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的用法第一,何乐士收364个,占虚词总数57%;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说:“上古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但不等于没有语法范畴,只不过有自己的特点罢了。”如:过去式,“既、曾、已、业……”现在式,用“正、今……”;将来式,用“方、将……”。第二,根据用途,可分为若干小类,但其语法功能主要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有时也修饰名词性谓语或句子,大多当状语。第三,关联副词容易与连词混淆,所以,有人另列关联词,如:秦礼君《古代关联词语手册》。一、“少”、“稍”、“颇”的用法1、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孟子》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赫壁之战》3、(齐候)与子尾邑,(子尾)受而稍致之。公以为忠,故有宠。4、其群臣稍稍背叛之。《史记》5、稍近,益狎,荡倚冲冒。6、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7、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序》二、仅独副词“但”、“仅”1、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三国志》)2、《淮南鸿烈解》,删去“鸿烈解”,而但曰《淮南子》。(《校雠通义》)3、民欲祭祀丧纪而无用者,钱府以所入工商之贡但赊之。《汉书》4、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世说新语》5、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6、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7、时定川事后,阴翳仅十日,士皆沮怯,君(滕子京)咸用牛酒迎劳。8、暨予东归长白山,以亲之故,就禄养者,仅十五秋,君犹隐而未出。三、谦敬副词(伏、敢、窃、试、备、垂、惠、敬、钧、蒙、谬、辱、忝、猥、幸等)1、此楚庄王之所忧,而君说之,臣窃惧矣。《吴子》2、吾请无攻宋矣。《墨子》3、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4、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四、“乃”字用法第一、副词“乃”字《说文》:“曳词之难也。”段注:“曳有矫拂之意,曳其言而转之,若而,若乃皆是也。乃则其曳之难者也。”春秋宣八年:日中而克葬。定十五年:日下昃乃克葬。公羊传曰:‘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何注: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言外而浅。2、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邪?《战国策》3、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也。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5、吕公女乃吕后也。6、项王乃复引兵东,至东城,乃二十有八骑。7、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8、自古有战,非乃今也。9、长沙乃纔二万五千户耳。10、度我至军中,公乃入。11、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12、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13、精思博会,十年乃成。14、陈涉乃自立为王,号为张楚。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16、剀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17、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18、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0、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21、乃为儿女子所误。22、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第二、连词“乃”字23、非独政之能,乃其姊者亦烈女也。24、乃复悉卒,乃攻邯郸,不能拔也,弃甲兵,怒战栗而却。25、又试之鶏,果如成言。乃赏成。26、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决战,必三胜,斩将,乂旗乃后死。27、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五、“相”字的用法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2、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3、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5、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6、亡国破家相随属。7、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8、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9、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10、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11、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12、卒相与欢。13、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14、儿童相见不相识。15、吾以失恩义,会不相从许。16、苟富贵,无相忘。17、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18、杂然相许。19、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20、是时女主独治,诸吕相王。20、昔者三晋之交于秦,相善也。今秦释韩魏而独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韩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