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引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来了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经济领域成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直接动力。笔者从会计和管理两个不同的角度浅析电子商务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反映出这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确实为企业方便管理提高效益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电子商务——流通领域的冲击波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在网络基础上实现商品物资、人员信息的协调,而产生商业贸易活动其范围相当广泛:电子邮件(E-mail)、电子数据交换(EDI)、增值网(VAN)、快速反应系统、电子转帐(EFT)、交易事务处理(TransactionProcessing)、联机服务、智能卡、电子监视、多媒体导购等。这些方式对信息的发生、发布、处理及收集能力和效率都有所提高。电子商务发挥网络跨越时空的特性和优势互补,将企业、供应商以及其他商业和贸易所需环节连接到现有信息系统上,改变企业以往对外联系交往的方式,同时也必然引起企业内部运行方式的变化,使企业更加充分地利用有限资源,减少流通环节,缩短周期、降低成本、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的企业目标。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给企业的管理活动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因此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l997年4月15日,欧盟提出“欧盟电子商务行动方案”对信息基础设施,管理框架和商务环境等方面进行规定,以促进发展欧洲国家的电子商务,提高欧盟的全球竞争力。1997年l2月,欧盟与美国发表有关电子商务的联合宣言,日本也在1996年投入3亿多美元推动电子商务的有关计划。我国对此也非常重视: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吕新奎在`98国际电子商务论坛上发表讲话认为国民经济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基础,金融电子化是保证,电子商务是核心。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已成为风靡全球的一种基于网络的商业贸易形式。它的出现必然对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有所冲击,尤其是对营销管理来讲其作用就更加明显。二、从管理角度看电子商务对营销管理的影响营销管理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电子商务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国际性电子商贸,企业与企业之间电子商务和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这三个层次可以说涵盖了企业营销中的所有对象。因此,电子商务的出现为企业的采购环节和销售环节带来了极便利的优势。以往的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总要进行多种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消费者——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销——营销方案——经济评估——修改在这些步骤中,前三个是信息的采集阶段、第四和第五是具体的制定阶段,最后两个是事后的评定和修正阶段。电子商务可以说对于这三阶段在不同程度上均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我们从商贸实务操作的具体环节入手进行分析。1、交易前淮备环节这一环节是供需双方如何能宣传或者获取有效的商品信息的过程。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供需实现方式如下图:发布商品信息〈——商品供应分类网——〉搜索需求信息||供方需方供方网址主页需方网址主页||VV详细产品信息详细产品信息从上图可以看出,企业可通过在网络上设置网点及注册域名网址将自己生产的商品推向市场,面对的客户相当广泛。可以说这种网上广告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它作为一种无形的价值不仅仅可以树立一个企业的良好形象,而且省掉以往企业花费在销售环节的许多开支,像广告、促销方面的支出等。而购买商在充分了解该企业的商品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后,双方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进行购销业务,其信息传送和反馈的高效性可谓略见一斑。另一方面,企业站在购买一方的角度来讲,对于诸多的供应商的情况要进行全面细致地了解必然会花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由于种种客观的限制还未必能够了解得全面完整。电子商务使企业可通过网上提供的完备、准确的商品信息,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供应商的情况,继而进行细致的分析,真正达到货比多家选其优的目的。同时由于在供货信息采集上节省了时间和钱,企业可在对各个供货商的选择上投人较多精力,使其做出决策的确性有所提高。2、贸易磋商过程在供需双方了解了关商品的信息之后,商品交易(不论作为供货方还是销货方)磋商过程就开始了。企业可直接在网上进行商品价格、质量要求等多方面的商务谈判,使得原来繁冗的谈判过程通过数据信息在网上的传送大大简化了,既节约了时间又省掉了谈判的开支。这可以说是在交易的初始达成阶段就显示其优势。3、合同与执行以往企业进行贸易时单证的传递过程比较麻烦,尤其是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其单证交流事务流程就更加烦琐,相关机构也比较多,具体流程图如下:海关海关商检商检进出单证传递过程进出口管理进出口管理单证传递过程进出口商实物流动过程保险保险实物流动过程口商银行银行运输运输卖方买方我们可以看出进出口商之间要涉及的机构有海关、税务部门、进出口管理部门、保险、银行、运输部门等。这样,单证的传递路线很长,不利于方便进出口商之间进行贸易,既使交易时间跨度较大,又增加了单证在传递过程中产生错误引发损失的可能性。因此,若采用单证信息流处理方式,实行单证的电子化传递(即EDI),既节省了传递时间,又保证了数据传递的安全性。4、支付过程电子货币的出现为企业之间交易的货款支付也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无纸贸易),可以说票据交换取代资金流已成为当代商贸交易的流行做法。下图反映了资金在交易双方和金融机构中的传递和处理过程(图一)。银行可以进行电子转帐,避免了企业间交易中资金或单据的人为传递、提高了传递速度,减少了传递的人为接触性,并且安全性更高。从上述营销的基本过程可以看到,采用电子商务的营销方式在信息的采集方面省去了以往大量的工作,从而方便决策者进行分析(缩减了信息采集阶段和信息收集阶段的人力、物力耗费)。同时利用其信息传送快速准确的优点,企业能够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并进行评估修改。特别是在营销渠道的拓宽和营销媒体的选择上突破了以往固定的框架和模式,以一种迎合现代信息、经济趋势的崭新方式给企业的营销管理注人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对于商家来讲时间就是金钱。而通过网络传送的高效性恰恰迎合了这种要求,所以这种商务形式的产生是必然的。企业管理随着社会向信息时代的迈进必然要将现代化的高新技术运用到自身的理论中来,将二者恰当的融合,使其管理方法和模式更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三、从会计角度来看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从会计角度讲,一切经营活动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而电子商务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降低成本,这与会计实现企业价值最大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具体来讲:1、其应用节约了大量的购销成本。以往企业为销售商品会花费大量的人力跑销售联系厂家,还要通过各种传媒(电视、报纸、广播等)搞宣传,而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企业可以直接通过在网上设置网点或注册域名网址来推销介绍商品,其普及面很广,任何上网的客户都可以方便地了解到全面的信息,大大削减了销售费用,从而提高了利润。同样企业站在购买方的角度,基本原料信息的获取变得简便易行,降低了采购成本,这些原材料成本必然会在本期或以后的会计期间影响产成品的成本,最终影响利润。2、因为在整个购销的具体执行中商务文件的处理主要由计算机来完成,防止人为错误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计算机处理的快速性在一定意义上讲也为企业降低了成本。据资料表明,EDI可使商业文件传递速度提高80%,文件成本降低40%;由于错漏造成的商业损失减少40%,文件处理成本降低38%。3、企业在网上设立网上主页、注册域名网址的实质是形成了一种无形资产,类似于商标权。其他的客户可以了解企业的较全面的情况,并且在不断的业务往来中加深了信任。这种效应是一种无形的价值,虽然不能作为商品来确认(注:商誉只能在企业被兼并或被购买时才能确认),但也不可否认这种价值是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结果,在企业存续期间已经存在了。4、通过网上企业间的交流,企业可迅速收到反馈信息,立即对商品进行调整,从而适应市场的需求,避免由于生产商品不对销路而产生积压造成的损失。企业生产产品必须立足于市场,因此了解客户需求的变化并及时调整产品的效用和质量,使其更符合用户的要求,以需定产,尽可能的减少存货的积压,才能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5、由于电子商务的应用在购销、生产等诸多方面节省了资金,使得企业的资金“活”起来,企业可以有充足的闲置资金用于其他方面(如投资等)。这就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尤其是在现金管理方面有了足够的运转余地,决策者可以更好地利用资金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四、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通过从会计和管理的角度理解电子商务带给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可以说这种崭新的贸易方式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这在国外许多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的实际应用中已经得到了证实。统计资料表明:美国90%以上的商品是通过EDI实现销售的。英特尔中国公司总裁吉姆加雷特先生也指出:未来l0年内部事务50%商务将用电子形式完成。国际上的发展已迫使我们要进人市场就必须发展电子商务,使企业真正面对国际大市场,实现与国际经济、国外先进企业的接轨。那么如何发展电子商务呢?首先我们应明确电子商务所需的条件:首先,电子商务必须以网络为基础。要求企业具备良好的网络环境,不仅是硬件方面,尤其是在人员的培养上更要重视。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信任机制。这主要指企业应取得用户认可并让用户觉得电子商务安全可行,给人以亲切、方便的感觉。其次,我们应对于我国现有的计算机技术水平有正确的认识。我国近几年来虽然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不仅体现在硬件上,特别在计算机人才方面更是缺乏。针对电子商务的实施条件和我国现有信息技术水平,拟提出以下几条发展对策:1、进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企业的内部网(Intranet)。通过组网加强企业内部沟通及各部门信息共享和传递,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和部门间的协调。2、开发应、用电子商务的通信平台。在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提高网络能力,加强网络功能,同时恰当开展通信平台的建设。3、加强人才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信息意识,完善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利用。