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货币政策本章目录•第一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第三节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第四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理解多个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2.掌握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和特点;•3.了解货币政策的工具体系,掌握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及特点;•4.掌握货币政策的多种传导机制。第一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熨平经济的周期波动,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供需,调节市场利率,从而引导投资和消费的政策行为。•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冲突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又称基本目标,是指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金融调控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一)物价币值–(二)充分就业–(三)经济增长–(四)国际收支平衡–(五)金融市场稳定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20世纪30年代以前,稳定币值和汇率–30年代以后,充分就业和稳定币值–40年代末-50年代初,稳定币值–5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60年代以后,国际收支平衡(美元危机)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各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既相统一,又相矛盾–长远看,各目标之间统一:•经济增长是基础,稳定币值是前提,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短期看,各目标之间冲突:•1.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冲突•2.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冲突•3.稳定币值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冲突•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5.稳定币值与金融市场稳定之间的冲突•……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呈此消彼长关系–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通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的两极之间组合,相机抉择通胀率(P`)失业率u`P`AB菲利普斯曲线8%5%4%10%•20世纪70年代,物价和失业又出现了互补关系,即物价上涨、失业和经济停滞同时出现。•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高增长率、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并存。即所谓的新经济时代。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中国人民银行法》–“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直接作用的变量称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或手段变量。•在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再设置一个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或称为中介目标。–一、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的含义及其选择标准–二、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的常用指标变量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关系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间目标最终目标准备金再贴现(再贷款)基础货币短期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金融市场稳定一、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的含义及其选择标准•(一)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的含义–1.含义•是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是比较短期的、可以明确衡量的数量化金融指标。–2.设置中介目标的原因•最终目标的长期性、非量化性,理想化。•政策传导有时滞效应,政策制定者的机会主义行为。–3.中介目标的作用(意义):•货币政策作用传导的桥梁,有效测定货币政策效果的金融变量;名义锚;反馈信号;(二)选择中介目标的三个标准•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二、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的常用指标变量•(一)操作目标指标变量–准备金、再贴现、基础货币和短期利率•(二)中间目标指标变量–利率、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和汇率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加速了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分析与研究,–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按季度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1995年开始尝试将其纳入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体系–1996年开始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第三节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采用相应的政策手段和措施被称为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经常被使用的,能对整个社会的信用总量和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的工具,主要是为了影响货币供应量,因此也称为量的控制工具。•(一)法定存款准备率•(二)再贴现率•(三)公开市场业务(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对其存款所必须保持的最低储备水平,改变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措施。–1.基本内容–2.调节机理和效果–3.特点1.基本内容•(1)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规定•(2)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3)对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的限制•(4)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2.调节机理和效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要增加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减少,信用扩张(放贷)的基数减少•货币乘数下降,降低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能力,使得银根收紧,利率上升,货币供应量减少–相反,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导致银根放松,利率下降,货币供应量增加。3.特点–第一,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非常猛烈–第二,统一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各家银行和各区域银行影响不一•规模越大、存款越多的大银行往往更能承受上调准备金的不利影响,而小银行则处于相对不利局面(二)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和规定再贴现票据的资格等方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的再贴现成本和能力,进而达到调节信用规模、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政策措施。–1.基本内容–2.调节机理和效果–3.特点1.内容–(1)再贴现率的调整–(2)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3)对要再贴现的票据种类和申请机构加以区别对待2.机理和效果–(1)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持有准备金或借入资金的成本,从而影响它们的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2)具有一定告示效应–(3)可以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功能3.特点–特点•第一,再贴现率是一种短期利率•第二,再贴现率是一种官定利率–局限性•第一,央行在调控中处于被动地位•第二,间接的告示效应,效果相对较弱•第三,过于频繁地调整,不利于金融秩序稳定,操作难度较高。(三)公开市场操作•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影响银行体系准备金,进而影响市场利率或者货币供应量的行为。–最理想的操作工具是短期政府债券–1.操作分类–2.调节机理和效果–3.特点1.公开市场操作的分类•公开市场操作按其目的可分为两种类型:–主动型–防御型•公开市场操作按具体操作类型分为两类:–现券交易–订有回购协议的购买及配售•正回购•逆回购主动型和防御型•主动型–是指中央银行以改变银行体系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为目的公开买卖有价证券。•防御型–是指中央银行为保证货币供应量在合适范围,抵消市场因素对银行体系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的影响,依相反方向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冲销因市场因素带来的货币供给变化。正回购和逆回购•正回购•是指中央银行以议定价格向金融机构卖出有价证券的同时,约定在规定期间内以约定的价格再买回证券。–央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政府债券的减少和负债方金融机构准备金减少,因此基础货币减少,故而是一种回收基础货币的操作。–自然,当正回购协议到期时,央行重新买回国债,表现为基础货币的重新投放。•逆回购•是指中央银行以约定价格向金融机构买进证券,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后如数卖还给原来的金融机构。–逆回购交易表现为央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政府债券的增加和负债方准备金增加,因此是一种投放基础货币的操作。–同样地,当逆回购协议到期时,表现为基础货币回笼。2.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1)可以调控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2)可以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3.公开市场操作的特点•公开市场操作有明显的优势:–(1)主动性–(2)灵活性–(3)微调性–(4)快捷性–最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有一定条件的制约:–如央行具有金融主导地位,并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央行在买卖证券的数量、种类方面有弹性操作实力;–存在较为发达的金融市场,尤其是要有规模庞大、结构完整的国债市场。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行业进行调节采用的措施和手段,被称作选择性政策工具。–(一)间接信用控制–(二)直接信用控制–(三)间接信用指导(一)间接信用控制•这类工具作用过程是间接的,需通过市场供求变动或资产组合的调整来实现。–1.消费者信用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3.不动产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5.预缴进口保证金(二)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1.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2.信用配额–3.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4.直接干预(三)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优点是较为灵活,但要起作用,必须是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有较强的地位、较高的威望和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力和手段。–只能是其他政策工具的一种有益的补充。第四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影响操作目标、中间目标,最终传导至最终目标的过程•货币政策效应即有效性问题,是货币政策的政策目标与实际运行效果之间的偏差。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投资渠道•(二)消费支出渠道•(三)国际贸易渠道(一)投资渠道–1.利率传导机制•M↑→i↓→I↑→Y↑,•反之M↓→i↑→I↓→Y↑–2.托宾的q理论•M↑→i↓→Ps↑→q↑→I↑→Y↑,•反之M↓→i↑→Ps↓→q↓→I↓→Y↓–3.信贷传导途径•M↑→L↑→I↑→Y↑,(二)消费支出渠道•1.利率和收入传导–M↑→→C↑→Y↑•2.财富效应–M↑→i↓→Ps↑→毕生财富↑→C↑→Y↑•3.流动性效应–M↑→Ps↑→金融资产价值↑→财务困难可能性↓→C↑→Y↑•4.消费信贷渠道–M↑或消费信用比率↓→可得消费信贷↑→C↑→Y↑i↓Yt↑(三)国际贸易渠道•M↑→i↓→e↓→净出口↑→Y↑–总结:–单一的传导机制不足以对政策的效果作出完全的评价,而不同的国家不同传导机制的重要性也不一致。在一个以银行为主体的国家,货币信贷渠道可能是最重要的,而在一个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汇率传导途径则可能是最重要的。二、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一)货币政策效应及其衡量•(二)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一)货币政策效应及其衡量•货币政策效应的判断取决于具体的政策目标。•理论的探讨一般主要分析货币政策能否引起总需求和总产出的变化,即能否影响和改善实体经济的运行。•如果货币政策的目标较多,则必须综合起来进行判断。(二)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主要有:–货币政策的时滞–货币流通速度–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经济政治因素1、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CON’D)•货币政策的时滞按发生源和性质分类:•内部时滞–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外部时滞–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时滞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1)时滞的长短。时滞越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越强。•(2)时滞的分布。时滞分布越均匀,货币政策就有效。(CON’D)内在时滞外在时滞认识时滞决策时滞操作时滞市场时滞问题认识行政决策执行效果一般短一般较长t0t1t2t3t4货币政策时滞的实证分析–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长短不定,与中央银行能否预测和采取行动呈高度相关–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比较客观,非中央银行能直接加以控制。2.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对于货币流通速度一个相当小的变动,如果政策制定者未能预料到或在估算这个变动幅度时出现小的差错,都可能使货币政策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使本来正确的政策走向反面。3.微观主体预期的对消作用•当一项货币政策提出时,各种微观经济主体立即会根据可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