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读后感河北省南皮县大浪淀中学王丽娟《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是姚跃林的著作,这部著作分为三编:理想的温度、生命的温度和理性的温度。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呼吁和追求理想教育。做有温度的教师,作者把温度比作人的血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想办法让他理解,当学生偶尔迟到或者搞恶作剧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做有温度的教师,教师要爱学生,不要压抑自己,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学生在教师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教师自己要爱读书,在闲暇时一杯茗茶,一本好书,在沁入心脾的茶香中与书共舞,人的气质也会发生改变。做有温度的教师,教师会与学生分享读书经验,与他们形成思想的共鸣。于丹曾说过,孔子对学生通常用和缓的语气商榷,从来没有严厉的批评过学生,因此在她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做有温度的教师就要像孔子一样,对学生要平和。教师要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处理与学生相关事情以及班级事务,要以爱与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要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教师无私和真诚的爱。《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这本书中,从理想的温度谈到生命的温度再谈到理性的温度。在本书中没有抽象的理论以及空洞的说教,在书中叙述的是一件件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故事中的人和事也是现在教育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细节和常识,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美好。如果家长听到自己的孩子说家是世界上最无法原谅的地方这句话时的心里感受肯定是困惑而又委屈的。没有一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几乎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他身上。结果到头来却成了孩子最讨厌的人。在中国教育报曾经有一篇报道《他们为什么反对父母》里面的内容让人震撼,而在豆瓣网上也曾有一个9万多人的小组宣称家是世界上最无法原谅的地方,而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数为小学教师。正是因为是教师的孩子因此家长对他们的期待高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压力,家长期望把他们培养成为“乖孩子”,因此给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带来许多不一样的地方。通过这些现象可以说明教师对待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有许多步入了误区。在教育的误区中,许多家长以爱的名义做出了许多对孩子成长不利的错事。在姚跃林老师的《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中的〈将自由成长的空间还给孩子〉中提到了出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做为家长和老师对待这些小的错误不要太过敏感和神经质。要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和空间,而不应该太过苛责和武断,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有益的爱。姚跃林老师在书中说道水至清则无鱼,人无察则无徒,如果要是没事找事的话无底下就没有好孩子。如果有这样的好孩子的话这样的孩子多半也是没有的孩子。做为家长或者老师不要把孩子时时置于自己的监控之下,也不要忽略他们的优点,放大他的缺点,也不要因为他的小过错就开始没完没了的战争,这样只会造成彼此的伤害。父母是一个不可能完美的职业,只有认识到这点,我们才能够明确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做为父母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简单的推己及人的方法。在这本书中的一个案例写的是一位教师本来性格开朗,但是他为了管好班级,让学生体会他的威严,天天板着脸去上课……过了一个月,班级的纪律非常好,可以学生与教师却明显的疏远了,课堂上师生也没有了笑声。后来一次作文课中,教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想对你说》,学生在作文中这样说道,教师请您笑一笑,再让我们听听您的歌声,你再和我们一起玩皮筋好吗……看了这篇文章,我感到非常震撼。在学生的眼中,教师的微笑是多么的可贵,它代表着教师对学生的认同与接纳。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把常常微笑,要把微笑带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同时我们对待学生要多些宽容,多些善良。通过阅读我对师生关系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反思,要平等对待学生,学生与我们的亲人朋友一样,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尊重。宽容对待学生对教师来说很容易,但对学生来说可能就会意味着整个春天。做有温度的教师,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爱护每一名学生,让教育迎来春天。教育要还给学生自由生长的天地,出错是学生成长的代价,没有小失败,难有大成功。家里学校不是监狱,家长与孩子、学生与家长没有必要起战争,教育不能不管孩子的感受,限制孩子的自由成长,让他们过早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父母是一个不可能完美的职业,无论做父母还是做家长,要活到老学到老,已所不欲亡勿施于人,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通过阅读姚跃林老师的这本书中可知,作为父母和教师我们要尊重孩子,要把自由和快乐还给孩子,在儿童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就尤如一颗种子里面蕴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出来一样。作为教师应该有农人的信念和适度,孩子就会健康快乐的成长。用温和的心说温暖的话,做温暖的事,给学生温和的面孔,做有温度的教师,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