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高中语文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烛之武退秦师》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寻觅文言津梁”专题“因声求气”板块的一篇讲读课文。本专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觅得文言文的津梁,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本板块的教学必须以“读”为重点,以“读”为主线,以“读”为主要的手段,要读出文言文的特点、气韵和魅力。课文安排在专题首位,是因为内容情节相对简单,但是又涉及秦、晋、郑三国历史上的恩怨和古代官职、人称以及外交辞令,更涉及到许多古今异义的词语,所以扫除文言字词障碍是理解文章逻辑美和语言美的前提。【学情分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不会读或者读不好文言文。因而,本文的教学,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指导诵读的方法,切实使学生了解文言文诵读的要求、特点和方法。关于文言文内容理解,学生经过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简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师要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避免逐字逐句式枯燥的讲解。【设计思想】《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文章,有叙述,有描写,以人物的对话为主,有多种语气的表达,因而我在设计此篇课文时注要采用诵读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在掌握重点文言句式和第2页字词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设置将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结果以及烛之武的形象特点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了解劝谏艺术。【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左传》及相关文学常识;2、掌握文言句式及实虚词,了解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3、分析人物(烛之武)形象。【过程与方法】1、以诵读为手段,以问题为线索,梳理文章脉络;2、探究烛之武退秦师的原因;3、了解劝谏艺术的现实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2、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英雄在人们心目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替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借选自《左转》的这篇历史散文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起去学习他的说话艺术。题目中的“退”是使动用法,“师”解释为军队。第3页【设计意图】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的兴趣。二、检查预习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解难。【设计意图】通过质疑,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把握学生学习能力。通过强调文中重点实虚词,疏通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二、了解《左转》《左传》是我国第一步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多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生动,是历代散文的典范。【设计意图】文科生对于文学常识的学习需要落实到每节课,每篇课文中。三、把握文章脉络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请大家再次速读课文,回答问题。(一)烛之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退秦师的?齐读第一自然段。①其无力于晋:郑国曾经对晋文公无礼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投影:补充故事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而是第4页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二)一言使国兴,一语使国亡,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的呢?生读第三自然段。①郑既知亡郑——避其锐气。理解:烛之武似乎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这自然会使秦伯放下戒备之心,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②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理解:秦、郑相距遥远,晋、郑确是近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无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君之薄”。烛之武这两句话的目的是阐明利害,委婉而谨慎地动摇秦君。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利相诱。理解:以利益引诱秦伯,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可能有种种好处。当然,获得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④君之所知也——以史为例。理解:在一番拉拢利诱之后,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两国的历史关系上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⑤何厌之有?不厥秦,将焉取之?——推测未来。理解:从历史讲到现实,进而推测未来,烛之武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推测其灭郑之后必定要进犯秦国。烛之武赤裸裸地挑破秦晋关系,可以读得慷慨一些。诵读指导:这段话说的委婉谨慎,但又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力量,第5页诵读时要注意说话的口吻,口气不可太强,更不能咄咄逼人,但又不能软弱无力。文言实虚词:①越国以鄙远。②敢以烦执事③焉用亡邻以陪邻?④何厌之有?⑤舍郑以为东道主⑥行李之往来⑦既东封郑⑧唯君图之齐读第三自然段。【设计意图】本段的古今异义词语较多,重点讲解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①秦国悦,与郑人盟。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③晋文公: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④吾其还也。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诵读指导:此段以整句为主,思维严密,表现出晋侯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要读得沉稳自如。第6页自由诵读课文一、三、四自然段。【设计意图】以上教学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课文和寻找关键词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四)烛之武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是自告奋勇要求去劝退秦师的吗?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从佚之狐口中我们得知,烛之武的能言善辩、才华横溢早已闻名郑国。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吗,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业已。”(语言描写)有满腹委屈和牢骚,不过牢骚发泄后又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知难而退的勇士。③巧妙地掌握秦伯的心理,一番话便说服了秦伯,说明烛之武是个不卑不亢、机警善辩的外交家。④之所以能够抓住秦伯要害,是因为他对郑国这样一个小国的地位、力量以及兵临城下的局势了如指掌,说明烛之武还是个审时度势、统观全局的政治家。诵读指导:烛之武满腹牢骚,郑伯情真意切,读这段话时虚词是关键。【设计意图】此环节目的在于总结人物形象特征,对人物塑造方法的把握。(五)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除了他自身的机智、善辩这些主观原因还有那些客观原因?①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第7页②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作为一国之君,能主动自责,可见其肚量和情真意切。况且郑伯不止于自责,还能指明郑国灭亡的后果。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打动了烛之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③“无礼于晋”、“贰于楚”之事也是小事,晋郑间并无深仇大恨,且与秦关系不大,所以危急情形尚可缓和。④两军分兵驻扎,使郑有机会单独接触秦君。(六)内容小结全文以“退秦师”为中心,从秦晋围郑开始,到秦晋退兵作结,塑造了烛之武有勇有谋、能言善辩、审时度势的形象。再次自由诵读全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筛选课文中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加深对烛之武形象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按课文顺序讲解的枯燥沉闷。四、合作探究1、古话说:伴君如伴虎。披“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大勇,而作为君王更需要虚心采纳方可成就伟业,你还知道哪些善谏忠臣和善纳明君?①邹忌与齐威王: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听取群臣的意见,于是有“战胜于朝廷”的美谈。②触龙与赵太后: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之心,将心比心、动之以情、申明大义,最终解开太后心结。第8页③魏征与唐太宗: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殁,朕失一鉴矣。”④管仲与齐桓公:齐桓公豁达大度,不但没有治管仲的罪,还任命他为相,后来齐国日益强大。2、劝谏艺术对于现代人有怎样的意义?①理解对方感受,委婉对话,有效沟通;②倾听别人意见,完善自我,提高修养;【设计意图】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鼓励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用于实践。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内容,感受烛之武的勇敢、机智和善辩,这种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和交流,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六、布置作业整理课文中文言句式和实虚词。七、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围郑智退秦军劝第9页【教学反思】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目前,文言文教学的低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串讲模式,虽有可取性,但篇篇如是,单调重复,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久而久之,学生生厌,教师压抑,以至于学生不喜欢文言文,读不懂文言文。在掌握重点词语的基础上,诵读文言文可以读出文章的情感,读出文章的语气和语势,表现出文章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让静态的文字动起来,达到可见可感的境界。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提问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激发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其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因而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临危受命晋师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