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101棉花病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2020/2/102棉花具有无限生长的习性。在当前的生产条件下,一般年份,棉花因遭受病虫害危害可造成经济损失5—15%,如果不进行防治,则可造成30—50%的损失,少数特殊年份因病虫害大爆发可造成棉花80%以上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常常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才能确保棉花丰收。随着抗虫棉在长江流域棉区的释放,抗虫棉在长江流域的种植面积迅速攀升,种植比例已经达到90%以上。抗虫棉的长期连续种植引起了棉花病虫的发生种类演替,病虫害的防治对策将发生重大转变。2020/2/1032020/2/104棉花的主要病虫害:苗期病害铃期病害枯、黄萎病2020/2/105一、苗期病害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红腐病、黑斑病、棉花茎枯病、角斑病。2020/2/1061、危害特点:①先从幼嫩细根侵染,危害幼苗。②幼茎基部近地部分出现水浸状,严重时呈水肿状,并扩展变黄腐烂,呈水烫状而软化,迅速腐烂而倒伏。③子叶褪色,呈水浸状软化,高温条件下,出现白色絮状菌丝。(一)猝倒病2020/2/107病部变黄腐烂而软化2020/2/108白色霉层2020/2/1091.孢子囊2.孢子囊中的游动孢子3.游动孢子4.雄器、藏卵器及卵孢子2、病原2020/2/10103、发病特点:(1)属土传病害,含水量高的涝洼地及多雨地区,利于发病及传播。(2)棉苗出土遇低温降雨天气,易发生猝倒。4月中旬如5厘米地温在17~20℃则发病重、死苗多。(3)高氮可加重病害,而氮肥可抑制病菌,减轻猝倒。高剂量钙也可抑制猝倒病,减少孢子移动。2020/2/1011立枯病是棉花苗期的一种重要病害,在营养钵苗床上其危害仅次于猝倒病,在地膜棉和露地棉上是最严重的一种病害。棉种萌发前侵染而造成烂种,萌发后末出土前被侵染而引起烂芽。3-4片真叶前危害最重。(二)立枯病2020/2/1012初期淡褐色、水渍状椭圆形斑点2020/2/10132020/2/10142、病原(1)菌丝(2)菌核(3)担孢子2020/2/10151、危害特点: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仅次于立枯病一种棉花苗期主要病害,各种播种方式的棉苗常年均发生危害严重。初发病时在近土面的茎基部产生红褐色小病斑,扩大后呈褐色略凹陷的纵条斑,病斑边缘仍呈红褐色,病斑中部可产生纵向裂痕,严重时,病斑可包围整个茎基,病部半湿腐,苗枯萎。种子发芽过程中和叶片均可被害。(三)炭疽病2020/2/10162020/2/10172020/2/10182.病原2020/2/1019红腐病亦是较常见的一种苗期病害,初发病时,近土面的嫩茎和幼根变粗,产生条状的粽褐色病斑或全根变褐腐烂。也可在棉苗出土前幼芽变褐腐烂而死,子叶发病时,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粉红色霉层。(四)红腐病2020/2/10202020/2/10212020/2/10222020/2/10232020/2/1024黑斑病是棉花苗期叶部的一种主要病害,主要危害子叶,初发病时产生红褐色小圆斑,后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病斑有明显的轮纹。天气潮湿时病斑产生黑色霉层。严重时,多个病斑重合可造成子叶枯萎脱落。(五)黑斑病2020/2/10252020/2/10262020/2/10272.病原2020/2/1028(六)茎枯病1、发病特点:子叶和真叶发病初为黄褐色小圆斑,边缘紫红色,后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斑,表面散生许多小黑点(病原菌)。茎部及叶柄受害,初为红褐色小点,后扩展成暗褐色梭形溃疡斑,中央凹陷,周围紫红。病情严重时,病部破碎脱落,茎枝枯死。2020/2/10292020/2/10302020/2/10312.病原2020/2/10323.真菌病害循环2020/2/1033(七)角斑病1、发病特点:棉花角斑病又名角点清,是细菌性病害,在全国各棉区均有发生。棉花一旦感染角斑病,就会引起大量落花、落铃、落叶,甚至造成烂铃,严重影响籽棉产量和品质。2020/2/1034苗期染病子叶受害呈水渍状不规则形或圆形病斑,黑褐色,严重的子叶枯死脱落。真叶染病叶背先产生深绿色小点,后扩展成油渍状,叶片正面病斑多角形,有时病斑沿脉扩展呈不规则条状,致叶片枯黄脱落。茎染病现水渍状病斑,后扩大变黑或腐烂,病部凹陷,病苗弯向一边。顶芽染病形成“烂顶”,造成全株死亡。湿度大时,病部分泌出粘稠状黄色菌脓,干燥条件下变成薄膜或碎裂成粉末状。2020/2/10352020/2/10362020/2/10372、病害循环2020/2/1038影响发病的条件:(一)与种籽质量的关系“好种出好苗”,棉种纯度高,籽粒饱满,生活力强,播种后出苗快,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强,苗病则发生轻。2020/2/1039影响发病的条件:(二)与苗龄的关系一般子叶平展至两片真叶时为发病高峰,两片真叶后,随着苗龄的增加发病减轻。2020/2/1040影响发病的条件:(三)与播种期的关系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播种营养钵苗床苗病发生重,播种越早发病越重(相对于天气条件),四月上旬末至中旬初播种的苗床发生轻。地膜棉与露地棉亦是播种早,发病重。2020/2/1041影响发病的条件:(四)与菌源量的关系棉花苗病棉种和土壤、病残体均可带菌。因此,未经药剂拌种的,上一年发病重,土壤带菌最大的田块苗病发生重。2020/2/1042影响发病的条件:(五)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播种后,冷空气活动频繁、阴雨天气多、日照少的年份苗病发生重。冷空气强度大、时间长、保温不好的田块易造成疫病流行。2020/2/1043影响发病的条件:(六)与栽培条件的关系营养钵苗床因膜内高温高湿,极有利于各种苗病的发生。因此,凡土壤湿度大,通风拣苗不及时的苗床苗病发生重。地下水位高、三沟不通、土壤板结、雨后不能及时散湿的田块,苗病发生重。直播田每穴播种量大,苗挤苗,穴中央只见苗不见土的田块苗病发生重。2020/2/1044二、枯、黄萎病(一)症状特点棉花枯、黄萎病是两种系统侵染的维管束病害,其症状表现的主要特征是维管束变褐,地上部分枯、黄甚至落叶死亡。枯萎病与黄萎病症状表现的主要区别是:枯萎病病叶叶脉褪绿变黄,而黄萎病则是叶肉变黄而叶脉仍保持绿色。田间常见的枯萎病的主要症状有:黄色网纹型、紫红型、黄化型、青枯型、半边黄等;黄萎病的主要症状为黄化花叶型、落叶型。田间常见两种病害同时发生,可出现多种不同症状。2020/2/10452020/2/1046棉花黄萎病2020/2/1047二、枯、黄萎病(二)危害及发生规律棉花枯、黄萎病是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相当大的两种病害,特别是枯萎病和落叶型黄萎病可造成棉花大量死苗。一般枯、黄萎病在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梅雨季节和立秋以后。一般枯萎病发病高峰在棉花现蕾前后即六月份,个别四、五月份气温高的年份可在营养钵苗床发病,移栽后即出现大量死苗。黄萎病比枯萎病发病高峰一般迟20天左右,即在六月中下旬至七月上中旬,入伏后,伏旱天气抑制两病的发生。立秋后,如遇多雨年份,两病的症状又可大量出现。枯萎病危害所造成的损失一般与病株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而非落叶型黄萎病则与病株的发病级别相关不明显,主要与发病的迟早相关密切,即使是四级的黄萎病病株也有一部分并不比健株结桃少。2020/2/1048二、枯、黄萎病(三)影响发病的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枯、黄萎病发生迟早和轻重的关键,凡四、五月天气好,地温回升快,有利于病菌早侵入棉株。因此,发病早、发病重。五月份以后,雨水多有利发病。伏旱提前,可缩短黄萎病有利发病时间,发病轻,反之则重。长时间大雨后暴晴,有利于病害暴发,其症状主要为急性型。⒈气候条件2020/2/1049二、枯、黄萎病(三)影响发病的条件目前我省有枯萎耐黄萎病的品种,如:鄂抗1号、3号等。凡种植抗病品种的田块发病轻。黄萎病目前尚未找到抗原,所以目前无抗黄萎病的品种,只有部分品种相对有一定耐性。⒉品种抗病性2020/2/1050二、枯、黄萎病(三)影响发病的条件三沟通、滤水畅,发病轻,地势低洼、田间渍水、连作棉田发病重。⒊栽培条件2020/2/1051三、铃病铃病是棉花铃期病害的总称,多数铃病与苗病种类相同。秋季多雨年份,铃病可造成棉花损失达30%以上。2020/2/1052三、铃病(一)种类及发生危害特点1、疫病疫病是铃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发病迅速,危害严重。开始时多发生于棉铃基部和尖端,病部初呈暗褐色、水渍状,迅速扩展后呈黄褐色至青褐色,并可深入铃壳内部使其成青色,2-3天整个棉铃全部发病并烂掉。病铃表面生白色至黄白色霉层。2020/2/1053三、铃病(一)种类及发生危害特点2、炭疽病、红腐病、红粉病炭疽病、红腐病、红粉病三种铃病均发生相当普遍,病部均产生各种带有红色的霉层,田间常不易将三种病害分开,且常混合发生,更不易区分。2020/2/1054三、铃病(一)种类及发生危害特点3、黑果病黑果病的病铃无产量,发病多少即损失多少。病铃色黑而僵硬,病铃不裂开,铃壳密生许多小黑点并布满黑色烟煤状物及少量白色粉状物,病铃内的棉絮变黑而僵硬。2020/2/1055三、铃病(一)种类及发生危害特点4、黑霉病一般年份发生危害不严重,但个别年份严重。发病首先在铃壳缝隙处,病斑梭形,褐色或黑褐色,略凹陷。剥开病铃,内部呈湿腐状。2020/2/1056三、铃病(二)影响发病的条件1、气候条件8-9月雨水多,发病重。2、棉花生育期棉花铃病主要发生于30天以后的青铃,30天以内的青铃,因生命活动旺盛,一般不发病。因此,凡棉花早发年份,伏前桃和早伏桃比例大,发病重。3、栽培条件沟路不通,田间湿度大,后期病虫防治不好,棉株上部脱落多,九月份后棉花“返青”,则发病重。2020/2/1057四、棉蚜棉蚜是棉花上的一种常发性害虫,过去认为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害虫。现在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在某种程度上,棉蚜不仅不是一种害虫,而是一种益虫或称为中性昆虫。因此棉蚜在非大发生的情况下,对棉花的危害性一般很小,而棉田有一定数量的棉蚜,可作为棉田天敌的主要食源,保证棉田天敌的一定数量,当棉田棉铃虫等其它害虫发生时,这些天敌就可以对这些害虫起到控制作用。2020/2/1058四、棉蚜(一)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棉蚜主要营孤雌生殖,一年发生20-30代,世代严重重叠,田间不能对其进行分代。在生产实践中,常根据棉蚜的发生特点和棉花生育期以及气候条件将棉蚜划分为苗蚜、梅蚜、伏蚜和秋蚜。一般苗蚜指六月十日前棉花苗期蚜虫,梅蚜指梅雨期(6月10日至7月20日)即棉花现蕾期蚜虫,伏蚜指出梅后(7月20日至8月10日)棉花花铃期蚜虫,秋蚜指立秋以后棉花上发生的蚜虫。2020/2/1059四、棉蚜(一)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棉蚜以卵在木槿等越冬寄主上越冬,当十月中下旬棉花衰老以后,棉蚜便产生有翅的性母蚜迁回到寄主,产生产卵型的雌蚜,再与从棉株上飞来的有性雄蚜交配后产卵,卵多产在寄主枝条缝隙和芽腋处。第二年三月,卵孵化产生干母,干母在越冬寄主上危害并胎生无翅雌蚜,繁殖2-3代后产生有翅雌蚜迁入棉田危害。棉蚜一年在棉花上均营孤雌生殖,由有翅和无翅雌蚜直接卵胎生若蚜,不需雌雄交配。一般一头成蚜一天可产若蚜4-5头,多者达近10头,一头成蚜一生可产60-70头若蚜,若蚜5-7天后即可进行繁殖。因此,在田间根本不可能对棉蚜进行分代。2020/2/1060四、棉蚜(一)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成蚜和若蚜均群集在棉叶背和嫩茎上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棉花体内汁液,棉叶细胞被破坏,生长不平衡向背面卷曲或皱缩即生产上所说的“卷叶”。伏蚜危害时,其体内排出的大量水分、蜜露落在下部叶片上,使叶片成为一片油光,即生产上所说的“上油株”。棉蚜的危害性根据八十年代的研究,一般现蕾后棉蚜对棉花不造成危害,其危害可通过棉花的补偿作用补偿;棉花三片真叶前,棉蚜危害卷叶对棉株正常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随着棉株的长大,棉蚜危害卷叶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影响越来越小,至棉花7-8片真叶后基本无影响。2020/2/1061四、棉蚜(二)影响发生的条件早春气温高,棉蚜在越冬寄主上繁殖代数多,迁入到棉田的量就大,苗蚜就发生重,但与全年棉蚜的发生轻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