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正式版 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天文七政日、月、金、木、水、火、土天文•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恒星和行星的区别,把恒星作为行星运动的坐标,并划分若干区域来识别它们。例如“二十八宿”就是最著名的恒星集群。二十八星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牛、斗、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井、鬼、柳、•星、张、翼、轸分野《史记天官书》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可见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他们互相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这种看法,便是所谓分野的观念。分野•如:鹑首对应秦鹑火对应周寿星对应郑析木对应燕星纪对应吴越•古诗与星宿1、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写景之句,以星衬月。2、王勃《滕王阁序》“物化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咏物之句,以星衬物。3、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4、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笑牵牛”写唐玄宗和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时光。古诗与分野•王勃《滕王阁序》“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翼轸,荆州。•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分别为蜀秦分野。历法•自古至今,太阳和月亮运行的轨迹,是我们人类最大的表盘,寒来暑往,春秋更替,社会生活在日月的轮动中渐进。中国古代对时间的划分非常细致,有生活情趣,也富有文化内涵。古人纪年•(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3)年号纪年法(如: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就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911年辛亥年2011年辛卯年2012年壬辰年2013年癸巳年关于中国古代纪年•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前135)。在中国历史上,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1662—1722年,历61年;其次是乾隆,为1736—1795年,历60年。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体上成正比的关系,像康熙、乾隆时期史称“康乾盛世”。又如唐玄宗用“开元”为年号历28年(713—740),史称“开元盛世”。•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如北宋末年、南宋末年,皇帝频繁更换年号,如,徽宗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如理宗之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宝祐、开庆、景定等,企图借不断更换含有吉祥意义的年号来振兴国运,但最终也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当然,国号的更替也和皇帝的寿命、政治改革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古人纪月•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纪日•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十五日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古人纪时•1、天色纪时法•2、地支纪时法•3、五更报夜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序数纪时对应关系天色纪时夜半鸡鸣平明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地支纪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现代纪时23-1点1-3点3-5点5-7点7-9点9-11点11-13点13-15点15-17点17-19点19-21点21-23点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夜间时辰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明五更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现代时间19-21点21-23点23-1点1-3点3-5点关于古诗文与纪时•平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更定:“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张岱《湖心亭看雪》)•夜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暮春:“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王羲之《兰亭集序》)•三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三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又见于王勃《滕王阁序》。二十四节气•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关于古诗文与节日•古代诗文中涉及的节日很多,常见的有春节、上元(元宵)、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大部分延续到现在,不过过节的内容和习俗改变了很多。有些节日活动(如妇女七夕乞巧),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消失了。传统节日••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旦•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满井游记》花朝•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上元•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陆游《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社日分类•【天文、历法、乐律】——帝王的头等大事,中国古代的宗教和最崇高的精神生活。•【地理、职官、科举】——偏于“政治”一系的内容。传统官僚体制的精髓:“人治”和“官本位”。•【姓名、礼俗、宗法】——这是“社会”一系的内容。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却是广大民众。•【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物质文明”的集中体现。展示先民朴素、精致的衣食住行……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