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皇帝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并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______)2、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称作______3、7世纪时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赞普是_______4、文成公主入藏是在________(皇帝)时,她嫁给了__________5、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历史意义?吐蕃松赞干布唐太宗密切了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唐太宗松赞干布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华人在外国聚居的地区。日本悉尼美国英国为什么各地华人聚居的地区都被称为“唐人街”?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知道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知道鉴真东渡日本及玄奘西行的史实;•3、理解并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唐长安城的范围大体东西宽9500米,南北长8470米,周长约35.5千米,城市总面积达84平方千米。有学者对古代十大城市的面积做过比较,按城市面积的大小长安城位列第一,堪称世界第一古城。唐代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都市,外来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5%,这里面有日本的遣唐使、天竺的高僧、西域的商人等。第一学习主题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经商游玩朝鲜半岛印度半岛伊朗阿拉伯半岛东罗马帝国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试一试长安拂菻“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到日本和中国哪些事物比较相像?唐装和服服饰生活中的历史中国的茶文化唐代斗茶日本茶道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造制茶叶,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日本从公元8世纪起有了自己的文字。日语的文字有些是在参照中国汉字草书和楷书偏旁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日本文字ぁぃぅぇぉかァィェクコシ安以宇衣於加阿伊江久己之中国文字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文字生活中的历史床前明月光疑われる上で霜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长安城平城京大内里太极殿建筑日本平城京唐朝长安城日本的和同开珎(始铸于708年)唐朝的开元通宝(始铸于621年)货币生活中的历史节日端午节日本收藏的唐紫檀木琵琶生活用具“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一、遣唐使遣唐使印遣唐使是隋唐时期日本政府派遣到中国学习交流的使节团。由官员、医师、画师、乐师、译师、史师,各类工匠等组成。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前后十多批少则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精挑细选的优秀人才——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素质高1、概念:2、特点:3、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遣唐使渡海西进4、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遣唐使外中日文化交流还有那些人物?留学生和留学僧日本派出遣唐使著名人物:______________。阿倍仲麻吕阿倍仲麻吕的纪念碑在西安阿倍仲麻吕像阿倍仲麻吕诗碑(江苏省镇江)静夜思【唐】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月望乡》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日本】阿倍仲麻吕议一议:日本向唐朝学了许多东西,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今天日本在某些方面走在了我们前面,我们应向日本学习什么?(自由回答)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邀请他去日本。唐玄宗时期二、鉴真东渡鉴真六次东渡概况次数概况1未出海便夭折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2被风浪所阻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3东渡未能成行因官府出面阻止4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5遭遇台风失败海上漂泊14天后到了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6东渡成功753年鉴真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到达日本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鉴真东渡贡献: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主持修建唐招提寺。在日本传播佛教、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鉴真在日本讲授佛经日本孝谦太上皇御题唐招提寺匾额想一想,鉴真六次东渡,不远万里传播文化,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1、鉴真具有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2、他为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中日交流,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内容?你知道唐僧的原型是谁吗?玄奘玄奘西行玄奘唐代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幼年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后20年间从事佛经翻译工作。三、玄奘西行……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融解),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大唐西域记》“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印度古代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遗址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645年,玄奘携600多部梵[fàn]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前去迎接。《玄奘取经回长安图》生动描绘了玄奘归来时受到盛情迎接的场景。玄奘取经回长安目的:贡献:在位皇帝:为求佛学真谛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回来后,根据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藉。三、玄奘西行《大唐西域记》书影“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印度史学家阿里“中世纪亚洲次大陆的历史一片黑暗,玄奘是唯一的光芒。”——西方历史学家•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寺内西院建塔,名慈恩寺塔,用以存放从印度带回来的经籍。现在的塔名依据的是《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的记载:摩揭陀国有一僧寺,一日有一只大雁离群落羽,摔死在地上。僧众认为这只大雁是菩萨的化身,决定为大雁建造一座塔,因而又名雁塔,也称大雁塔。大雁塔地宫供奉的玄奘舍利返回长安兴教寺玄奘墓塔面对重重困难,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以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坚强意志、顽强毅力,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问题思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四、唐朝与大食的友好往来唐朝称阿拉伯为大食。651年,大食遣使和唐通好,先后有40多次。大食的商人来到中国,贩卖珠宝、香料和药材。中国的造纸术、纺织、金银等制作技术,传入西亚、欧洲、非洲。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基础)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保证)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为何唐朝的对外交往如此之活跃?思考与分享活动探究: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度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2、坚持对外开放,鼓励交流。3、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课后活动:2、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议一议: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唐朝与亚洲、非洲、欧洲、美洲都有往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影响: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遣唐使经过:6次东渡,754年抵达日本时间:唐玄宗时期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时间:唐太宗时期经过:到达天竺,带回佛经影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时间:唐朝时方式:日本派使节到中国目的:学习中国先进的制度、文化影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1.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向日本辛勤传播唐朝文化且作出重大贡献的高僧是()A.玄奘B.鉴真C.戒贤D.阿倍仲麻吕B2.我们今天要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地理,我们要翻阅的典籍是()A.《大唐西域记》B.《西游记》C.《大话西游》D.《桂苑笔耕》3.中印友好交往史上,为两国的友好关系作出杰出贡献的唐朝高僧是()A.智能B.辩才C.玄奘D.鉴真C4.下列哪个国家参照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A.朝鲜B.日本C.印度D.阿拉伯B5、从公元七世纪前期至九世纪末,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A欣赏唐朝美丽风光B传播佛教文化C推动与唐朝友好关系的发展D学习唐朝先进文化D6、郭沫若曾写诗颂扬鉴真说:“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材料中的“道艺”包括()①佛经②造纸术③医学④书法⑤建筑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B7、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A基督教B伊斯兰教C道教D佛教D10、阅读郭沫若的下列诗作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请回答:(1)“鉴真盲目航东海”发生在哪一朝代?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郭沫若为什么说鉴真“一片精诚照太清”?(3)“奈良城”属于哪一国家?哪一句诗体现了鉴真“传道艺”的影响?唐朝(唐玄宗)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前后六次东渡日本日本唐风洋溢奈良城••1.对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要求读准音、明其义,在此基础上把课文读流畅。•2.详细阅读第四节,对本段中不甚明了的内容提出问题,做好标记,并思考:作者共写了几件事具体描绘了家乡过大年的情况?用“动词+名词”的格式概括这几件事,例如:“守(动词)岁(名词)”。•3.课外了解春节的来源及习俗,以备课堂使用。•教学目标:1、正确、简洁地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并说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2、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学重点: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教学难点:能说出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过年的独特感受。•教学方法:1、在教学中,主要运用情景教学、对话教学等方法。•2、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3、坚持以“读”为本,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学会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媒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包括文本、影音、动画等。••2、特点:(1)生动传神地勾勒生活情景。•例如写炒年货:不但正面写炒了一锅又一锅,还写“土炕烫得能烙饼”,可见烧了多少柴禾,炒了多少年货;玉米粒儿在铁锅里“毕剥毕剥响”,与奶奶执铲时口中念念有词,充分表现了气氛的浓烈和炒年货中寄托的深义•(2)线索清晰,如数家珍,逐一叙说。•第四段,作者安时间顺序从腊月初一到除夕之夜,就炒年货,吃腊八粥等10件事情逐一叙说,或明确交代时间,或以一定的语句承上启下,无流水帐之嫌。读者情致饱满,兴趣盎然。•七、板块五:激发问题,形成探究•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学生说说对过年的哪些问题产生了兴趣,还形成了哪些新的问题?(学生大致想知道的有:过年的由来,春节的传说,其它的春节习俗,本地的春节习俗,不同民族的春节习俗,过年的饮食文化……)•八、布置作业: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学生即兴发言,教师赠言:愿同学们每一天都象过年一样精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