确定分型。T1DM的定义及诊断依据起病初期患者的胰岛功能对糖尿病的分型诊断也有参考意义。临床上常用的评价胰岛功能的方法为测定空腹及餐后(或其他刺激后)的C肽水平。这尤其适用于使用外源性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目前尚无界定T1DM患者的C肽截点,但国内外学者倾向于认为多数经典T1DM患者发病1年后,其血清C肽水平多低于检测下限值。若起病初期,患者的空腹C肽200pmol/L,应疑诊为T1DM,然后随访观察C肽的变化,进行最终分型。T1DM的病因分型诊断临床诊断的T1DM患者,应进一步进行胰岛自身抗体的检测以明确病因。胰岛自身抗体是胰岛β细胞遭受免疫破坏的标志物,是诊断自身免疫性T1DM的关键指标,包括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IA-2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b)等,其中以GAD-Ab的敏感性最高。推荐使用国际标准化的放射配体法进行检测,以确保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1DM的病因分型诊断在中国人群中,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比例较低;约有50-70%的患者体内可检测到胰岛自身抗体,在病因上属于自身免疫性T1DM。但有少数患者起病初期胰岛自身抗体阴性,但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抗体阳转,这同样应归属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约有30-50%的患者体内一直检测不到胰岛自身抗体或其他的免疫学证据,可考虑为特发性T1DM的可能。T1DM的病因分型诊断血糖控制目标降低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是T1DM血糖控制的两大目标,因此目前公认的血糖控制标准为:在最少发生低血糖风险的情况下应使患者的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对于个体患者而言,血糖控制目标的制定应考虑到以下方面:患者的年龄、患者本人或其家庭管理和认识糖尿病的能力、血糖监测频率及就诊的方便性与积极性。建议我国T1DM血糖控制目标是:在尽量避免低血糖基础上,儿童和青春期HbA1c7.5%;HbA1c7.0%;老年人HbA1c7.5%;不同年龄阶段的T1DM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同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的基本原则建议一旦诊断,就应给予T1DM患者和至少一名家庭成员进行DMSE,包括:1)应根据需要随时给予个体化、有针对性的自我管理教育指导,尤其应关注学龄期、青春期、婚育期等时期生理、心理的教育和辅导。2)定期组织开展小组式的管理经验交流有助于患者的社会交流和信心培养。3)重视家庭成员对DMSE知识的掌握,对于年轻患者的糖尿病管理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和意义。4)糖尿病治疗中心应建立由多专业医务人员组成的糖尿病教育和支持团队。建议由内分泌科、儿科、心理科、营养科、眼科、肾内科、产科等多个专科医生以及糖尿病专业教育护士等组成,并根据患者不同时期,不同疾病状态的需要给予相关的、持续的专业辅导。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将血糖安全地控制在目标范围的重要手段之一。监测血糖可以评估和反映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和治疗效果,指导合理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利用快速血糖仪进行床边血糖检测(POCT)和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临床上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反映2-3月平均血糖水平的HbA1c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连续3-5天的动态血糖监测是在血糖波动较大患者中发现无症状低血糖和血糖波动特征的重要手段;糖化白蛋白和血、尿酮体也是反映糖代谢异常程度的有用指标。血糖监测时点和频率在不同治疗阶段,可有目的地选择监测模式与频率,既可提供足够的血糖波动信息,也可减轻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住院期间进行的POCT可以强化血糖监测,如持续的每日三餐前+三餐后+睡前;或在分阶段血糖控制原则(先控制血糖到一般水平,再控制到理想水平;先控制空腹血糖,再控制餐后血糖;先调整基础胰岛素,再调整餐前胰岛素;先避免低血糖,后控制高血糖)的基础上,灵活采用不同的血糖监测模式。血糖监测时点和频率基本方式为:先采取强化血糖监测模式,以评估整体血糖水平和制定合适的胰岛素治疗方案;空腹/餐前血糖较高时,采用空腹、餐前和睡前的血糖监测模式,以指导空腹和餐前血糖控制;空腹血糖控制后,采用餐后血糖监测模式,以指导餐后血糖控制;最后再次采取强化血糖监测模式,以确认血糖控制效果。特殊情况下,如生病、运动、低血糖、怀疑血糖明显增高时可随时监测血糖。血糖监测时点和频率由于T1DM患者的胰岛功能差,血糖波动大,因此应特别强调餐前血糖检测的重要性,以便及时调整餐前胰岛素剂量。在患者进行SMBG时,可以根据监测时点和模式的适用范围,灵活按需地应用各种血糖监测模式。通常建议每天监测3-4次。如果条件限制,每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