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的教育实践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三、孔子的教育精神第一节伟大的教育家孔丘生平与教育活动字仲尼(BC551-479),鲁国陬邑人(山东曲阜)30岁办私学50-54,任中都宰——后为司空——大司寇55岁开始周游列国68岁整理《六经》一、孔子的教育实践开创了大规模私学教育的先河他在文化教育上的贡献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是整理和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二是开创了私人自由讲学的风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教育思想。《论语》20篇,492章,11705字,记载着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语行事。我们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是首先应该读的书。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一)、论教育的作用-1、“庶富教”(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庶富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不得以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以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2)教育对个人的作用教化民众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内涵意思是说,人们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为后天习染的不同,便渐渐地相差很远了。他说的“性”,是人们先天的本性、先天的素质;他说的“习”,即习染,指的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2)意义: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人人都必须受教育(3)人性论中的矛盾:“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二)、论办学方针-“有教无类”(1)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2)人性论依据?(3)针对奴隶主贵族的有教有类而提出。(4)意义: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打破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三).论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1)内涵:将学习与做官联系起来“学而优则仕”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即不学习或虽学而不优,就没有资格做官。(2)依据:《论语•先进》“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则吾从先进”“学禄在其中矣”(3)意义: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对后世的读书做官制度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修己——讲的是“德”。孔子尤注意把握仁者“爱人”的忠恕之道。用肯定的方式说,便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也就是自己要站得往脚,也要设法让别人站得住脚;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设法让别人事事行得通。也就是关心人帮助人,认真为社会做事,这便是忠。安人——讲的是“才”。孔子强调君子应有的治国安民之术、治国安邦之才,即具有一定的才智和从政有能才,能治“千乘之国,”能长“千室之邑,”“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据《雍也》载,季康学想在孔子三个学生中挑选人才,孔子说:“由也果”(仲由果断)“赐也达”(端木赐通达)“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均可在政位上独当一面。(四)、论教育内容-六经《诗》:即《诗经》。“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书》:即《尚书》。“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即《仪礼》。“为国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乐》:是“诗”的曲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易》:即《周易》。卜筮之书。《春秋》:鲁国的编年史特点:偏重社会人事。(“不能事人,焉能事鬼”)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还有什么特点?(五)、论教学方法1、学、思、行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思:“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思考:后人在此基础上有什么发展?2、因材施教如何进行因材施教?观察了解学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指导。(“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针对学生的性格缺点,补偏救弊。顺应学生的各种爱好,发展其特殊才能。3、启发诱导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含义:教学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举一反三诱导:循循善诱、由博返约、叩其两端4、好学与实事求是态度好学乐学实事求是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六)、论道德修养(1)道德准则“仁”和道德规范“礼”仁:“爱人”;“克己复礼”;以仁得精神处理好关系义与利:要“见利思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人与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质与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关系: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2)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立志力行:“人无志不立”,“力行近乎仁”克己反省:“克己复礼为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改过迁善:“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为过也”。择乎中庸:“过犹不及”。三、孔子的教育精神1、学之不厌,诲人不倦“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2、以身作则,注重人格陶冶。3、对学生一视同仁。4、提倡师生平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吾师”5、教学相长第二节、稷下学宫一、产生条件二、兴衰轨迹三、办学性质四、办学特点一、产生条件1、优越的军事、政治、经济条件。(“四塞之国”。“四民分业”。农业“粟如丘山”,渔盐“通输海内”,工商业“冠带衣履天下”。)2、养士得国的历史经验(田恒:“杀一牛,取一豆肉,余以食士;终岁,布帛取二制焉,余以衣士”)二、兴衰轨迹1、始建于田齐桓公(公元前374年至公元前357年在位)时期,因其近齐国都临淄的稷门而得名。它基本与田齐政权相始终,随着秦灭齐统一中国而消亡,历时大约一百五十年左右,其创办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不仅为前代所未有,也是整个古代教育史上罕见的。2、齐威王即位革新政治,整顿吏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选贤任能,广开言路,遂扩建了稷下学宫,终于使齐国成为东方霸主,稷下学宫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乃至达到了贤士云集、诸子驰说的盛况。3、公元前319年,齐宣王即位。当时的齐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宣王以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为己任,借助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展宏图。与这种政治的需求相适应,齐宣王对稷下学宫的发展,采取了更加开明的政策。首先是采取“趋士”、贵士”、好士”的态度和一系列礼贤下士的措施,为富有政治思想和实践经验的稷下先生们赐之“上大夫”之号,让他们参与国事,可以以任何形式匡正国君及官吏的过失,给他们很高的政治地位和礼遇;其次是为他们“开第康庄之衢”,修起幽雅宽敞的“高门大屋”,领取很高的俸禄,提供优厚的物质生活待遇;再次是勉励他们著书立说,讲习议论,上说下教,展开学术争鸣;与此同时,还注重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囊作用,经常向他们征询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种重大问题的意见和看法,让他们办理外交,甚至参与制定典章制度。这样以来,稷下学者们参政议政的意识空前强烈。学术研究的自主性施、创造性和积极性异常高涨。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4、直至齐闵王前期,这种状况并未减弱,稷下学士达数万人,稷下学宫仍有继续发展之势,可是到了齐闵王后期,由于其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自以为是,全无其父祖纳谏用士的雅量,诸多稷下先生极力劝谏,但均遭拒绝,因而使得稷下先生们纷纷离齐而去,荀子曾以稷下先生的身份劝谏齐相田文,分析齐国面临的危机,不但没有得到重视,反而屡遭谗言,不得不离开齐国去了楚国,稷下学宫出现了自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冷清萧条。5、齐襄王继位,田单在即墨大破燕军,还都临淄,齐国得以复国。复国后的齐襄王,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恢复和延续稷下学宫。但已被战争破坏得千疮百孔的齐国,元气大伤,无力恢复以往之强国和霸主的风采,即使这时学宫仍在,而且荀子复归稷下学宫,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学会首领),而稷下学宫无论在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是在学术争鸣及其社会作用方面,都远不如昔了。6、襄王死后,年幼的齐王建继位。此时齐王建不能亲政,权力由其母君王后执掌,国内政治混乱,稷下学宫还存在了一段时间,齐王建在位44年,无所作为,国势渐衰,可见这时的稷下学宫已毫无生气,哪有力量使稷下学宫复盛,哪有氛围吸引文学游士。公元前221年,秦军从燕南下攻齐,虏齐王建。随着齐国的灭亡,稷下学宫也随之衰亡。三、办学性质1、二重性: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首先它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制度的学术研究中心。其次它是一个充满政治色彩的咨询机构和智囊团。再次它是一个官办之下有私学、私学之上是官学的官私合营的高层次的培育人才的摇篮。2、多功能性:集讲学、著述、育才、咨议为一体。四、办学特点1、学术自由。2、待遇优厚。第三节、战国诸家的基本教育思想及特点百家争鸣一、风格独特的墨家教育二、一源多流的儒家教育三、激进务实的法家教育四、无为辨证的道家教育百家争鸣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点:稷下学宫学派:儒、墨、法、道等内容:人性论、治国策略等意义:影响社会变革繁荣文化丰富教育思想,促进私学发展一、风格独特的墨家教育图(一)风格独特的墨家教育11、人性论和教育的作用:(1)人性论:“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2)教育作用观:使天下人“知义”(“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2、教育目的和培养标准(1)教育目的:培养“兼士”,去改造有差别不平等的社会,实现“兼以易别”。(2)培养标准:“厚乎德行”:道德教育“辩乎言谈”:逻辑思维训练“博乎道术”:文史教育和科技教育二、一源多流的儒家教育孟子荀子1、孟子的人性论和教育观。2、荀子的人性论和教育观。1、孟子的人性论和教育观。(1)从性善论角度出发论述教育的作用人性是指人的道德属性,人生来就有善的道德萌芽,教育的作用:“求放心”—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得民心”(2)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3)以性善论为基础的道德修养论。(4)以思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论。-以思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诸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2、荀子的人性论和教育观(1)从性恶论出发论述教育得作用“性伪之分”——教育的必要性。“性伪之合”——教育的可能性。“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善假于物)。教育的社会意义在于“一民心”(2)论教育目标和内容“大儒”“隆礼仪而杀诗书”(3)论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注错积靡”强学力行“虚一而静”(4)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天地君亲师三、激进务实的法家教育(三)激进务实的法家教育1、绝对的“性恶论”。2、禁“二心私学”。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4、提倡“耕战”。绝对的“性恶论”韩非认为人性有这样两方面的特点:人都有“趋利避害”、“喜利畏罪”的特点。人都有好逸恶劳的特性。所以,只要用法律高压,而不用温情脉脉的道德说教就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四、无为辨证的道家教育(四)无为辨证的道家教育1、教育主张-“不言之教”。不要刻意地去改变学生的禀赋,而要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重视其自然的思悟;达到自我人格的完善。2、教学方法-“用反”。(1)“双观”。(2)“正言若反”(3)“因其固然”《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四节、《礼记》中的教育思想一、《大学》中的教育思想二、《中庸》中的教育思想三、《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一、《大学》中的教育思想1、大学教育的目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2、大学教育的学习程序——“八条目”(1)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