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要素禀赋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由古典贸易理论进入新古典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贸易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即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和造成生产成本差异的唯一要素。以俄林等为代表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又称现代贸易理论。其特征有两个:(1)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2)分析时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法。要素禀赋论是当代著名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于1919年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继承并发展了赫克歇尔的论点,创立了要素禀赋理论,所以要素禀赋理论又被称为赫-俄理论。埃利·赫克歇尔(EliHeckscher)俄林的老师,瑞典学派主要代表人之一。把定量研究引入经济史研究,从而连通了经济史和经济理论的研究。《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之影响》(1919)提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两个前提:两国要素禀赋不同;不同产品在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伯蒂尔·俄林(BertilOhlin)《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在继承要素禀赋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区际贸易、要素禀赋差异的观点,完善了H-O理论。1977年获评诺贝尔经济学奖本章结构图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2个概念,4个定理,一个谜)掌握要素禀赋、要素密集度的概念掌握H-O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掌握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掌握罗伯津斯基定理掌握里昂剔夫之谜及解释能够运用本章理论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一、要素禀赋二、要素密集度三、模型基本假设一、要素禀赋定义:也称要素丰裕度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描述:一般说来,在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情况,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实际衡量:通常是用人均资本存量来估算要素丰缺的判断方法实物法以各国所拥有的两种要素(K、L)的实物数量的方式来解释要素的丰缺程度21LKLK国家1的资本相对丰裕,国家2的劳动相对丰裕。价格法用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来决定两个国家的要素丰缺程度21wrwr国家1的资本相对丰裕,国家2的劳动相对丰裕。图3-1中,EA、EB分别表示A、B两国的要素总量组合ρAρB,故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则为劳动丰富的国家。图3-1二、要素密集度定义: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X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x=Kx/Lx;Y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y=Ky/Ly,kxky,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capital-intensive)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labor-intensive)产品。kx=Kx/Lxky=Ky/Lykxky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图3-2三、假定条件:2*2*2模型生产技术相同在国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在各国间生产要素不能流动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无运输成本,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不完全专业化生产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实现贸易活动的持续偏好不影响贸易市场价格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贸易按国际价值规律开展分析简化符合现实一种商品为劳动密集型商品,另一种商品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要素禀赋决定贸易类型第二节H-O理论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三、H-O定理四、对H-O模型的评价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丰裕度决定的。一国应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逻辑思路用俄林的话来说,就是:“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生产要比在别的地区便宜。在每一个地区,出口品中包含着该地区拥有的比其他地区较便宜的、相对大量的生产要素而进口别的地区能较便宜的生产的商品”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生产成本比率不同,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则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因此,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最重要基础。商品相对价格技术要素价格要素供给要素的派生需求最终产品需求消费偏好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要素禀赋差异相对供给差异生产技术条件相同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结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要素禀赋点图3-3图3-4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在封闭条件下,一国要素禀赋差异造成供给差异,而供给方面的差异将造成两国相对价格差,这有进而形成了两国贸易的基础。因此,在需求条件完全相同条件下,两国商品贸易完全是由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数据模型技术系数/要素比例要素价格成本/价格日本美国纺织品机器纺织品机器劳动L资本C0.750.250.250.750.750.250.250.75工资W利息I40日元200日元40日元200日元1美元1美元1美元1美元P=L*W+C*I80日元160日元1美元1美元papb,即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则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即资本丰富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丰富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两国需求条件完全相同要素禀赋相对供给差异相对价格差异生产技术条件相同图3-5三、H-O定理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重要结论便是所谓的H-O定理。日本纺织品的相对价格是1/2,美国纺织品的相对价格是1日本的纺织品具有比较优势,美国的机器具有比较优势日本出口纺织品而进口机器,美国出口机器而进口纺织品日本的纺织品较多地使用了便宜的生产要素,即劳动,而美国的机器较多地使用了便宜的生产要素,即资本开放后,A国将出口X,进口Y,B国则相反。因此,A国X的相对价格将上升,B国X的相对价格将下降,最终两国价格趋于一致,即两国面对相同的国际均衡价格。国际均衡价格Pw由A、B两国的相互需求共同决定。贸易三角ΔQAOACA和ΔQBOBCB图3-71990年以来的中日贸易日本对华出口前10位商品比重位次变化日本自中国进口前10位商品比重、位次变化中日贸易差异分析生产要素中,中国在三大类要素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即劳动、土地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日本则在两大类要素供给上占有明显优势:即资本与技术要素禀赋的这种静态差异,事实上决定了目前中日贸易的基本模式:中国输往日本的产品,多半属于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品,日本输往中国的产品,多半则带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四、对H-O模型的评价(一)H-O模型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点(二)H-O模型的评价(一)H-O模型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点相同点:H-O模型是建立在相对优势基础之上的,要素流动假设也基本一致。不同点:(1)李嘉图认为商品是由一种要素(劳动)生产的,而H-O模型认为一种要素无法进行生产,至少应为两种。(2)李嘉图认为国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应用于国际贸易,H-O模型则认为,国内、国际贸易均为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本质相同,交换原则亦相同。(3)李嘉图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而H-O模型则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自己分析的出发点。(二)H-O模型的评价积极影响:(1)俄—赫理论对国际分工、商品流向的分析方面比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更深入、全面,更接近于实际。(2)赫一俄理论对于一个国家如何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具有现实意义。(3)这一理论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这对于促进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缺陷(1)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2)过分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及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适用性;(3)对需求因素未予以充分考虑,影响了理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五、H-O模型的政策含义发挥一个国家要素上固有的相对优势,从固有要素存量的相对优势出发进行国际分工,从事贸易,将自己因为要素价格低廉而能够生产低廉价格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第三节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一、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二、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TheStolper-SamuelsonTheorem)S-S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在《保护主义与实际工资》(1941)一文中,提出关于关税对国内生产要素价格或国内收入分配影响的一种西方经济学理论,被称之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该定理证明了实行保护主义会提高一国相对稀缺要素的实际报酬。开展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1941年,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提出:由于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高于国内价格,随着出口商品生产的扩大,将增加对其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丰裕的要素)的需求,使该要素的报酬提高;由于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随着进口商品生产的萎缩,将减少对其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稀缺的要素)的需求,使该要素的报酬降低。这一结论又被称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1948年-1949年,萨缪尔森进一步发展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自由贸易不仅使两国的商品价格相等,而且使两国相同的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由于这一定理是建立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并由萨缪尔森发展的,因此,该定理又称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简称赫-俄-萨定理(H-O-Stheorem)。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推论: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A国(K丰裕)商品X商品Y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出口X进口Y扩大X生产减少Y生产要素投入增加释放要素需求较多的K需求较少的L供给较少的K供给较多的LK价格上升L价格下降逻辑思路r=PX*MPKX=PY*MPKYW=PX*MPLX=PY*MPLYMPKX=r/PXMPKY=r/PYMPLX=W/PXMPLY=W/PY实际报酬=边际产出(边际生产力)若生产函数Q=F(K,L)规模收益不变则有:(1/L)F(K,L)=F(K/L,1)令f(k)=F(K/L,1)F(K,L)=Lf(k)MPPL=∂F(K,L)/∂L=∂(Lf(k))/∂L=f(k)+Lf/(k)(-K/L2)=f(k)-kf/(k)MPPK=∂F(K,L)/∂K=∂(Lf(k))/∂K=Lf/(k)(1/L)=f/(k)因此,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边际生产力取决于两要素投入的相对比例(资本-劳动的比率),与要素投入的绝对量无关。由于资本变得相对越来越昂贵,劳动变得相对越来越便宜,所以每个部门的厂商都会调整其要素使用比例,增加劳动雇佣来替代部分资本,进而降低资本-劳动比率。在产量增加的同时,资本-劳动比率却下降,则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提高,资本的实际报酬上升;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降低,劳动的实际报酬下降。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机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在每一部门的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即等于其边际产出与商品价格的乘积。在均衡时,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报酬应当是相同的。X的相对价格上升资本和劳动从Y向X部门流动X部门是资密型的,需要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Y部门是劳密型的,释放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资本需求大于供给资本价格上涨劳动供给大于需求劳动价格下跌两部门资本-劳动比都下降二、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贸易前,由于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所以两国的要素价格的不一致导致了同种商品价格的

1 / 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