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陵墓建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旅游资源学授课教师:李绍刚单位:文法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第一节陵墓概述一、丧葬习俗及丧葬制度二、中国帝王陵墓的形制特点第二节中国历代帝王陵一、秦始皇陵二、明代帝陵三、清代帝陵内容提要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一、丧葬习俗及丧葬制度丧葬习俗是人类重要的生活习俗,生老病死,为自然法则,“由生而死,由死而葬”,中国古代有崇拜先人的习俗,相信“来生转世”之说,封建伦理崇尚孝道,主张“事死如事生”、“厚葬以明孝”,将生、婚、丧看作人生三件大事。出于孝祖、崇敬、恐惧的心理,形成了严格的丧葬制度。丧是指哀悼死者的各种礼仪,葬是指处置遗体的方式,由此而形成的丧葬制度包括了埋葬制度、丧服制度、丧礼制度。第一节陵墓概述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埋葬遗体的方法称之为葬法,我国古代各民族在不同时期的葬法很多,如:火葬、水葬、天葬、野葬、树葬、塔葬、食葬、厝棺葬、悬棺葬等,但中华民族最标准的葬式是土葬,即通过墓穴墓室以土掩埋的葬法,又叫墓葬。丧葬习俗虽无法开发为旅游项目,但同丧葬有关的历史遗存却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其陵墓建筑、陪葬文物、优美环境、墓主效应构成古代陵墓的主要旅游吸引力。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二、中国帝王陵墓的形制特点(一)坟丘形制埋棺之处称墓或茔,墓上堆土称坟或冢,多合称为坟墓。在春秋前期及其以前,以土坑竖穴墓为主,墓上不起坟冢,被称为“不封不树”。春秋晚期才出现墓而封土为坟,孔子曾对弟子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堆土为坟,其目的是成为墓的标志。孔子曾考虑自己为四方奔走之人,为父母合葬墓立标志,“于是封之,崇四尺”。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土丘坟一经出现,迅速流行。从“不封不树”到“又封又树”、“大封大树”,以丘之高下、树之多少表明死者地位身份,至战国时已成定制,至秦汉已无墓不坟,延续两千余年。作为统治阶级的威权象征,帝王墓葬封土形制却出现一系列变化,其封土占地之广,封势之高尤如崇高山陵,不称之为坟而称之为陵。中国帝王陵的封土形制经历了如下的发展变化过程。1.方上。即夯土筑就上小下大顶平的方锥体,又叫覆斗形,方指其形,上指其位(于墓室之上),方形为贵,代表主大地四方的帝王威严。秦汉时期流行。2.以山为陵。唐代形成的建制,据说是一为节俭二为防盗,但根本原因还是以山作封土,取山之势造陵之威严。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以梁山为陵。3.宝城宝顶。明清时期流行。受南方圆坟的影响,地宫之上砖砌圆形宝城,中填土成圆丘形宝顶,宝城向前突出的城台上建方城明楼,供立帝后谥号碑,达到帝陵封土形制的高峰。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二)墓穴形制陵墓的地下建筑,即墓穴,是由简单的土墓穴逐渐发展到结构豪华富丽,堪与人间宫殿相媲美的地宫。因此,帝王的墓穴便称为地宫,又称“玄宫”、“幽宫”。其发展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土穴木板墓室2.木椁墓与“黄肠题凑”3.砖石发券砌筑的地宫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1.土穴木板墓室在原始社会早期,墓葬的形式非常简单,只是在地下挖一土坑,既无棺椁,也无墓室。大约从母系氏族公社后期开始,死者才盖树枝等覆盖物,即所谓“厚之以薪”。到了父系氏族公社的后期,贫富开始分化,埋葬的方式有了变化,有的墓葬已有用木板围成的椁室,有的木椁底部还涂了红漆。当然这与后来的奴隶主、帝王陵墓的地宫还相差甚远。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2.木椁墓与“黄肠题凑”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奴隶主们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宏大坚固的大型木椁玄宫,还出现了十分考究的“黄肠题奏”形式。“椁”是盛放棺木的“宫室”,为棺之外套。这种木椁玄宫的构造,从奴隶社会一直沿用到西汉,大约经历了近2000年时间。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其特点是:用大木方子或厚板,以榫卯构成大套箱,在套箱内分成数格,正中是放置棺材的地方。两旁和上下围绕着几个方格,称之为厢,如东厢、西厢(或称左、右厢)、头厢、脚厢等,有的大厢内还分为几格。棺材旁边的厢是存放殉葬物品的。考古发现,从春秋至西汉初的地宫绝大多数是木棒墓,估计西汉帝陵也是如此,但规模肯定很大。“黄肠题凑”是木椁玄宫建筑的顶峰。黄肠是指选用一种黄心的柏木,题凑是指题头向内拼凑、聚合而成的结构。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目前已相继发现了保存有“黄肠题凑”的西汉诸侯王陵墓。北京大葆台汉墓遗址北京大葆台汉墓遗址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3.砖石发券砌筑的地宫可能是由于木椁墓易盗、易焚以及砖石建筑技术的发展,东汉时已经抛弃了木椁玄宫,逐渐以砖石砌筑的地宫取代。西汉后期已经出现了砖石结构的墓室,历经东汉至明清各代,砖石发券砌筑的墓室地宫一直在不断发展。地宫规模更加宏大,尤似人间宫殿。如明定陵就由前、中、后和左、右五个殿堂组成。定陵玄宫外形想像图明定陵金刚墙定陵地下中殿帝后神座、五供、长明灯摆放情况定陵地下宫殿后殿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三)墓地建筑墓葬自从出现封土坟头之后,就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建筑。这两部分建筑的发展越来越豪华、坚固,尤以历代帝王陵墓最为突出。帝王陵墓地上建筑除主要标志封土形式外,在陵前还有一大片建筑物,面积之大,建筑之豪华,较之生前的人间宫阔毫不逊色。这些地上建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祭祀区祭祀区是陵园建筑的重要部分,作祭扫之用。主要建筑物是祭殿,早期曾称作享殿、献殿、寝殿等。明朝称作祾恩殿,清朝改称隆恩殿,均为祖宗的恩德深厚之意。周围还有配殿、廊庑、祾恩(隆恩)门等建筑。大殿后有祭坛,明清时有二柱门和五供,大殿前有朝房、值房等。从现在保存较好的明、清帝王陵园可以看到,这组建筑宛如皇宫中的主要宫殿一般。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2.神道神道是通向墓地的导向大道,又称“御路”、“甬路”等。供摆排场、壮观瞻之用。每个帝后陵前都有这种神道。起初神道并不长,建筑简单,在道旁置少数石刻,神道入口设阙门。东汉墓前有“辟邪”的石兽。至南朝陵墓前已有辟邪、狮子、墓表、墓碑等种类,基本上形成了一种规制。到了唐朝,陵前的神道石刻得到很大的发展,大型的石像生石刻已经完全形成。宋代神道规模较唐为小,至明、清则发展到顶峰。明十三陵的神道全长7千多米,建筑物众多,石像生排列。十三陵神道由石牌坊、大宫门、碑楼、石像生、棂星门、七孔桥等建筑组成。(1)石牌坊石牌坊是陵区最南端的建筑,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陵区的标志。该石牌坊5间6柱11楼,高14米,宽28.86米,是现今国内保存下来最大、最精美的石牌坊。(2)大宫门大宫门是陵墓区的正门,俗称“大红门”。在石牌坊北二里许。门向南,分3洞。明朝的“陵寝禁例”规定:偷进陵地拾柴折树者鞭打,取土石者斩,擅入陵门者杖一百。大宫门门口两侧立有下马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当时奉旨官员到此都要步行进入陵区,否则以大不敬论罪。(3)碑楼碑楼是重檐歇山式建筑,内立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楼的四角立有华表四座。长陵神功圣德碑长陵神功圣德碑高8.1米,碑的正面为神功圣德碑文,是明仁宗朱高炽为明成祖朱棣撰制的,碑文长达3000余字。碑的背面是乾隆御制诗《哀明陵三十韵》,详细记录了长、永、定、思几座陵墓的残破情况。长陵的神功圣德碑是十三陵惟一刻有碑文的陵碑,其他各陵碑均无字。(4)石像生神道两侧各有一组石像生,共计36座。在碑楼后面,有两根石望柱。随后是石兽12对分6种,分别是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4匹,两卧两立。再后面是武臣、文臣、勋臣各4人。石像生均为整石雕刻而成,体积大、雕工精细,其中最大的石像生体积达30立方米、重数十吨。体现了帝王生前仪仗和死后的尊严。狮子(威武)獬豸(公正)骆驼(运输)大象(吉祥和太平)麒麟(驱邪)马(征战)武将武将文臣文臣勋臣勋臣位于石像生的北端,玲戏别致,俗称龙凤门,有“天门”之意。形制为六柱三门,三门大额枋的中央部位上端,各饰有火焰宝珠,故又俗称其为“火焰牌坊”。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3.护陵监护陵监是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每个帝陵都有护陵监,监的外面有城墙围绕,里面有衙署、市街、住宅等建筑,好像一座小城。由于帝陵规模宏大,殉葬物又极多,所以必须设立护陵机构,以防盗掘和破坏,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秦始皇陵已经有了庞大的护陵机构。西汉则采取把文武大臣、豪绅富户迁居陵区的办法,建立护陵县城。如汉武帝茂陵,由原来的茂乡升格为县,人口达27万之众。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一、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是历代单葬制的帝王陵墓中最大的。在秦陵东侧还发现大规模的兵马俑。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坑作为我国首批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第二节中国历代帝王陵远眺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依照秦始皇生前秦咸阳宫的规模设计而建。赢政13岁继秦王位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寝,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对其陵墓的气势有了更高的要求,规模比先前设计的要大得多。秦始皇陵的营建历经38年,动用了数十万人工。1.陵区总体布局特点秦始皇陵的范围56.25km2。在封土外围,用夯土筑起内外两重城墙,呈南北向的长方形。内外城墙周长分别为3870米和6210米。内城中部还有一条东西向的隔墙,将内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陵墓的坟丘,北部正中又有一条夹墙,将北部再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外城的四面各有一门,内城的东、西、南三面也各有一门。惟有内城北面开两门,一门位于内城北半部西区正中,一门位于内城北半部东区正中。在外城的四角,还有警卫的角楼。2.宏伟的地上建筑秦始皇陵的封土堆是古代帝王陵中最高大的。原高应为115米余,封土堆的底部近似方形,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现存封土堆较原封土堆已大大缩小。现存封土呈覆斗形,顶部为一平台。封土堆基部现存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封土顶部的平台东西长24米,南北宽川10.4米,面积为249.6平方米。封土堆的现存高度仍有76米高。北侧有287级台阶可登上墓顶。坟丘北面150米的地方,是秦始皇陵的寝殿建筑。秦始皇陵陵园中还有苑囿和厩苑。鸟瞰秦始皇陵封土顶部的平台东西长24米,南北宽10.4米,面积为249.6平方米。北侧有287级台阶可登上墓顶。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3.神秘的地宫地宫的宫墙在距地表2.7-4米处,南北长460米,东西宽392米,墙体高和厚都是4米,用土坯砌成。地宫的平面近似方形,面积为18.032万平方米,比现存坟丘的底面积略大三分之一。地宫建筑结构,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4.气吞山河的秦俑军阵在秦陵东侧还发现大规模的兵马俑,它们是秦始皇陵随葬用的大型陶塑作品。现发掘整理了三个坑,总面积2078平方米,均放置同实物大小相近的陶质武士俑、陶马和木质战车,估计埋藏陶俑约7000个、陶马642匹、战车130辆。组成步、弩、车、骑四个兵种,手执各种弓、箭、弩及青铜戈、矛、戟等实战兵器。有些兵器还经过铬盐氧化处理,锋利异常。一号坑最大,呈长方形,长184米,宽57米。有陶俑、陶马约6000件,战车40余乘,目前已出土的陶俑1087个,战车8乘,陶马32匹。一号坑的保护大厅二号坑面积6000平方米,平面呈曲尺形,是由4个单元组成的多兵种集团军阵形。二号坑的保护大厅三号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出土陶俑68件,4匹马系驾的战车1乘。为地下军事指挥部。三号坑的保护大厅兵马俑陈列楼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铜车马1980年冬在秦始皇陵西侧发掘出土,每辆车驾有四马,车上各有一御官俑。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车马的系驾革皮挽具齐全,装饰华丽。这是继秦始皇陵兵马俑之后,我国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资源学(一)明陵综述在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明代帝陵最为齐全。明朝(1368—1644)统治277年,历16帝。除惠帝朱允炆没建陵园外,其余15帝都建造了陵园。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死后葬于南京东郊钟山南麓明孝陵。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长子长

1 / 1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