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音乐导出课题《高山流水》•二·介绍伯牙和钟子期•三·听课文朗读•四次·学生自读•五·讲解课文,文言文翻译方法(六字法)•六·出示有关友谊的名言•七·布置作业课程设计252525解题•伯牙绝弦:绝,断绝。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人物简介钟子期伯牙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被人尊为“琴仙”。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穿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朗读课文,注意停顿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善于、擅长。鼓琴:弹琴。听:欣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古人常以琴言志,将自己的心声、志向融入琴声中。他表现高山就是诉说自己的志向有高山般远大,表现江河就是说自己拥有江河般的胸怀。伯牙是在用琴声表达自己浩浩然的鸿鹄之志和坦荡荡的君子情怀。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善①吉祥、美好②表示赞叹:好③做得好,擅长32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善:好的意思,这里是赞扬琴声的动听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峨峨:高大。若:像,好似。志在流水:心里想到流水。洋洋:广大。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让我们也来做一做伯牙的知音吧(将短语对号入座)依依兮若杨柳茫茫兮若沧海潺潺兮若流水袅袅兮若青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嘉木,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志在大海,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志在山泉,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志在云烟,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依依兮若杨柳茫茫兮若沧海潺潺兮若流水袅袅兮若青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嘉木,钟子期曰:“善哉,依依兮若杨柳!”•伯牙鼓琴,志在大海,钟子期曰:“善哉,茫茫兮若沧海!”•伯牙鼓琴,志在山泉,钟子期曰:“善哉,潺潺兮若流水!”•伯牙鼓琴,志在云烟,钟子期曰:“善哉,袅袅兮若青烟!”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兮若清风!”伯牙鼓琴,志在细雨,钟子期曰:“善哉,兮若细雨!”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兮若明月!”徐徐清风皎皎明月……萋萋芳草依依杨柳……绵绵细雨皑皑白雪……•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虽然听者众多,但听到的都是些空虚、肤浅的赞美,他始终觉得无人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所以独自一人来到山间排遣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却万万没有想到,此时,此地,此人,钟子期,一个山野村夫,竟如此懂得他的琴声,如此理解自己!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绝弦谓:说,认为。乃:于是,就。破琴:摔破琴。绝弦:断绝琴弦。复:再,又。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绝弦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于倾听。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流过我的心中)!”俞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里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弦挑断,把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课文翻译子期死了,这对伯牙来说意味着什么?钟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了知音,再也没有人能真正欣赏自己的音乐,理解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决定“绝弦”。同时他的举动也是对知音的悼念。“世再无知音”这篇课文,讲的是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来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终生不再弹琴了。课文小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董大)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元二使)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武判官)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孟浩然)拓展阅读伯牙学琴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伯牙在楚国做宫廷乐师。一天,楚王君臣饮宴,请伯牙弹琴助兴。伯牙弹了他的成名大作《水仙操》。他弹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写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海上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他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首优秀的乐曲,却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丝毫兴趣。楚王听了这首乐曲连连摇头说:“太嘈杂了,换首别的弹弹吧!”伯牙只好改弦更张,换了一首《高山流水》。这时,楚王君臣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些人在琴声中已昏昏睡着了。伯牙又气愤又伤心,在这所谓的上流社会里,艺术竟然遭到如此的践踏。他心中产生了疑问——天底下究竟有没有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