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北宋的政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北宋的政治北宋的政治这个时代——经济繁荣,却用于购买和平;文化发展,却无力抵挡外敌。曾经的北宋既辉煌过,却又无奈着。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却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北宋的政治北宋的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建立过程都城公元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东京(河南开封)北宋的政治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等掌握了军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不流血而创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北宋的政治宋观察地图,北宋建立后,是否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分裂割据局面并没有结束。北宋只是占有后周统治的地区。对此宋太祖采取什么策略?是否实现了全国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北宋的政治北宋建立初期,宋太祖问宰相赵普,导致唐末以来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息的原因。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欲治之,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是怎样解决的?他用什么方法扭转了这种被动局面?北宋的政治军事上——收精兵建立禁军轮流驻扎京师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杯酒释兵权”)2.控制调兵权,将领有统兵权而没有调兵权;(统调分离)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更戍法)积极: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控制军队消极: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形成“积弱”的局面北宋的政治行政上—夺其权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在地方任用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三年一换。设通判,牵制知州积极:加强了皇权和对地方的控制消极:官僚机构膨胀(官员人数过多),效率低下,形成“积贫”局面北宋的政治财政上—制钱谷1.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2.设转运使,收缴地方财税归中央积极: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消极:造成地方财政困难北宋的政治军事上①解除_____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②控制对_____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禁军军队政治上①在中央:采取_________的方法,削弱_____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_________制度经济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由中央掌握;设置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分化事权相权三年一换转运使归纳整理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导致宋朝“积贫积弱”北宋的政治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唐朝武将宋代文臣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宋)曹翰《退将诗》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宋)谚语北宋的政治Q1: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原因:防止武将专权、篡权Q2:宋太祖和宋太宗在重用文官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祖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1、文人统兵,武将受限措施:文化上—重文抑武北宋的政治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天圣八年进士,修《新唐书》。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兵权)、参知政事(行政权)。文臣统兵的代表:欧阳修《劝学诗》宋真宗(北宋第3位皇帝)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北宋的政治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措施:重文轻武的政策科举取士宋太祖:最多一次是31人,诸科最多是96人;宋太宗:977年,进士109人,诸科200人,又赐进士180多人,总录500多人宋真宗:(继续增加),如在1000年录取进士409人,诸科更高达1129人。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太祖誓碑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北宋的政治每3年一次,每次最多30人。后来逐渐增额,以至于3取1110年规定限额,每次考试只能取10人。武举想一想,这种重文轻武的政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北宋的政治北宋的政治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重点)重文轻武加强兵权(“兵”)加强行政权(“权”)——中央、地方加强财政权(“钱”)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重文抑武,文臣统兵发展科举文教事业四、课堂小结北宋的政治这个时代——经济繁荣,却用于购买和平;文化发展,却无力抵挡外敌。曾经的北宋既辉煌过,却又无奈着。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却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北宋的政治1.“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这一典故说的是()A.宋太宗B.宋太祖C.宋神宗D.宋真宗2.宋朝统治者为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采用的统一方针是()A.先北后南B.先南后北C.远交近攻D.缓进急战3.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吸取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A.陈桥驿兵变B.五代的频繁更替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C.唐末农民起义4.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实行这一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A.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型酒B.避免地方官吏的腐败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D.解决支付给辽夏岁币的财源5.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B.开创进士科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北宋的政治1.(2016·岳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A.刘备B.元昊C.忽必烈D.赵匡胤D北宋的政治2.《宋史·太祖本纪》记载:“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这段史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A.澶渊之盟B.郾城之战C.靖难之役D.陈桥驿兵变3.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①将兵权收归中央②派文官任知州③设节度使④派转运使把地方财政大部分收缴中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DC北宋的政治4.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朝统治者的这种做法()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B.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C.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5.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致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D.闭关锁国DB北宋的政治6.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D北宋的政治7.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A.秦朝B.西汉C.宋朝D.唐朝C北宋的政治9.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A.秦始皇B.汉高祖C.宋太祖D.元世祖10.中国文化中包含着众多的历史元素,《百家姓》是中国人熟知的一部关于姓氏的著作,开篇即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部著作最早可能出现在()A.唐B.明C.汉D.宋CCD北宋的政治11.针对唐朝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是()A.分化事权,分割宰相权利B.废除丞相,权归三司C.实行三省六部制D.废除丞相,设中书省A北宋的政治12.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A.孝亲观念浓厚B.重文轻武传统C.颜值备受推崇D.选官注重才学B北宋的政治13.宋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它指定地点,由中央掌管。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A.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B.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防止农民起义D.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B北宋的政治14.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形成重文轻武局面②加强中央对军权的控制③造成官僚机构膨胀④阻碍科举制和文化教育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