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UrbanHeatIslandEffect,简称UHI•城市人口密集、工厂及车辆排热、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城市建筑结构及下垫面特性的综合影响等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热岛强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日变化表现为夜晚强、白天弱,最大值出现在晴朗无风的夜晚,上海观测到的最大热岛强度达6℃以上。季节分布还与城市特点和气候条件有关,北京是冬季最强,夏季最弱,春秋居中,上海和广州••热岛效应•以10月最强。年均气温的城乡差值约1℃左右,如北京为0.7~1.0℃,上海为0.5~1.4℃,洛杉矶为0.5~1.5℃。城市热岛可影响近地层温度层结,并达到一定高度。城市全天以不稳定层结为主,而乡村夜晚多逆温。水平温差的存在使城市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向四周辐散,而附近乡村气流下沉,并沿地面向城市辐合,形成热岛环流,称为“乡村风”,这种流场在夜间尤为明显。城市热岛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空气湿度、云量和降水47。对植物的影响则表现为提早发芽和开花、推迟落叶和休眠。•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气候中典型的特征之一。它是城市气温比郊区气温高的现象。城市热岛的形成一方面是在现代化大城市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发出的热量;另一方面,城市中建筑群密集,沥青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函授比热容(可吸收更多的热量),而反射率小,使得城市白天吸收储存太阳能比郊区多,夜晚城市降温缓慢仍比郊区气温高。城市热岛是以市中心为热岛中心,有一股较强的暖气流在此上升,而郊外上空为相对冷的空气下沉,这样便形成了城郊环流,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在这种局地环流的作用下,聚集在城市上空,如果没有很强的冷空气,城市空气污染将加重,人类生存的环境被破坏,导致人类发生各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城市气候中表现最为突出。城市人口密集,高楼密集,高速公路密集,工厂、汽车、空调及家庭炉灶和饭店等大量消耗能源,除造成大气污染外,还释放出废热进入大气,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1度,甚至更多,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是气流通行的障碍物,使城市风速减小,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市区与郊区形成了一个昼夜相反的热力环流。进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城市热岛效应,通俗地讲就是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这种现象。在气象学近地面大气等温线图上,郊外的广阔地区气温变化很小,如同一个平静的海面,而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着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在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能比郊区高6℃甚至更高,形成高强度的热岛。可见,城市热岛反映的是一个温差的概念,只要城市与郊区有明显的温差,就可以说存在了城市热岛。因此,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城市热岛。但是,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来说,主要是夏季高温天气的热岛效应。医学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环境温度高于28℃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气温高于34度,并且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此外,高温还加快光化学反应速率,从而使大气中O3浓度上升,加剧大气污染,进一步伤害人体健康。•地理常识•妻:婚前你不是说我是你的全世界吗?为甚么你现在又去找别的女人?•夫:嗯,那是因为我的地理常识变丰富了.•首先,是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内大量人工构筑物如铺装地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这些人工构筑物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等)升温快,因而其表面的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比如夏天里,草坪温度32℃、树冠温度30℃的时候,水泥地面的温度可以达到57℃,柏油马路的温度更高达63℃,这些高温物体形成巨大的热源,烘烤着周围的大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城市大气污染。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大气的进一步升温。•第三个主要原因是人工热源的影响。工厂、机动车、居民生活等,燃烧各种燃料、消耗大量能源,无数个火炉在燃烧,都在排放热量!•第四个原因是,城市里的自然下垫面减少了。城市的建筑、广场、道路等等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自然因素相应减少,放热的多了,吸热的少了,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就被削弱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许多城市的规模迅速膨胀、人口急剧增长、建筑物越来越密集、机动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加上工业生产等,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特别是夏季,高热酷暑已经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成为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研究削减城市热岛效应的技术方法,采取各种措施缓解热岛效应的影响,对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的主要自然因素,因此大力发展城市绿化,是减轻热岛影响的关键措施。绿地能吸收太阳辐射,而所吸收的辐射能量又有大部分用于植物蒸腾耗热和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增加环境温度的热量大大减少。绿地中的园林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不断地从环境中吸收热量,降低环境空气的温度。每公顷绿地平均每天可从周围环境中吸收81.8兆焦耳的热量,相当于189台空调的制冷作用。园林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公顷绿地,每天平均可以吸收1.8吨的二氧化碳,削弱温室效应。此外,园林植物能够滞留空气中的粉尘,每公顷绿地可以年滞留粉尘2.2吨,降低环境大气含尘量50%左右,进一步抑制大气升温。•研究表明:城市绿化覆盖率与热岛强度成反比,绿化覆盖率越高,则热岛强度越低,当覆盖率大于30%后,热岛效应得到明显的削弱;覆盖率大于50%,绿地对热岛的削减作用极其明显。规模大于3公顷且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集中绿地,基本上与郊区自然下垫面的温度相当,即消除了热岛现象,在城市中形成了以绿地为中心的低温区域,成为人们户外游憩活动的优良环境。•除了绿地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之外,水面、风等也是缓解城市热岛的有效因素。水的热容量大,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温值最小,表现出比其他下垫面的温度低;水面蒸发吸热,也可降低水体的温度。风能带走城市中的热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吹毛求疵看《三国》•八十四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茶余饭后,街头巷尾,人人都在畅谈其情节,议论其长短。•笔者无奉迎之嗜好,却有求疵之毛病。•今又求疵一回,请诸公莫笑。•该巨片之第九集中,有孙策等太史慈“日中”归降的情节。但见主人公插剑于地,•以观日影,至“日中“那宝剑日影竞缩为一点——真真笑死人也。安徽泾县地处北纬30°40′,“日中”时那宝剑日影不知如何会缩为一点?•笔者原以为原著即如此,此疵乃罗贯中之过。但细细想来,又觉凭罗贯中盖世之才•绝不至有此之疵,无奈找来原著一看,方知确实错怪罗贯中了。•罗才人书中只有“次日,立竿于营门以候日影。•恰将日中,太史慈引一千余众到寨。”既无插剑之说,亦无日影缩为一点之过,电•视剧中的问题全是改编者及导演弄巧成拙而已。•笔者善于联想。•想那改编者及导演定是“大家”,必深通天文地理,不然如何敢问津这部“军事地理教科书”?•但“大家”都免不了露此破绽,今日之不学天文地理,考大学不考天文地理的未来•的改编者及导演们将会怎样便可想而知了。•由此及彼,想那高考科目改革是否也还需要再行论证然后再推而广之?•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美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不乏有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这些诗句对增强我们的地理审美观、正确地理解地理规律、激发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大有帮助。现本人从浩瀚的诗名中摘选其冰山一角作以分类说明如下:•一、描述名山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庐山瀑布之壮美。•二、描述河流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说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自北流的。•“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即钱塘江,八月是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是说当时新安江江水十分清澈,含沙量极小。•三、描述湖泊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是说洞庭湖及其周围的地区山清水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四、描述交通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说四川一带交通不便。同外界很难有联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说当时的帆船是十分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说白帝城在江陵的上游,两者之间可以通航。•五、描述节气的:•“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这里的“露从今日白”:,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六、描述天气、气候的:•“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人间四月菲芳尽,山寺桃花如盛开。”:说明了地势越高气温越低这一气温分布的规律。•“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七、描述月相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农历的初三时,月亮的形状是弓形的,属于上弦月。•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八:描述植物分布:•“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说红豆这种植物只生长在南方,北方没有。从而说明了植物的分布是有区域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说荔枝这种水果只生长在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而且,它的保鲜期短,不便于储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温带大陆性气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快行冷锋的影响•“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刘元载《早梅》)——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垂直地带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准静止锋的影响•“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地球公转•“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陷《谒山》)——地壳变动•“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季节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月相变化•“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长歌行》)——水循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现实•“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从长江三峡逆流而上,怎么能到得了襄阳,然后到洛阳呢?•“一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