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乡村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根据本村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一、基本情况小康村位于党岘乡东部,方圆近十平方公里。其东临毛坪村,南接梁河村、新民村地界,西至党岘村,北至杨集乡陇西川村。属旱山塬区。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6公里,距县城50公里。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43户、1496人。耕地面积7090亩。本村人口中男性770人,占全村人口的51.4%,女性726人,占全村人口的48.6%。全村有劳动力1015人。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豆类、玉米、谷物、油料、荞麦、马铃薯等。其中冬小麦占种植面积的35%,玉米占种植面积的30%,马铃薯占种植面积的20%,其它作物占15%。农作物出售的经济价值占全村经济收入30%,劳务收入占全村经济收入的50%。养殖收入及其它收入占20%。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全村养殖方面已形成趋势,现有养猪大户1户,-2-养羊户28户,其中50只以上6户,30只以上12户。养牛户占全村总数的60%,养殖业的大力发展带动草产业的发展,促进玉米、谷物及饲草的大面积种植。随着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全程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470人。占全村人口的98%以上。参加养老保险586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210人。村内设有小学教学点1所,教职人员8名。村卫生室1处,村医1名。村委会办公场所1处,全村现有山下、上庄、阳坡三社开通村组道路。农网改造工程覆盖全村所有农户。目前人畜饮水最为困难,全村有65%以上的农户饮水困难。尚须容积20立方米的水窖200眼。村委会立足当前现实状况,有效地发挥当地潜力,力争在三年内开通下呗、小康两社的村组道路,新修梯田1000亩,争取整村推进项目,各社发展一户规模养殖户,带动村民加大畜草种植、畜禽养殖,以草畜产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二、发展思路和目标今后三年,小康村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抓项目,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抓产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抓劳务,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抓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抓党建,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工作思路,以基础设施建设-3-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通过三年的发展,全村平缓道路实现全硬化,其余道路实现全砂化,道路保障全面提升化,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化,农村面貌实现新变化,确保2014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三、发展规划(一)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内要充分抓住“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一重大机遇,向上积极争取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全村基础设施条件。1、村组道路建设。小康村要发展,解决路的问题是关键。三年内重点围绕村组道路建设,在拓宽改造、砂化硬化上多争项目、多实施项目。争取2012年完成山下社道路硬化3公里,宽3.5米,厚18公分;2013年完成分下呗社、小康社道路改造维修7公里,路基宽6米,铺砂4米,修建5公里排水沟,口径80公分,长5米的涵管4处;2012至2014年分步完成村组道路全硬化,形成畅通的道路网络。2、农田水利建设。根据本村实际,大力发展梯田建设,努力增加农业单位收益。要把梯田建设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扶贫开发及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多渠道争取项目,加快梯田建设步伐,力争在山下社完成修整梯田1000亩。-4-3、村容村貌建设。聘请规划设计单位,对全村进行总体规划,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村容村貌整治。进一步完善党员活动阵地和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建设,2012年争取配备电脑1台,电脑桌1套,档案柜4组,打印机、传真机各1台,配备办公桌椅10套;2013年配备电教设备1套,各类图书2000册;2014年办公用房维修加固3间,每间16--20㎡,三年内逐步完善办公条件。4、农村网络建设。完善村组网络改造,力争三年内在现有的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基础上开通互联网,不断拓宽农民科技信息获取渠道。(二)优势产业培育抓住上级重视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机遇,立足村情,创新思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增产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1、加大农业结构调整。要充分认识发展旱作农业,实施科技抗旱增收工程的重要性,坚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模;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原则,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旱作农业技术,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传统抗旱为科学抗旱,变单一抗旱为综合抗旱,全面提高旱山塬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民增收,确保每年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种植面积2500亩。在落实好全膜种植的基础上,积极实施良种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5-确保大灾之年粮食不减产,农民不减收。大力推广马铃薯种植,力争三年内马铃薯种植突破1000亩。2、推进草畜产业建设。紧紧抓住县上发展草畜产业的政策机遇,因地制宜,推进整流域紫花苜蓿种植,引导群众发展生猪、肉羊、生态鸡等规模养殖。大力发展中、小型养殖小区及养殖公司。2012年扶持一个生态养鸡合作社,规模达到5000只以上;三年内在山下社扶持一个养殖小区建设,发展家庭规模养殖户3户,其中山下社1户,上庄社1户,小康社1户,每户基础圈舍100㎡以上,养殖基础母羊100只以上。同时,大力发展家鸡、猪、羊的散户养殖,不断提高村民养殖业收入。3、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努力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加强林木防火工作,大力推进村屯绿化,继续实施荒山造林,全力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三)社会事业发展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奋斗目标,大力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千方百计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1、社会保障。完善农村低保、五保救助机制,切实解决好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加强新型合作医疗和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确保两项参保率都达到98%以上。切实做好村民大病医疗救助,有效提高农民抵御大病的能力和养老-6-保障的能力。2、教育教学。多方争取资金,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改善村小学旧貌。2012年,争取完成小康小学后续工程建设,平整操场2000㎡,硬化院落,修建120㎡厕所一处。配合乡综治办,抓好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和安全工作,为全村小学生受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3、科技培训。与市、县科技局及农牧部门紧密衔接,围绕规模养殖、种植、沼气管理、务工等技术需求,力争三年内每年开展1—2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劳务输出。加大劳动力输转力度,力争每年输出劳动力380人次以上,特别是要加大有组织输转力度。5、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争取新建1处小型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并配套齐全体育健身器材,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文化需求,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树立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四、保障措施1、积极争取项目,为规划实施奠定坚实基础。村“两委”积极与乡政府及联系部门紧密衔接,积极争取各类项目,绝不错过每一个有利于发展本村的大好时机。特别是要抓住今年全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一大好机遇,争取联系本村的单位解决一批棘手的大项目,确保规划方案如期完成。-7-2、加强宣传引导,推动村级发展规划顺利实施。村“两委”要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向全村群众宣传全村发展的目标、任务、方法、要求,充分调动群众广泛参与村级发展的积极性,努力营造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3、拓宽投入渠道,不断增强村级发展整体合力。采取农民集一点、村组筹一点、能人投一点、政府补一点、银行贷一点的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同时,要牢牢把握国家、省、市、县投资导向,积极争取项目投资,特别是要在农田水利、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社会帮扶等方面争取大项目、好项目,为村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支撑。4、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有效落实。村级发展规划涉及许多具体项目,实施中要切实加强对各类项目的质量监督和财务管理,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投招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成立村民项目理事会,对工程项目建设定期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争取建设一处,成功一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